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 全10册 2012高清 刘弼臣周仲瑛石学敏夏桂成
《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PDF电子版全10册,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014年陆续出版。
《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PDF电子版书目:
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 刘弼臣实用中医儿科学.pdf
92.3M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 周仲瑛实用中医内科学.pdf
349.7M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 夏桂成实用中医妇科学.pdf
166.4M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 石学敏实用针灸学.pdf
61.5M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 邵长荣实用中医肺病学.pdf
143.7M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 徐福松实用中医男科学.pdf
102.6M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 孙桂芝实用中医肿瘤学.pdf
43.8M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 邹云翔实用中医肾病学
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 尚天裕实用中医骨伤科学
中国中医药名家经典实用文库 庄曾渊实用中医眼科学
国医大师、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国家级代表传承人、原南京中医学院院长周仲瑛教授周仲瑛教授学验俱丰,医技精湛,在中医内科学领域成就卓著,现对其从事中医药工作60余年的重要学术思想概括如下。
一、系统提出“瘀热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周仲瑛教授对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温习,结合临床实践认识到必须根据中医理论,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针对形成瘀血的病理因素、血瘀的病变部位,采用具体的治法,才能显示中医活血化瘀这一治则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与此同时,周仲瑛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凉血化瘀法与瘀热相搏证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广泛涉及外感、内伤多种急难病证。并从《伤寒论》的“瘀热”一词及“蓄血”证的论述,桃仁承气汤、抵当汤等的创立,《千金要方》中所拟的犀角地黄汤治疗蓄血、瘀血,《温疫论》所言“血为热搏”,《温热论》提出的凉血散瘀法等得到领悟和启发’将“瘀热相搏证”及凉血化瘀治法的应用,从临床引入科研,以“瘀热相搏”主证为基础,根据病证、病位、病理特点,分列若干子证,进行了理论、临床、实验及新药开发等较为系统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周仲瑛教授在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中提出瘀热水结证,此后逐渐归纳出重症肝炎的瘀热发黄证、出血性病证的瘀热血溢证(瘀热型血证〉、高脂血症的络热血瘀证、出血性中风的瘀热阻窍证。’近年“瘀热病因在内科难治病发病中的机制及其分子基础研究”被列为国家973研究项目、“内科难治病瘀热病机研究室”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表明周仲瑛教授有关“瘀热”的学说已渐被公认。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