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大系 共70册 1937至2000 2009
《中国新文学大系》不同于一个作家的文集,也不同于一种文体的选本,而是涵盖文学各种门类,反映的是中国新文学的整体面。曾经被错误批判过的优秀之作,如胡风、俞平白、巴人、钱谷融等的重要文章,以及被错作“毒草”批判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小巷深处》,诗歌《草木篇》,影剧《海瑞罢官》《不夜城》等,均被收入。因此,它又被称为“全息工程”。
《中国新文学大系大系》各辑所列的卷目是有变化的,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新文学不断发展壮大的足迹。第一辑10卷,分小说、散文、戏剧、理论几类,小说虽有三集,但基本上都属短篇小说,中长篇小说在“第一个十年”中可谓寥若晨星。而《大系》第二、三、四辑,小说则细分为短篇卷、中篇卷和长篇卷,并且长篇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根据文体的发展,还增设了第一辑所没有的杂文、报告文、学和电影卷。现在的第五辑,进而增设了微型小说卷与儿童文学卷。这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的内容在发展变化,文学的样式也在丰富扩大。新世纪以来,随着网路的兴起,更出现了网路文学,编篡二十一世纪的新文学,将会增加网路卷。煌煌百卷的《大系》,是中国二十世纪新文学的一面明镜,一座纪念碑。
时下,富有文化内涵的高品质图书稀缺,百卷风流“世纪工程”的完成,给人带来眼睛一亮,精神一振。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
1937-1949 第一集 文学理论卷一1937-1949 第二集 文学理论卷二
1937-1949 第三集 短篇小说卷一
1937-1949 第四集 短篇小说卷二
1937-1949 第五集 短篇小说卷
1937-1949 第六集 中篇小说卷一
1937-1949 第七集 中篇小说卷二
1937-1949 第八集 长篇小说卷一
1937-1949 第九集 长篇小说卷二
1937-1949 第十集 散文卷一
1937-1949 第十一集 散文卷二
1937-1949 第十二集 杂文卷
1937-1949 第十三集 报告文学卷
1937-1949 第十四集 诗卷
1937-1949 第十五集 戏剧卷一
1937-1949 第十六集 戏剧卷二
1937-1949 第十七集 戏剧卷三
1937-1949 第十八集 电影卷一
1937-1949 第十九集 电影卷二
1937-1949 第二十集 史料 索引
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
1949-1976 第1集 文学理论卷一1949-1976 第2集 文学理论卷二
1949-1976 第3集 长篇小说 卷1
1949-1976 第4集 长篇小说 卷2
1949-1976 第5集 长篇小说 卷3
1949-1976 第6集 中篇小说卷
1949-1976 第7集 短篇小说 卷1
1949-1976 第8集 短篇小说 卷2
1949-1976 第9集 散文卷一
1949-1976 第10集 散文卷二
1949-1976 第11集 杂文卷
1949-1976 第12集 报告文学 卷1
1949-1976 第13集 报告文学 卷2
1949-1976 第14集 诗卷
1949-1976 第15集 戏剧卷一
1949-1976 第16集 戏剧卷二
1949-1976 第17集 电影卷一
1949-1976 第18集 电影卷二
1949-1976 第19集 史料·索引卷一
1949-1976 第20集 史料·索引卷二
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
1976-2000 第1集 文学理论卷 1
1976-2000 第2集 文学理论卷 2
1976-2000 第3集 文学理论卷 3
1976-2000 第4集 长篇小说卷 1
1976-2000 第5集 长篇小说卷 2
1976-2000 第6集 长篇小说卷 3
1976-2000 第7集 长篇小说卷 4
1976-2000 第8集 长篇小说卷 5
1976-2000 第9集 中篇小说卷 1
1976-2000 第10集 中篇小说卷 2
1976-2000 第11集 中篇小说卷 3
1976-2000 第12集 中篇小说卷 4
1976-2000 第13集 短篇小说卷 1
1976-2000 第14集 短篇小说卷 2
1976-2000 第15集 短篇小说卷 3
1976-2000 第16集 微型小说卷
1976-2000 第17集 散文集卷 1
1976-2000 第18集 散文集卷 2
1976-2000 第19集 杂文卷
1976-2000 第20集 纪实文学卷 1
1976-2000 第21集 纪实文学卷 2
1976-2000 第22集 诗卷
1976-2000 第23集 儿童文学卷 1
1976-2000 第24集 儿童文学卷 2
1976-2000 第25集 戏剧卷 1
1976-2000 第26集 戏剧卷 2
1976-2000 第27集 影视文学卷 1
1976-2000 第28集 影视文学卷 2
1976-2000 第29集 史料·索引卷 1
1976-2000 第30集 史料·索引卷 2
《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
欧洲近代文化,都是从复兴时代演出,而这个时代所复兴的,为希腊罗马的文化,是人所公认的.我国周季文化,可于希腊罗马的文化比拟,也经过一个繁琐的哲学时期,于欧洲中古时代相同,非有一种复兴运动,不能振发起衰;五四运动的新文学运动,就是复兴的开始.
欧洲文化,不外乎科学与美术;自纯粹的科学::理,化,地质,生物等等以外,实业的发达,社会的组织,无一不以科学为本,均得以广义的科学包括他们.狭义的美术:建筑,雕刻,绘画等等以外,如音乐,文学及一切精致的物品,美化的都市,皆得以美术包括他们.而近代的科学美术,实皆植基于复兴时代;如文西,米开兰基罗与拉飞尔三人,固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美术家,而文西同时为科学家及工程师,又路加培根提倡观察与实验法,哥白尼与加立里建立的天文学,均为开先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与美术家,何以不说是创造与复兴?这因为科学的种子,早已在罗马分布了.例如希腊的多利式育尼式科林式三种柱廊,罗马的弯门,斐谛亚, 司科派,柏拉克希脱的雕刻以及其他壁画与花瓶,荷马的史诗,爱司凯拉,索福克,幼利披留与亚利司多芬的戏剧,固已极美术文学的能事,就是塞勒司,亚利司太克的天文,毕达可拉斯,欧几里得的数学,依洛陶德的地理,亚奇米得的物理,亚里斯多得的生物学,黑朴格拉底的医学,亦都已确立近代科学的基础.
罗马末年,因日尔曼人的移植,而就文化几乎消减,这时候,保存文化的全持两种宗教,一是基督教,一是回教.回教的势力,局于一隅,而基督教的势力,几乎弥漫全欧. 基督教,受了罗马政治的影响,组织教会.设各地主教,而且以罗马为中心,驻以教皇.于是把希腊罗马的文化,一切的教化。如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得,自生物学而外,对于伦理学,美学以及其他科学。均有所建树,而教会利用亚氏的学说为工具,曲解旁推,预合于教义的标准。有不合教义的,就指为邪教徒,用火刑惩罚他们。一切自由的思想,信教的自由,都被剥夺观中古时代的大学课程,除圣经及亚里斯多得的著作外,有一点名学,科学及罗马法律,没有历史与文学,他的固陋可以想见了。那时候崇宏,就是高堂;都是峨特式,有一参天高塔,表示升入教堂的愿望,正于希腊人匀衡的建筑,代表现世安和的命运相对峙。附属于建筑的图画与雕刻,都以圣经中的故事为题材;音乐诗歌,亦以应用于教会的为时宜。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