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 全3册 2010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 全3册 2010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12.00Price

大江西派是清朝咸丰道光年间李涵虚所创,又称西派,与丹道的北、南、东、中各派分流竞爽,流传甚广。此派奉吕洞宾张三丰为远祖,历代英杰辈出,著述亦甚多。今,陈毓照先生所辑《中国道家西派典籍汇编》,经张利民先生整理后,编为《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行将付梓。此书总集了西派这两百年来的成果,粲然大备。凡分七集:一为李涵虚集,收了道祖李氏所有著作;二为柯怀经集;三为汪东亭集;四为魏尧集;五为徐海印集;六为银合宗集;七为陈毓照集。洋洋近二百万言,可谓漪欤盛哉!其中李涵虚《黄庭经注》,汪东亭《三教一贯》,魏尧《一贯天机直讲》《大道真传》,徐海印《天乐集》等,或仅行于海外,或为罕秘之本,挖掘整理,殊为不易,读来颇钦辑者之劳。
  关于西派源流和丹道内涵,张利民先生在书前的概述,已有详细说明,原不需要再来做什么补充了。但我1989年于台北指南宫办中华道教学院时,内丹一课,就是聘请西派马炳文先生来教授的。我间亦尝与马老纵论西派掌故与功法,故与西派还算小有渊源。可是对大陆的西派传承,实尚懵然。今得读此《集成》,颇讶其人才之盛,历劫以还,不唯传承未绝、宗风不替,抑且推陈出新、蔚然大观,令人崇仰。故不免略申管见,钩玄提要,以为读其书者助。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书目: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 上册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 中册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 下册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出版说明:

言丹法者,每不信经籍文字。不是说经籍文献只是糟粕,就是说秘要真决,唯赖口授心传,不录于文字。或则以天机不可妄泄为由,认为丹书所载多隐辞谲譬,读之徒乱人意,不如抛却书本,用功于实修要更好些。不说别人,汪东亭《体真山人语录》便有:“抛下丹书做工夫,不拘长短,依一刻有一刻的好处”“不读丹书,工夫总做得快”等语,烦有废智用修,实行入而不赖理入的态度。

许多修道人都对此等语深信不疑,奉为圭桌。殊不知自古无不读书的神仙,丹书中这些话亦非实语,乃是诡辞,正言若反,教人珍惜我此处所传之丹经决法而已。犹如张伯端《悟真篇·后序》大谈“不遇至人授之口决,纵揣量百种,终莫能著其功而成其事”,“大丹之法,天意秘惜,不许轻传于非其人也”,可是接者就推销自己的著作,“所歌咏大丹药物火候细微之旨,无不悉备。倘好事者夙有仙骨,观之则智虑自明,可以寻文解义,岂须伯端区区之口授之?”

丹家真决,实况如此,丹经岂可废乎?所谓口决,大抵即写成韵文或短语摘要的文字,取便诵念,非真有不立文字的秘决可以举示于人也。西派丹法,世夙重其实修之证验,但寻文解义、藉智起修恐怕才是此派之真相。怎么说呢?李涵虚弟子李道山撰其小传就说他:“奉三真之命,著有《太上十三经注解》《大洞老仙经发明》,二注《无根树》,名日《道言十五种》,又日《守身切要》。将目祖年谱、圣迹、丹经、救世等书删订,名日《海山奇遇》。撰集丰祖全书,名日《三丰全集》。自著另有《九层炼心文终经》《后天串述》,俱刊行于世”。可见著作宏富本来就是西派的传统,而且,西派的功法,自始便与他们整理古贤著作的工作密不可分。拣择、整理、诠释旧典,跟他们自己的著作,一直有种“互文”的关系,交光互摄,互为说明,互为指涉。

李涵虚以后,徐颈尧《天乐集·道派》说:“李祖传陕西吴天秩,吴太师传湖北柯葆真及我师汪体真山人”。汪氏叫人勿读丹书,但实际是要人勿乱读,在《体真山人教外别传》中他就开了一大张书单,从初人门的《金仙论证》《慧命经》开始,列了古今典籍数十种,并说:以上诸家书目,皆不是误人杀人之书也。余三十余年,日日在手,时时捧读,若有虚言,永入地狱。同志速急下功,苦读十年,再去求师。初遇虚心下问,必要轴谈之五日,再以书印证,乃时自有主宰。…潜虚曰:“试金者必以石,丹经是试师之石,岂可缺焉?”其中最紧要者,是《阴符》《道德》《参同》《入药镜》《悟真篇》。…夫不能读书,必入旁门。

其《体真心易》卷七评述古今道书时,又把上述内容讲了一次,且说《阴符》注以李涵虚、陆潜虚、刘悟元为好;《道德经》注以李涵虚、王一清、陆潜虚为好;《悟真篇》以朱元育最好;《庄子》注以陆潜虚最好等等,表明了对历来道法之拣择。

西派此一传统,至陈毓照而更显。陈氏不但选泽了《参同》《悟真》等书,拣择了历来之丹法诗决。他本人亦颜擅文采、精于吟咏,引述古贤,辄相唱和,继承并发挥着诠释古典和自述心得的互文作用。

因此,看这套《集成》,一不能如世上囫图道人,视为糟粕筌蹄:二不能仅以为是资料文献,而应知这同时也是西派理论及修行法门特色之所在。就像李涵虚的道法,跟他编辑的《张三丰全集》是分不开的那样。正因西派丹法是由诠释古贤面来,故其中有吸收有扬弃,这其中最明显的是《道德》《黄庭》两经。

《道德经》自河上公注以来,便认为它兼有治身与治国之道,而且治身如治国。道教自太平道及张道陵天师道以降,也不乏政教合一的形态。但西派丹道仅论治身,于经世治民之术皆虚言之。

李涵虚《道窍谈·第三十九章十功成名遂身退论》引老子语谓“此乃修身之道”。又说“人以尽忠为功名,又以全孝为功名,尽忠全孝之后便应退身保命,抱一还虚。”《道情诗·满江红》则说:“天运泰,贤人育,君道盛,才臣作,笑我侪疏懒,何须献璞?…倒不如,奉养山林,早抽足”,都表明了出世治身才是他的价值取向,不在意治国安民之事。薪向如此,无怪乎柯怀经《葆真山人养性编·济世》说:“闲寻逸乐作生涯,或命轻车、或踏飞车,其中意味胜乌纱。净煮青茶、渴饮青茶,济人疗病有丹砂,不是医家,却是仙家,功成果熟最堪夸,落得兴赊,易不兴赊?”题名济世,可是内容实是避世。

以此宗旨注《道德经》,自然就与河上公迥异。第三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云云,河上公把章题标为“安民”,注谓此章:“说圣人治国与治身”,李涵虚则注:“是承上文治身之事言之”。第十章:“爱国治民,能无为乎”云云,河上公注:“治身者爱气则身全,治民者爱民则国安”“治身者呼吸精气,无令耳闻。治国者布德施惠,无令下知”,兼说治身与治国,李涵虚则云:“民安国富,乃能行无为之政乎?治身者以精定为国安,铅定为国定。炼已则精定,还丹则铅足。炼己、还丹,始可行抱一无为之道,亦如是也”,只以治国为借喻,故专就治身一面去阐述,说:“八月十五日,魂尽注于月魄,月乃满而为纯干,圣人当此,即运河车以载之,干金遂为我有”等等。廿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云云,河上公注:“人君不重则不尊,治身不重则失神”,李涵虚则注:“重者,水也。轻者,火也。水中生火,故以重为轻之根”…。

凡此均可见西派专说治身,故其注《阴符》也自出手眼,谓相传此经“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术,下有强兵战胜之术”的上中下,乃言三等之义,而“仙家谓强兵战胜,乃还丹向上之事”。于是三等变成两等,强兵战胜之术也成了内炼之法,整个诠释方向就趋于治身,与富国民安不甚相关了。

李涵虚所注《太上十三经》,除《道德》《阴符》外,还有《玉枢》《日月》《护命》《大通》《赤文洞古》《定观》《五厨》《明镜匣》《金谷》《清静》,对经典的选择和注解,也都这样,显示了治身的目的。《太上十三经注》有吕洞宾序。李涵虚据称是在峨眉遇吕扭及张三丰而得道的,其宗法吕祖自无疑义。但学吕洞宾的,例如清代年辈略晚于李氏的郑观应就表明要学其救世,《上张三丰祖师疏文》中录吕粗剑仙诗云:“三清剑术妙通灵,剪怪诛妖没影形…”,又说:“剑仙静则金丹,动则霹雳,凌虚隐遁,除暴安良。…务使五大洲生民安居乐业”。李涵虚及他所开创的西派却不是这种风格,以治身炼养、超凡成仙为职志。

《道德经注》乃是西派在方向上的点明。通过注解,表明了此派重在治身,且以水火精铅的炼己还丹为主。可是如何修炼呢?这主要就要看李涵虚的《黄庭经注》了。

李涵虚道号紫霞,可能采用的就是《黄庭经》开头第一句:“上清紫霞虚皇前”。《黄庭》又名《紫霞篇》,李氏丹法与这部经典的关系也极密切。但形成于魏晋的黄庭服气内视法,毕竟与受唐末五代以来内丹修炼法影响过的人不尽契合,因此李涵虚注便也充满了通过诠释以改造《黄庭》理论的性质。例如《内景》第三章:“口为玉池太和官”,注就说:“人皆以口为吃饭之口,执文泥字,不知道窍者也”,建议把口认定为滋生玉液的孔窍,将此玉液采而服之,才能炼己成丹。故他不是服气,也不咽津,所重乃是玉液炼己。《黄庭》又是讲五脏六腑的,说“肺之为气三焦起,清液醴泉通之腑”(《外景·廿一章》),描述内在血气如何运行于五脏六腑之间。李涵虚则不重五脏六腑,也不讲血气,而要说真元一气:“三焦为真元一气,有藏无府。…三焦无状空有名”,把三焦虚化。论肾,则说兼内肾外肾,跟《黄庭》只说内臂不同。因外肾在他这派丹法十分重要,故日:“两肾,兼内肾外肾而言”?(《内景注·十二章》)“运河车而还精补脑。…有时在内肾,即上文命门合精之解。有时在外肾,更为修养生资”(《十五章》)。此外,他说任督二脉:“左旋于督脉之后,右回于任脉之前”(《甘章》);说阴蹈脉:“上通泥丸,下透涌泉,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尻脉周流,一身通贯,和气上朝。…在坤地尾间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此乃天地逐日生气根、产铅之地也”(《十五章》),也都是《黄庭》原来所无的。

李涵虚的注解,细说当然还有许多重点,但仅此即足以表明他丹法上的特色了。这些特色均是依旧文作新解而来,此一风格尔后遂成了西派论道之共同手法。如汪东亭主要是依伍柳仙宗之书及《西游记》,谓:“熟读《西游记》,一切火候功夫,无不俱明”(《体真山人真诀语录》),陈航照则以“心息相依”宗旨,遍解群经,谓“玄牝为呼吸、守一之一为人中”。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