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 全26册 2013-2016 高清

¥32.00Price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 全26册 2013-2016 高清
Quantity
  •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 全26册 2013-2016 高清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全26册,由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至2016年出版。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主要从原有鉴赏系列中选取名家名作及鉴赏文,在此基础上再酌情作适量增补,然后配以该名家生平著作年表等,编成名家名作鉴赏集,以使读者能在专家精彩的赏析文的引导下,较全面、深入地欣赏历代名家的名篇佳作,并对其生平有所了解。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书目:

    白居易诗文鉴赏辞典
    杜甫诗歌鉴赏辞典
    杜牧诗文鉴赏辞典
    二晏词鉴赏辞典
    关汉卿杂剧散曲鉴赏辞典
    韩愈诗文鉴赏辞典
    黄庭坚诗文鉴赏辞典
    姜夔诗词鉴赏辞典
    李白诗歌鉴赏辞典
    李清照诗词鉴赏辞典
    李商隐诗文鉴赏辞典
    柳永词鉴赏辞典
    柳宗元诗文鉴赏辞典
    陆游诗文鉴赏辞典
    欧阳修诗文鉴赏辞典
    秦观诗词鉴赏辞典
    三善诗文鉴赏辞典
    苏轼诗文鉴赏辞典  上册
    苏轼诗文鉴赏辞典  下册
    汤显祖曲文鉴赏辞典
    陶渊明诗文鉴赏辞典
    王安石诗文鉴赏辞典
    王维诗鉴赏辞典
    吴文英词鉴赏辞典
    辛弃疾词鉴赏辞典
    周邦彦词鉴赏辞典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辞典系列》出版说明: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宰相,旋即提拔王维为右拾遗。开元二十五年(737),赴河西节度使幕为监察御史,后兼节度判官。天宝初,召为左补阙,历侍御史、库部员外郎、库部郎中等职。天宝十一载(752)拜吏部郎中,天宝十四载(755)迁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两京收复后,因陷贼时曾写有思念唐室的诗,加上弟弟王缙求情,仅责授太子中允,迁中书舍人。唐肃宗上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并称“王孟”。王维于佛学有很深研究,也过着奉佛持斋、参禅悟理的日常生活。他擅长各体诗歌,尤长五言。山水田园诗融禅理、画意、诗情于笔端,以自然精练、形象准确之语言,将自然美再现为艺术美,尤长于意境之创造。杜甫称其“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殷璠赞其“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字一句,皆出常境”(《河岳英灵集》)。苏轼谓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对后代山水田园诗及严羽之“妙悟”、王士禛之“神韵”诗学理论都有重大影响。

    王维传世名作甚多,《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终南山》《观猎》等都脍炙人口。《辋川集》中绝句或空灵,或淡远,动静相兼,声色俱佳。王维工骈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文笔清丽,绘影绘形,为唐代散文名篇。

    王维是全能型天才,体现了盛唐诗人蓬勃的创作欲望和全面发展的才华。在绘画史里,王维有“南宗之祖”之称,是文人画的开山宗师。钱锺书甚至说他可坐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他画的《雪中芭蕉》,一千多年来,多少人为雪里有没有芭蕉争得你死我活。芭蕉怕寒,翠绿的蕉叶遇雪会坏死。但在南方如果是冬天里的第一场雪,则四山皓白,芭蕉自若,其实是很常见的景色。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弄了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熟视而笑,说:“此是《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不差。

    另外,有个问题需要交代一下,王维的生年,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公元692年,一种是701年,因文献不足,没有定论。据陈尚君先生的说法,写701年前,是最为妥当。据历史记载,王维721年登进士。考进士时,传说王维是面如粉团、风姿绰约的美少年。如果传说当真,则王维生于701年比692年似乎更合理一些。鉴于此,本书采用了生于701年的说法。王维留传至今诗歌四百余首,有《王右丞集》行世。

    本书精选王维代表作品60篇,并请有关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撰写鉴赏文章。书末附录《王维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不当之处,尚祈读者指正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其十三世祖为晋名将当阳侯杜预,郡望京兆杜陵,故其每自称“杜陵布衣”。六世祖叔毗之前已迁居湖北襄阳,又自称“襄阳人”。后因住于长安城南少陵原,遂自号“少陵野老”。其祖父审言,任修文馆直学士、膳部员外郎,五言诗与沈佺期、宋之问齐名。父闲,为兖州司马、奉天令。故自称家世“奉儒守官,未坠素业”。七岁作诗文,十四、五岁出入东都翰墨场。十九岁游晋,二十岁至二十四岁游吴越。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归东都,举进士,不第。次年复游齐赵,至二十九年始归东都。天宝三载(74)于东都初识李白,翌年同游齐赵,缔结终生友谊。五载,至长安。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诣京师就试,他亦去应考。李林甫忌贤,尽刷应试者。其后屡次上诗,献《三大礼赋》以求进用。玄宗命待制集贤院、召试文章,然至天宝十四载(755)十月始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至此,杜甫已困顿长安十年,备尝苦辛。十一月,安史乱起,次年六月玄宗奔蜀,其亦携家逃难至白水。闻肃宗即位灵武,只身奔赴行在,途中为乱军所得,拘回长安至德二载(75⑦)四月始脱身窜归凤翔,“麻鞋见天子”,被授为左拾遗。不久为疏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关辅饥馑,七月,弃官西去,赴秦州,至同谷,不久转道入蜀,于年底抵成都。自上元元年(760)起,杜甫居蜀八载,其间受到友人成都尹严武照料,曾于浣花溪畔营筑草堂,生活较为安定;亦为避徐知道乱而漂泊梓州、阆州等地。严武曾表其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人因此称杜甫为“杜工部”。永泰元年(765),买舟出川,经云安,因病留居夔州。大历三年(768),去夔出峡,沿江至湖湘,辗转于公安、岳阳、潭州、衡州间。五年夏,曾困于耒阳舟中;冬病卒于潭(长沙)、岳(岳阳)旅途中。

    杜甫留传至今的诗歌有一千四百四十多首。少作《望岳》、《画鹰》即不同凡响。困居长安十年,作《丽人行》、《兵车行》、《前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歌行,揭露朝政腐朽与民生苦况。安史乱起后所作《悲陈陶》《悲青坂》、《北征》、《洗兵马》、“三吏”、“三别”诸诗,更以其强烈的爱国热忱和与下层民众相通的思想感情,成为传诵千古的不朽名篇。入蜀后诗作数量更胜于前,虽多涉自然山水、个人情怀,但关心时事苍生仍一贯如前。而诗歌艺术,尤其是律诗之法度技巧,则已臻炉火纯青。代表作有《春水》、《卜居》、《壮游》、《遣怀》、《秋兴》、《诸将》、《咏怀古迹》等。与王维、高適、岑参等盛唐诗人交往唱和,与李白齐名,称“李杜”。韩愈《调张籍》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谓其“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瘐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今人之所独专矣”。其诗善辅陈,多叙事,全面而忠实地反映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后人誉为“诗史”(唐孟棨《本事诗》)。风格则以“沉郁顿挫”为主而兼具多种色调,且无论古近律绝、长篇短制皆精,故苏轼评其为集大成”(《后山诗话》引)。杜甫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其诗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人往往取其一端加以发展即可卓然成家,宋祁所谓“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新唐书·杜甫传赞》)。有《杜工部集》行世,注本极多。

    本书是本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之一。精选杜甫代表作品126篇,其中诗124篇,文2篇,另请当代研究名家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其中诠词释句,发明妙旨,有助于了解杜甫名篇之堂奥,使读者尝鼎一脔,更好地了解杜甫诗歌成就之博大精深、沉郁顿挫、波澜壮阔、切合现实。另外本书末还有附录《杜甫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供读者参考。不当之处,尚祈读者指正。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