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医临床丛书 共9册 2011清晰 今日中医内科儿科妇科

中医临床丛书 共9册 2011清晰 今日中医内科儿科妇科

¥18.00Price
中医临床丛书 共9册 2011清晰 今日中医内科儿科妇科
Quantity
  • 中医临床丛书 共9册 2011清晰 今日中医内科儿科妇科

    《中医临床丛书》PDF电子书共9册,由人卫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中医临床丛书》书目:
     
     
    中医临床丛书  今日中医内科  上册
     
    中医临床丛书  今日中医内科  下册
     
    中医临床丛书  今日中医儿科
     
    中医临床丛书  今日中医外科
     
    中医临床丛书  今日中医妇科
     
    中医临床丛书  今日中医推拿
     
    中医临床丛书  今日中医眼科
     
    中医临床丛书  今日中医耳鼻喉科
     
    中医临床丛书  今日中医骨伤科
     
     
     
    中医学源远流长,绵延数千载,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理论和临床发展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为了充分并及时展示我国中医临床各学科的发展水平,为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我社于2000年组织出版了旨在反映当代中医主要临床学科现状的《中医临床丛书》,包括了《今日中医内科》(上、中、下)、《今日中医外科》、《今日中医妇科》、《今日中医儿科》、《今日中医眼科》,并希望在学界的支持下,每隔5~10年修订一次,不断加以充实、完善、传承、创新,成为一套学术价值较高,赋有时代特征的长版书,创出“今日”品牌。丛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业内的高度评价,并于2001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三等奖,为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该丛书问世至今己有10年。10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医临床各学科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一大批新理论、新方法脱颖而出,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有必要及时研究整理,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一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基于上述考虑,在与学界专家充分沟通的基础上,2佣7年,经我社研究决定,启动《中医临床丛书》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工作,是在王永炎院士、张伯礼院士主持下进行的,充分研究了当前中医临床各科发展现状,在第1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5个学科的基础上,增补了骨伤、耳鼻喉、针灸、推拿4个学科,使丛书所收临床学科更加完整。其中,内科分两卷,其他学科各一卷。修订过程中,多次召开编写讨论会,各书参编专家一致认为,修订图书一定要写精写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紧密结合临床的实用性及具有学科特征的高级性等三个特点,处理好继承与发扬的关系,全面总结现代中医临床各科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成果,充分体现各临床学科的特色与优势,充分展示新的理论与方法。
     
    丛书的修订工作,历时三载,各位参编专家教授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本着求实创新的理念,投人到丛书的编撰修订工作中,奉献心力,以求完善。借此,谨向参与丛书编撰修订工作的所有人员,表达谢意。
     
    目前,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党和政府大力支持,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希望新版《中医临床丛书》,能继续得到读者的欢迎,对提高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繁荣中医学术,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医临床丛书》序言:
     
    中医药学被世人称为整体医学,具有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诊疗模式,以“治未病"为核心的养生保健理念与实践,以“品、质、性、效、用一体化"中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以及体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原创思维与鲜明的特色优势。在落实国家提出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重点前移"和“重心下移"的发展战略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为探索与构建具
    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的方向逐渐由重视还原分析转向对机体的系统认识。这种研究模式包括着临床医学诊疗模式的转变,与中医药学的理论与实践渐趋一致。由此看出,中医药学的原创思维将可能成为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源泉。笔者主张系统论与还原论结合,将方法技术整合为具有创造性功能的方法系统,提出了在系统复杂性科学理念指引下的还原分析,并首先在中药复方配伍研究领域中渗透和应用,晚近在源自传统的复方中药研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将会促进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乃至新学科的产生,可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科学发明和技术革新成果,必将带动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对于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生物医药经济的发展,加快产业调整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都将具有现实的意义。
     
    当今,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合理定位,应当是以有限的卫生资源投人实现尽可能好的全民健康服务。随着疾病谱的改变,生态环境的变化,医源性、药源性、食源性疾病增加,亚健康状态人群增加,给医学界提出许多吆待解决的难题。中医药在防治现代临床流行病、慢性病、老年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以及功能性疾病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在整体调节身心状态、恢复健康的养生保健方法手段方面,切合国情,应予积极推广。
     
    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明确提出“以治病为目标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护和提高健康"的要求。随着人类崇尚自然潮流的兴起,中医学以“人"为中心的认识论越来越受到肯定。人要顺应自然,重视躯体与心灵的均衡发展,真正落实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发掘养生保健资源为要务,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不断提升中医药对全民健康的贡献度,提升中医药事业的战略地位,提高中医学术影响力。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