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全12册 2010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全12册 2010

¥15.00Price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全12册 2010
Quantity
  •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全12册 2010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全12册,由天津科技出版社2010年出版。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书目: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恽铁樵医书合集  上册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恽铁樵医书合集  下册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黄竹斋医书合集  上册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黄竹斋医书合集  下册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陆渊雷医书合集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包识生医书合集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陈伯坛医书合集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廖平医书合集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刘民叔医书合集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彭子益医书合集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张生甫医书合集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祝味菊医学四书合集

     

     


    《恽铁樵医书合集 》内容简介:

    铁樵神通内经、伤寒之学,一为近代中医界精通旧学、独具只眼,又受过较系统近代科学训练的第一人。
      
    恽氏认为中医应融会新知,吸取西医之长与之合化以新生中医。

      恽铁樵(1878-1935年)为近现代医家。名树钰,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江苏省武进县孟河人。恽铁樵业医之际,中西医学之争日趋激烈。在这场中西医学的论争当中,恽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25年,恽铁樵与章太炎及其弟子张破浪等在上海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并自编教材以振兴中医。铁樵先生一生著作颇丰,尤以《恽铁樵中医函授讲义》、《伤寒论研究》、《(灵素商兑)与(群经见智录)》为代表。这些著作不盲目泥古,不偏爱一派,旁证西法而折中于治验,值得反复学习和研读,对于学习中医典籍,熟谙中医临床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

    《恽铁樵医书合集(上册)》目录:
    论医集
    群经见知录
    伤寒论研究
    温病明理
    生理新语
    脉学发微
    病理各论
    临证笔记
    临证演讲录
    金匮翼方选按
    风劳鼓病论
    保赤新书
    妇科大略
    论药集
    十二经穴病候撮要

     

    《恽铁樵医书合集(下册)》目录:
    论医集
    群经见知录
    伤寒论研究
    温病明理
    生理新语
    脉学发微
    病理各论
    临证笔记
    临证演讲录
    金匮翼方选按
    风劳鼓病论
    保赤新书
    妇科大略
    论药集
    十二经穴病候撮要

     

    《彭子益医书合集》内容简介:


    虽然《彭子益医书合集》中的有些讲法亦有偏颇或穿凿之处,但整体而言,仍不失学习中医的一本较好的参考书。

    《彭子益医书合集》的作者彭子益先生是民国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中医学专家,他既善于阅读理解中医古籍的经典原著,深得中医古籍的读法,能够深入理解中医古籍的奥妙道理,同时又乐于接受当时现代科学诸多学科的新知识,并能以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比较恰当地解释古代中医的原理,即使现代的读者,也能从他的解释中得到诸多启发,因此可以认为,彭子益先生是一位既能深入理解古代中医原理,又能结合新知识而颇有心得的著名中医学者。临床方面,对中医的诊法、辨证论治的思维,以及组方用药的理解,多有独到的分析和经验心得,的确是一位既能精思妙悟,又很有临床实践经验体会的医学大家。
    作者简介
      彭子益(1871-1949),云南大理鹤庆人。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少年时代就对医道情有独钟。经过不断的精心研读,他对传统中医理论典籍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辨识透辟,由博返约的层次。成年后,彭子益游学京华,在清廷太医院当宫廷医师,从而乘机大量阅读了秘藏在深宫中的珍贵中医典籍,医学造诣更是一日千里。辛亥革命清帝退位以后,山西督军阎西山聘请他到太原中医学校讲学。他的大半生就此在讲授中医学理论和培养中医人才中度过。抗战期间,彭子益一度回云南。由于省民政厅长丁又秋的大力支持,他先后教育培养了400多名医学爱好者。其间他尽心尽力口传身授,把自己一生的研究心得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为云南省医学的发展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彭子益所著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由十六篇相对独立的文章组成,勒为上下两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上编5册,载“原理上篇”、“古方上中下三篇”、“温病本气篇”、“儿病本气篇”、“时病本气篇”、 “脉法篇”、“舌胎篇”、“药性提纲篇”、“《金匮》方解篇”、“《伤寒论》方解篇”和“生命宇宙篇”。据第1册所载全书目录可知,下编当有“原理下篇”、“《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篇”、“杂病篇”、“王氏医案篇”、“汤头改错篇”及“杂说篇”共6篇文章,可惜不易得见。据彭氏自述,“上编各篇为初学医时必读之本,下编各篇为学医将成时始读之本”。


    《彭子益医书合集》目录
    上篇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全书概要
    本书读法次序
    原理上篇
    古方上篇
    温病本气篇
    儿病本气篇
    时病本气篇
    伤寒论方解篇
    金匮方解篇
    古方中篇
    古方下篇
    脉法篇
    舌胎篇
    药性提纲篇
    生命宇宙篇

    下篇 系统的古中医学
    全书概要读法
    生命宇宙篇
    系统原则篇
    处方基础篇
    伤寒读法篇
    温病本气篇
    时病本气篇
    儿病本气篇
    时方改错篇
    金匮药性脉法医案
    女科外科读法篇


    《廖平医书合集》内容简介

    廖平以经学治医,着重阐发医理病理,堪称为独具特色的中医学理论家。
    廖氏校勘古医籍,颇精详,对脉学、伤寒有新见。

    廖平(1852—1932年)为近代经学家和医学家。字季平,先后自号四译、五泽、六译先生,四川井研县青阳乡盐井湾人。曾辑评医书二十余种.总题为之六译馆医学丛书》,所辑多为唐以前重要的医学著作,并采后世阐释之作附人,并详加评述。廖氏校勘古医籍颇精详,对脉学、伤寒有新见。尤其是廖氏对《伤寒论》原貌的考证(他基本上持”错简重订”派的观点,但又有新见)对今天的古籍整理工作有着较大的借鉴价值,理应受到中医学术界的重视。

    《廖平医书合集》目录:
    隋本黄帝内经明堂
    诊皮篇补证
    诊络篇补证
    人寸诊补证
    三部九候篇
    诊骨篇补证
    诊筋篇补证
    营卫运行杨注补证
    伤寒平议卷上
    伤寒平议卷下
    伤寒杂病论古本
    伤寒总论
    伤寒古本订补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药治通义辑要
    脉学辑要评
    难经经释补证
    伤寒古本考
    分方异宜考
    灵素五解篇
    仲景三部九候诊法
    平脉考
    脉经考证

     

    《刘民叔医书合集》内容简介:


    刘氏晚年探索以中药治疗臌胀、肿瘤等疑难重症,颇有成效。治杂病以虚实为纲,治实重在攻邪。
     

      刘民叔(1897-1960年),中医名家。名复,四川成都人。少时就读于成都府中学堂、四川存古堂,课余从祖父、外祖习医。并从学于国学大师廖季平,对古(中)医学钻研颇深。刘氏行医40余年,精于内科,兼通妇、儿科。早年常投麻、桂、白虎、承气原方以治时症;晚年探索以中药治疗臌胀、肿瘤等疑难重症。治杂病以虚实为纲,治实重在攻邪,常施巴豆、甘遂、芫花、水蛭等峻烈之品;补虚重在养阳,每用大剂附桂、硫磺等。著有《鲁楼医案》《伊尹汤液经》《时疫解惑论》《肿胀编》《华阳医说》《伤寒论霍乱训解》《素问痿论释难》。撰有《神农古本草经》等。

    《刘民叔医书合集》目录:
    刘民叔先生学术思想
    谈谈中医怎样运用中药
    肿胀九例十三方
    刘民叔先生肿胀九例十三方方解
    中医中药治癌简介
    论新医与旧医
    记诤友张克成君之名言
    自觉觉人语
    诊余读书记
    篌后轩读书记
    辨《素问·五藏别论》之奇恒之府
    三焦考
    《釐正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卷一
    释蛊毒鬼疰
    尺热辨
    与吴羲民君谈谈尺字
    《脉法古义》
    读《脉学肤言》后与俞鉴泉君之商榷(一)
    读《脉学肤言》后与俞鉴泉君之商榷(二)
    读《脉学肤言》后与俞鉴泉君之商榷(三)
    读《脉学肤言》后与俞鉴泉君之商榷(四)
    读《脉学肤言》后与俞鉴泉君之商榷(五)
    读《脉学肤言》后与俞鉴泉君之商榷(六)
    读《脉学肤言》后与俞鉴泉君之商榷(七)
    读《脉学肤言》后与俞鉴泉君之商榷(八)
    诊余纪案
    嘛疹述概
    答顾馥棠君《征求医方》
    论伤寒发热,不可用清凉退热之理
    《金匮宿食条解》
    辨《伤寒》脚挛急
    湿温小揭
    中风论略
    古方释义举例
    瘼狗病概要
    论附子炮用生用
    后记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黄竹斋医书合集  上册

    中医名家医书合集大系 黄竹斋医书合集  下册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