top of page
土家族药物志 全2册 2007高清

土家族药物志 全2册 2007高清

¥8.00Price

土家族药物志 全2册 2007高清

Quantity
  • 土家族药物志 全2册 2007高清

    《土家族药物志》PDF电子书全2册,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年出版。

    《土家族药物志》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之一,系统收载了土家族常用药物1500种和土家族药物少用品种422种,内容包括正名、别名、来源、植物形态、生境与分布、采收加工、药材鉴别、民族用药经验及现代研究等,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可供广大中药学、种子资源等人员阅读参考。

    《土家族药物志》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卫生局组织湖北民族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恩施自治州药检所等单位长期从事土家族医药研究的有关人员进行整理和编写而成的。

    《土家族药物志》分上、下两册,共收载土家族常用药物1500种和土家族药物少用品种422种,隶属于2172种原植物(动物、矿物)。附墨线图1480幅。书后附有中名索引、拉丁名索引和分类索引、土家族药物少用品种附表。


    《土家族药物志》书目:

    土家族药物志  上册
    土家族药物志  下册

     

     

     

     

     

     

     

    《土家族药物志》出版说明:

    根据20世纪80年代的普查,中国的药材资源有12807种,1997年出版的《中华本草》收藏中药、民族药8980味。另外,《中华本草》藏药卷、蒙药卷、壮药卷、苗药卷将陆续单独出版。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昌明和社会进步,可能还有若干新的、自然界的药材资源被少量发现,但总的来说,中国大地上传统医药的资源调查已基本告一段落。《士家族药物志》的出版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

    土家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目前有800多万人,他们生活在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脉一带,在半个世纪以前尚鲜为人知。“蛮不出境,汉不入峒”,使“峒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使山外人“不知人间有此仙境”。现在这些地方交通大为改善,社会日益进步,很多地方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到山呈奇秀,水可漂流,更是当代“神农尝百草”的必经之地。《土家族药物志》就是当地民间草药的实地调查记录,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民族本草”。

    《土家族药物志》收载士家族常用药物2172种原动物和原矿物。除了概括基原、生境、分布、加工外,特别珍贵的部分是“民族用药经验”,包括性味、功能、主治和应用举例。民族医药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从理论上讲,每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药创造和医药积累。但由于种种原因,各个民族医药的发展水平和继承状态是不平衡的。有的民族医药有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有的只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和用药经验。屡试屡效的经验常常可以升华而为理论,但又未必象典型的理论那么科学严谨,有时理论和经验的界限也不甚分明。但对民族传统医药而言,系统的理论和条理化的经验对临床用药和药品研发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土家族药物志》加入“民族用药经验”一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土家族药物志》是湖北民族学院组织湖北恩施、湖南湘西等地区从事土家族医药研究的专业人员经过长期的野外调查,群众采风和大量的实验研究,临床验证之后编著而成的。这是这部著作的原创性和学术价值之所在。由于我国南方不少地区存在多个少数民族交叉聚居的状况,民族医药文化之间的交流融通非常自然,同一种药草的见仁见智也习以为常,这正是文化交流的正常状态和互补意义。因此,我想《土家族药物志》的前身应是“士家族常用民间草药”一类的调查资料,其中有些药物可能与中药、苗药、同药等交叉应用,这是不必奇怪的。正是这种交叉互补、融合贯通,形成了中华民族对自然药物多方位、多层次的全面认识,这实际上是我国医药文化民主繁荣的表现。

    《土家族药物志》中每种土家族药物均按正名、别名、来源、植物形态、生境与分布、采收加工、药材鉴别、民族用药经验(即性味、功能主治、应用举例)、现代研究(即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附注等顺序编写。各品种按正名笔划顺序排列。

    正名:一般为恩施、湘西土家族长期习惯使用的名称,有少数品种使用地区范围较小,或又与其他大多数地区通称的而又来源于其他原植物的大宗品名称相同,则以该药品的原植物、原动物为正名。若系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则在正名后括弧内注明药典称谓的名称。
    别名:指恩施、湘西自治州内常用的习惯名称。
    来源:植物药的来源记载原植物的科名、植物名、拉丁学名、药用部分。
    植物形态:记载原植物的全貌(根、茎、叶、花、果实)特征;动物药与植物药相同;矿物药只记载其原矿物的类和矿石名。
    生境与分布:生境指该品种野生的自然环境,分布是指该品种野生或栽培(家养)的县市。
    采收加工:指采收的季节和常用的加工方法或特殊加工方法。
    药材鉴别:对较常用品种记叙了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对易混品种和或有伪劣品混充者记叙了显微鉴别特征。
    民族用药经验:指土家族集居地的土家族医药工作者和土家族广大人民的用药经验。
    性味:以民族用药经验为主,少数参考文献记载。
    功能主治:功能指该药物本身的主要作用,主治指该药物所治疗的主要症状。
    应用举例:以该药物所治疗的主要症状列举最常用的配伍和使用方法,一般只列举2条,并说明其用法和用量。
    化学成分:主要收集该品种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一般化学成分,对少数近缘植物的化学成分有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者也予以收载。药理作用:主要收集该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即对中医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的动物实验、抑菌实验、临床药理等)。
    附注:①概述该药物基原的同属近缘植物作该药物使用的药用植物;②记叙该药物的原植物其他药用部位入药的品名、性味、功能主治等相关内容。
    墨线图:书中所附墨线图主要是根据实物标本绘制,有极少数附图引自国内植物文献和中草药书籍。
    中名索引、拉丁名索引和分类索引后面括弧内的数字均指药物名的顺序编号。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