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考古编 全5册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考古编 全5册

¥15.00Price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考古编 全5册
Quantity
  •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考古编 全5册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考古编》PDF电子书全5册,由中华书局2009年出版。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始于一九二八年。史语所创所伊始,即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在《集刊》的第一本第一分中,傅斯年所长发表了《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提出新材料、新方法、新工具、新问题等主张,这些主张不但影响了《集刊》文章的风格,对近代史学界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目前为止,《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已持续出刊近八十年,在近代中国,大部份学术刊物倏起倏灭,能持续到八十年的学刊,确实不多。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不能不珍惜这一个得来不易的成果。
     
    史语所从创所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是一个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所,所包含的学门基本上有历史、语言、考古、人类学、文字、文籍考订等,所以《集刊》所收文章的门类也就相当多样。过去一、二十年来,大陆出版界、学术界迭有要求,希望重印《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作为学术研究的参考。但是《集刊》卷帙浩繁,不易查索,中华书局作为卓负盛誉的出版单位,他们在获得史语所授权之后,提出以类相从的办法,出版《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这种出版方式可以同时方便个人及机构,使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文章能到达更多需要参考的人手中。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考古编》凡例:
     
    一、《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编》(以下簡稱《類编》)所收論文,取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以下簡稱《集刊》〉1928年第1本第1分至2000年第71本第4分。《集刊》2000年以後所刊載論文,待日後再行續编。
     
    二、本次類编,根據《集刊》所刊載論文涉及的研究領域,分爲六编,其中《語言文字编》、《歷史编》下設卷,具體編、卷名目如下:
     
    語言文字編〈音韵卷、語法卷、方言卷、文字卷)
     
    歷史編(先秦卷、秦漢卷、魏晋隋唐五代卷、宋遼金元卷、明清卷)
     
    考古編文獻考訂編
     
    思想與文化编
     
    民族與社會编
     
    其中,《思想與文化编》中“文化”爲庾義的文化概念;《民族與社會编》涵蓋民族、生活禮俗、科技、臀療、工藝等方面;涉及跨斷代内容的論文,以最早斷代爲收録原則;論文具有多重性質者,以“研究者使用需要”及“論文重點”爲歸屬各编(卷)的標準。
     
    三、爲體現《集刊》的辦刊宗旨,現將蔡元培先生撰寫的《發刊辭》、傅斯年先生撰寫的《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置於《語言文字編》、《歷史編》、《考古編》、《文獻考訂編》、《思想與文化編》、《民族與社會編》所收論文前;《語言文字编》另增置傅斯年先生提議之《本所對語言學丁.作之範圍及旨趣》一文。
     
    四、《類编》各编〈卷)所收論文,均按刊期排列。爲便於閲讚、查檢,各編(卷)目録置於書前,《集刊》09罚一2000〉《類編》總目置於書後;頁眉處標示本編(卷)通碼;頁腳處保留原刊頁碼;各篇論文文末附注原刊刊期,以“出自第某本第某分”予以表示,括注公曆出版年月。
     
    五、《類編》所收論文中,基本保留了原版面貌,個别表述與現行規範不相符合之處,做了適當的技術處理,敬請讀者鑑之。
     
    六、因轉載著作權等原因,以下五篇論文未予以收録:
    陳槃《“戰國的統治機構與治術”劄記跋》(原刊《集刊》第37本下)
    陳槃《“論货幣單位鐶"劄記跋》(原刊《集刊》第39本上〉
    宋光宇《清境與古洋^兩個安置從滇緬邊區撤回義民聚落的調查報
    告》(原刊《集刊》第53本第4分)
    八烂化!!!^,丁0336311^八0x11131”乂 3^516111510
    仏!!^原刊《集刊》第62本第1分)
    高去尋《李峪出土銅器及其相關之問題》(原刊《集刊》第70本第4分〉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考古编》部分目录:
     
    集刊发刊辞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调查云冈造像小记
    平陵访古记
    殷墟沿革
    当涂出土晋代遗物考
    昂昂溪史前遗址
    戈戟余论
    [碚]字音读苔问
    山东滕县下黄沟村宋代墓葬调查记
    元初西北五城之地理的考古 
    河南安阳后冈的殷墓
    研究中国古玉问题的新资料 
    评汉以前的古镜之研究并论[淮式]之时代问题
    古玉新诠
    传说中周都的实地考察
    豫北出土青铜句兵分类图解 
    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一附殷代的策
    成都弓箭制作调查报告
    小屯C区的墓葬群
    战国墓内带钩用途的推测——第二次探掘安阳大司空村报告附论之二
    殷虚有刃石器图说
    中国与东南亚之崖葬文化
    陕西耀县的碑林与石窟
    陕西长武县出土造像记
    跪坐蹲居与箕踞——殷虚石刻研究之一
    河南浚县刘庄的汉墓
    殷代的铸铜工艺
    小屯殷代的建筑遗迹
    玉佩与刚卯 
    关中考古调查报告
    Some References to Iranian Temples in the Tun—hu
    殷虚白陶发展之程序
    殷代头饰举例
    华北石窟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殷代的一面铜镜及其相关之间题
    由笄形演变所看见的小屯遗址与侯家庄墓葬之时代关系
    甲骨实物之整理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断代
    笄形八类及其文饰之演变
    六种石器与中国史前文化
    记本院小山上出土的大石斧
    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
    敦煌千佛洞遣碑及其相关的石窟考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