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全书 第2版 全1巨册 2011高清
《中医眼科全书》第2版PDF电子书全1巨册(全书1220余页),由人卫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中医眼科全书》第2版是一部集古今眼科之大成,内容涉及眼科基础、临床、辨治、药物、方剂、医案,经典等,系统、实用、权威,全国21家的50余位知名专家参加了本书的编写。此次修订,在保持原书体例不变的原则下,推陈出新,是一次比较大的修订。《中医眼科全书》1996年出版,曾获得优秀图书奖,此为第2版。仍保留8个篇章。第一篇章为《眼科学术源流》,增加了近10年的眼科发展,增加了7本眼科古籍,收录了建国后正式出版的124种眼科专著。第二篇章《眼科古文荟萃》,删除了“眼科总论”、“风冲泣下”、“目病之因证治”短文,增补《审视瑶函》一百一十证歌。第三篇章《眼科治法指南》,补写了针灸治法。第四篇章《眼科方剂精选》,删除外用方1首,补充内服方4首、外用方6首,并对药物剂量做了调整。第五篇章《眼科药物纂要》,将处方名、性味、归经、功用、用法、用量、科属,合并为本草概述,补充新药11种。第六篇章原《眼科证治要诀》,补写了“消渴目病”一节,在“白涩症”中,补充了干眼症的有关内容,对临床用药内容进行了增删。第七篇章《眼科临证精华》,删除歌括3首、医案1篇、验方6个,增补了名家临床经验。删除第八篇章《眼科现代研究》,新增《眼科治验集萃》一册,以推广新思维、新方法、新经验、新成果。《中医眼科全书》第二版目录:眼科学说源流第一章 中医眼科学术发展史第二章 眼科主要著作简介第三章 五轮学说第四章 八廓学说第五章 内外障学说第六章 肝窍学说第七章 玄府学说第八章 精津学说第九章 气血学说第十章 六经学说第十一章 病因学说第十二章 诊法学说第十三章 养生学说眼科古文荟萃第一章 医论医话荟萃第二章 诗词歌赋荟萃眼科治法指南第一章 祛风法第二章 泻火法第三章 解毒法第四章 祛湿法第五章 化痰法第六章 活血法第七章 止血法第八章 退翳法第九章 解郁法第十章 潜阳法第十一章 益气血法第十二章 补肝肾法第十三章 药物外治法第十四章 针灸法第十五章 手术法眼科方剂精选内服方剂精选第一章 通用剂第二章 治风剂第三章 清热剂第四章 逐寒剂第五章 祛湿剂第六章 化痰剂第七章 潜降剂第八章 解郁剂第九章 理血剂第十章 退翳剂第十一章 消疳剂第十二章 补益剂外治方剂精选第十三章 外治粉剂第十四章 外治滴剂第十五章 外治膏剂第十六章 外治洗剂眼科药物纂要第一章 发散风寒药第二章 祛风清热药第三章 清热泻火药第四章 清热燥湿药第五章 清热解毒药第六章 清热凉血药第七章 清虚热药第八章 泻下药第九章 祛风湿药第十章 芳香化湿药第十一章 利水渗湿药第十二章 温里药第十三章 理气药第十四章 消导药第十五章 驱虫药第十六章 止血药第十七章 活血祛瘀药第十八章 化痰止咳药第十九章 止咳平喘药第二十章 平肝息风药第二十一章 开窍药第二十二章 补气药第二十三章 补阳药第二十四章 补血药第二十五章 补阴药第二十六章 收涩药第二十七章 退翳药第二十八章 外用药眼科证治要诀第一章 胞睑疾病第二章 两眦疾病第三章 白睛疾病第四章 黑睛疾病第五章 瞳神疾病第六章 眼外伤第七章 其他眼病眼科临证精华第一章 名老中医经验第二章 辨证与治法第三章 方剂与药物第四章 胞睑、结膜、角膜病第五章 前房、虹膜、晶状体病第六章 视神经、视网膜病第七章 眼科血证第八章 其他眼病眼科治验集萃第一章 眼睑与泪道疾病第二章 结膜与巩膜疾病第三章 角膜疾病第四章 前房及葡萄膜疾病第五章 晶状体与玻璃体疾病第六章 视网膜疾病第七章 视神经疾病第八章 眼外伤疾病第九章 近视、眼外肌麻痹、视疲劳等其他眼病附录附录一 眼科古今名方歌诀附录二 眼科方剂汇编《中医眼科全书》第二版董建华序:吾读《审视瑶函》,见《内外二障论》中有“医门一十三科,唯眼科最难”一语,感触颇深,究 其论据有三,一曰“烛理不明,究心不到”;二曰“无精详垂论,后世无所本”;三曰“内障者,外不 见证,无下手处也。”其中“无精详垂论,后世无所本”主要是指可供阅读之文献太少。有鉴于 此,故集明末以前中医眼科学术之精华,编撰《审视瑶函》问世,成为当时中医眼科全书,故又 以《眼科大全》名之。明末至今,已三百余年矣,而今中医眼科英才辈出,于斯为盛也。本书主编、副主编,继 《审视瑶函》编撰之志,集全国眼科群贤之智,历时数载,撰成《中医眼科全书》。有幸获读,感 触更深,其内容之广,选材之精,论述之深,编撰之巧,与《审视瑶函》不可同日而语矣。全书共分八个篇章。析篇章之旨,显全书之貌,《眼科学术源流》,纵横博览以导游也;《眼 科古文荽萃》,咬文嚼字以咀华也;《眼科治法指南》,析法明理以益智也;《眼科方剂精选》,选 珍录验以示范也;《眼科药物纂要》,养精蓄锐以备用也;《眼科临证要诀》,证治并论以识病也; 《眼科临证精华》,集思广益以传经也;《眼科现代研究》,中西结合以图新也。洋洋一百五十万 字,岂不大而全乎?区区类丸之目,实乃至宝之官,托二曜而辨玄黄,通五脏而明瞻视,烛照鉴视无遗,幽深玄 妙难尽。祝愿当今中医眼科有智之士,不断悉心研究,继续策马前进!受托撰序,乐而为之。《中医眼科全书》第二版出版说明:中医眼科学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诊疗经验,受到世人瞩目,历代名著汇粹、名医辈出,特别是建国以来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依靠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中医眼科学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基础到临床,从文献整理到实验研究,乃至新产品、新药物的研制与开发,均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使中医眼科学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医眼科全书》第一版于1996年出版到现在已经13年多了,曾荣获国家级优秀图书奖,对全国中医眼科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经济建设的不断腾飞,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国各行各业突飞猛进,催人奋发。有鉴于此,将《中医眼科全书》再版,这是中医眼科学术发展和临床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现将再版的有关问题说明于下:成立再版编委会1.原编委会名单照排,即排印在再版编委会的后面,以显示其历史意义,表彰其参编的辛勤劳动。已逝世的姓名加框作为标志,位置不变。2.再版编委会,在原编委会的基础上作些许调整。主编不变,副主编由原来的3名改为5名。原3名副主编中,姚芳蔚、曾樨良教授已辞世,拟再增补4名,共5名。分别由全国中医眼科学会主任委员高健生教授、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庄曾渊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秦裕辉教授、成都中医学药大学王明芳教授、江苏省沭阳眼科医院潘开明院长担任。原编委中健在的全部保留,已辞世的删去,再根据修订工作的需要,增补10~15名。修订的内容和篇幅:首先要通读原书,改正错字错句。提高编排质量,拟在总字数的基础上,增加5万字左右 的新内容,推陈出新。全书修订的内容仍为8个篇章。第一篇章为《眼科学术源流》。由肖国士、彭清华教授负责修订,按原来的形式不变,在 《中医眼科学术发展史》中,补写了建国以来中医眼科发展概况,包括创建眼科医院、中国中医 眼科杂志创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眼科著作的大量出版、全国中医眼科学术经验交流会和专题 专病学术讲座的召开、全国中医眼科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广泛开展名老中医的临证 经验和学术思想继承工作、对如何在眼科开展中西医结合,逐步形成共识等均取得了突破性的 进展、从而跨人了全面复兴时期。在《眼科主要著作简介》中,补写了《明目至宝》、《秘传七十 二症全书》、《眼科易简补编》、《眼科金镜》、《眼科切要》、《眼科三字经》、《眼科指南》等7本书 的简要评介,补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出版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专著,并按作者姓 名、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篇幅(以万字为计算单位)等项列表以资博览;共收录建国后正式出版的著作有122种,总篇幅为3785. 7万字。在“肝窍学说”中,补写了运用肝窍学说治疗 眼病的经验和体会;在“诊法学说”中,补写了眼科辨证体系及眼科常见证候的研究,充实了诊 法学说的内容。限于篇幅,只好将眼科学说之源——《内经》的内容删去。第二篇章为《眼科古文荟萃》。由肖国士教授负责修订,按原来的形式不变,除对错字、错 句进行修正外,删除了眼科总论、风冲泣下、目病之因证治3篇短文。在“诗词歌赋荟萃”中, 增补《审视瑶函》一百一十证歌,这是该书的重要内容,以便充分发挥名著效益。第三篇章为《眼科治法指南》。由唐由之、肖国士教授负责修订。按原来的形式不变,只 是在针灸疗法和手术疗法的内容上,做了某些增减。其中对针灸疗法,补写了体针、耳针、头 针、手针、梅花针、电针、水针、光针、挑针、穴位埋线、耳穴贴药、穴位放血、穴位施灸、穴位按摩 的操作方法,按器材与术前准备、针刺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精简评价,大大充实了针灸疗 法的临床内容,在手术疗法中,删除了割翳复明术、金针拨障术,并对内障针拨术从历史与现实 的角度,做了简要的补充,使之更符合实际。第四篇章为《眼科方剂精选》。由庄曾渊、肖国士教授负责修订,按原来的编写形式不变, 在内服方剂中,补充了赤痛祛邪汤、通玄解郁汤、止血化疲汤、养阴消障汤4首临床常用有效的 新方;在外治方剂中,删除了用人龙(人肠蛔虫)的龙光散,补充了目前临床常用并批量生产的 拨云散、障翳散、白敬宇眼药、珍珠明目液、珍视明滴眼液、马应龙八宝眼膏6种。除了对错字、 错句和不规范的名词进行修正外,还对某些方剂的剂量和用法,做了补充和调整,使之符合现 代临床,便于推广应用。第五篇章为《眼科药物纂要》。由髙健生、栾兆倩、肖国士等教授修订,在原来编写形式的 基础上,将处方名、性味、归经、功用、用法用董,加上科属,合并为本草概述,这样,既显得精简, 又压缩一些篇幅,为增加新的内容提供了版面。并删去了含马兜铃酸的马兜铃和临床少用的 望月砂(兔子屎)2种。马兜铃酸可导致肾衰,应列为禁用之品,还有关木通、淮木通、汉防己等 科属马兜铃的植物药,也应该禁用。由于木通与防己为临床常用药,有的品种不含马兜铃酸, 故未删,但在按语中作了说明。安全第一,提请广大读者注意。再根据临床需要,补充了重楼、 三棱、寒水石、雷公藤、花椒、鱼腥草、刺五加、水牛角、毛冬青、龙眼肉、白花蛇舌草等有效药物 11种。另外,芦荟在泻下药与驱虫药中,山茱萸在补阳药与收涩药中,均有立项,故将驱虫药 中的芦荟与补阳药中的山茱萸删除。第六篇章原为《眼科证治要诀》,由王明芳、周华祥教授负责修订,对原书某些表述内容或 方式存在欠妥的地方,根据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及临床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修改。对当前普 遍施行的治法如羊膜覆盖术等,当初尚未普及,修订中根据临床实际,以现在成熟并广泛采用 的治法进行修正。在药物方面增加了现在广泛使用的如氧氟沙星眼液、妥布霉素眼液、碱性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舒)、普拉洛芬等西药。原书中的外用药部分,凡属于地方用药、非国 家正式批准生产的以及难制备的药物如“蛋黄油膏”、“涩化丹”等均删除,而代之以广泛流通 的药物。原书涉及针灸内容大多缺操作手法,现根据病证虚实及临床常规增加其补泻、留针等 手法。消渴目病与干眼症,在眼科临床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医药在此领域有一定优 势,故补充了“消渴目病”一节,其体例等均参照原书,在“白涩症”中,补充了干眼症的有关内容。第七篇章原为《眼科临证精华》,由秦裕辉教授负责修订。认真通读全部文章,校正错误。 删除实用价值不大的歌括3首。删除单个医案1篇。删除单纯介绍药物的验方6个。增补有 真知灼见及实用价值的临床经验类文稿6篇。其中唐由之、肖国士、高健生、陆绵绵教授各1篇,王明芳教授2篇。立足辨治,启迪思维。从现代中医期刊和眼科专著中的短篇医论、医话、 医案中精选。在内容和形式上,以显示与第八篇章之间的区别。第八篇章原为《眼科现代研究》,现改为《眼科治验集萃》,由潘开明、肖国士教授负责编 写,集萃20世纪90年代(含1990年)以后,全国50多种期刊,所载现代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 的病例观察分析,临床疗效总结。按病位分章,按病种立节,兼收并蓄各种临证经验,以供学习 推广之用。共分列眼睑与泪道疾病、结膜与巩膜疾病、角膜疾病、前房与葡萄膜疾病、晶体与玻 璃体疾病、视网膜疾病、视神经疾病、眼外伤疾病、近视、眼外肌麻痹、视疲劳等其他眼病9章, 每章按病种分为3 ~9节,每节分治验集萃、按语两项,治验集萃又把内服治验与外治治验分 开,把治验少的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相关眼病,合为一节论述,每节集萃的治验控制在35则之 内,限于篇幅,超过此数者,一律割爱,并将疗效总结、对比观察内容忍痛删除,敬请原作者见 谅。本篇章旨在推广新思维、新方法、新经验、新成果。原汁原味,不搞综述,只加按语,画龙点 睛。好在一册在手,无数经验,可供选用。而且一看便知,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把提高临床疗 效摆在首位,并收殿后之功,从而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附录内容,除保留方剂汇编外,再 增加古今名方歌诀300多首以供记诵。综上所述,《中医眼科全书》是一部集古今中医眼科之大成的著作,内容涉及基础、文献, 临床及实验研究,具有系统性、知识性、权威性、实用性的特点,本书的编著出版是全国中医眼 科界同仁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对第一版和再版的副主编、编委以及全体参编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表示衷心的 感谢!对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编辑部马继宏、杨薇主任的热情帮助和广泛联络,表示衷心的感 谢!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全国眼科同道批评指正!谢谢! 敬礼!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