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共6册 2010清晰 施今墨汪逢春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共6册 2010清晰 施今墨汪逢春

¥12.00Price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共6册 2010清晰 施今墨汪逢春
Quantity
  •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共6册 2010清晰 施今墨汪逢春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共6册,由化工工业出版社2010年出版。

     
     
    京城四大名医始于民国时期,代表着当时中医临床的**水平,创办了北平、华北国医学院,为北京和华北地区培养了大量中医人才,推动了北京地区中医临床医学与学院派学术的发展,同时也继承发展了中西汇通派的学术思想,对于北京以及全国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北京四大名医的学术涵盖了师承教育、学院派与宫廷医学、中西汇通派学术特点,构成了燕京中医学派的核心。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书目: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祝选施今墨医案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一代儒医萧龙友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习录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泊庐医案释评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丁化民临证备忘录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高益民老中医临证经验集
     
     
     
    对北京四大名医临床学术经验的再实践与传承:
     
    萧龙友(1870—1960年)、孔伯华(1884—1955年)、施今墨(1881—1969年)、汪逢春(1882—1948年),是自清末,历中华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享誉北京以至全国的四位著名中医专家,并称为北京四大名医。其生活的年代是我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大动荡的时期,就中医学的历史发展而言,历史造就了四大名医,四大名医也推动了历史发展。
     
    纵观中医历史上的名医诸家,除了天资聪颖之外,大都还靠各自的勤奋努力和名师指点,四大名医也不例外。虽然他们的学术思想各具特点,但治学精神却有极大的相近之处,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医德、敬业的精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求古训,熟悟经旨,以及不分门户、博采众长的精神。他们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又各具风采。
    萧龙友:首重医德伦理,倡导医学修养。曾作“医范十条”,对医家苦口婆心,谆谆告诫;临证详审四诊,且最重问诊。他(诊病>“问最留意,反复询究,每能使病者尽吐其情”。治法因人而异,灵活准确,辨证用药,注意形神并治,调理虚证,善育阴培本。治疗虚损重视脾胃,而且医药并重,他认为“医药不能相分,只有医药并重,知医明药,才为良医”。而且主张“医药为救人而设,本无中西之分”和门户之见。足以说明萧老治学精神之豁达开朗。生前著作有《现代医案选》、《整理中国医药学意见书》、《息园医隐记》、《天病论》等。
     
    孔伯华:首崇《黄帝内经》运气学说,倡河间六气皆从火化之说。他认为:“疾病虽变化多端,但其变化机理皆可用五运六气加以概括……系统分明,纲举目张。”在临床上重视湿热致病,提出“肝热脾湿”学说,故善治湿热诸证。在学术上力衷丹溪思想,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颇有发挥。在辨证思维上重视脏腑辨证,提出了辨证论治的两纲六要,即阴阳为两纲,表里寒热虚实为六要,两纲包容六要,六要上属两纲,明乎此则足以万变。基于上述学术特点,故在临床治疗用药上偏于寒凉,善用石杳,善用新鲜药材,对于中成药的应用也很得心应手,特别是对紫雪丹的应用,实属“绝招”。生前著作有《脏腑发挥》、《时斋医话》、《中风说》、《诊断经验》等文章,与合著的《传染病八种证治析疑》。
     
    施今墨:在中医学术上崇尚李杲脾胃学说,重视后天之本,重视气血辨证,创立十纲辨证,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广泛用于临床诸病之辨证分析。同时,精于组方配伍,首创施氏对药。在临证治法组方潜药上用药平稳,忌寒凉攻伐。治外感热病解表清里配比得当,给外邪以出路。治内伤病善于调理脏腑气机升降,如升清降浊、升降脾胃、升降肺气。对于久病入络者,善用通达络道之品,充分发挥了叶天士治络病“通血脉,攻坚垒,佐以辛香行气,是络病大旨”的学术思想。赞同中西医汇通思想,他认为中医不能“各承家技,始终顺旧”,要融会中西医术,推陈出新。他明确指出:“无论中医、西医,其理论正确、治疗有效者,皆信任之……”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西医汇通,发展中医理论。在临床上,率先引入西医病名,分析病因病机,开创辨病(西医病名)与辨证(中医证候)相结合的辨证论治方法,另外,运用现代制药技术改革中药剂型,率先在其研制的中成药中使用,如“气管炎丸”、“高血压速降丸”等。施先生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中西课程兼授,理论与临床结合,使中医教育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施先生生前诊务繁忙,无暇著述,其学术思想主要从其弟子著述和文章中体现。
    汪逢春:重视后天之本,即对脾胃论述的崇尚,对于调理脾胃既重视益气健脾,又兼顾养宵阴,融健脾消食、健脾理气、健脾利湿于一体,使脾胃的运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水谷精微的营养作用遍布全身,以利于疾病的康复。临床上善治湿温病,辨证细腻,立法严谨,主张“轻可去实”,熟练三焦辨证、四诊合参,用药轻灵、独具风格。对于慢性病重视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在注重调理中焦脾胃的同时,也重视滋养肝血和温补肝肾。深谙久病入络之说,重视活络通经药的应用。临证用药讲究炮制,几乎对每味药都注明炮制和加工要求。善用粉剂或中成药,随汤剂同服。另外,惯用轻宣疏解芳香的鲜品药物,收效甚佳。
     
     
     
    北京四大名医既是中医学的临床学家,又是中医理论家、教育家,他们的学术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后裔、弟子、门生或再传弟子。在北京地区乃至于全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府、煤体到当今中医界人士,对于四大名医的学术始终给予高度的重视,2008年5月,由四大名医的后裔和入门弟子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四大名医学术研究中心,由我负责将四大名医的后人、传人组织起来,并继续深入研究四大名医的临床学术继承与创新。目的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入研究、继承、弘扬四大名医的学术,并分别从各门派做起,编写文章,汇辑成册,逐步积累成为北京四大名医经验传承系列丛书,为北京以及全囯人民的健康事业作贡献。
     
     
     
     
     
    《京城四大名医经验传承 祝选施今墨医案》出版说明:
     
    《祝选施今墨医案》初版印刷于民国29年(1940年)2月1曰,由“中医联合诊所”发行,“金华阴书局”承印。共四卷,线装本,自出版至今已70载。由于当年条件限制,印刷册数不多,流传至今的更少,也可算珍本了。这次化学工业出版社要将我手中保存的这一套再版,可使更多的人得见先父施今墨最早出版的医案,十分令人高兴,对于研究施派学术也很有意义。
     
    “祝选”即指该书由我的姐夫祝谌予(原书中为“祝慎馀”)选著,先父施今墨的门人张遂初、李介鸣、张宗毅三人参订。祝谌予教授(1914—1999)早年随施今墨学习中医,后又按岳父旨意,东渡曰本学习西医,可以说是学贯中西。而三位参订者,后来也都是中医界的大家。门婿门人自然是对老师的学术思想体会最深,由他们选编的医案也应最有代表性。在《祝选施今墨医案》的“凡例”中说:“本书编构与普通医案稍异,可当医案读,亦可作临证医典看。”临证医典,即是临证时的工具书。记得祝教授曾对我讲过:“有位名医,自学成才。初出道时在唐山行医,便花四块大洋,买了施老一套医案,临证时遇有相同病例,便按医案诊治。有时每诊一次的病情变化,都与医案所述相同。往往医案几诊治愈,也能几诊治好。所以称自己是施老的私淑弟子。”可见这套医案的实用性颇强。
     
    《祝选施今墨医案》的凡例中又说:“本书按西医规律化之分门别类。”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学大举东进。顽固守旧者,视而不见,对西医极端排斥;民族虚无者,则贬低中医,全盘西化。而施老能在其时以西医辨病,用中医辨证,创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新路。由于西医辨病,克服了中医诊断过于笼统没有标准化的不足;中医论治,则又弥补了西医诊病精确,但治法机械、忽视整体的缺点。所以施今墨先生在当时独树一帜,临床疗效甚佳。《祝选施今墨医案》为了突现施老的这一临证特点,打破常规而采用“按西医规律化之分门别类”使施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学术特色,得以彰显,为以后施派学术思想的形成和传承奠定了基础。这种中西结合的医案体例也是中医医案编写历史上的创举,在当时医界,可谓凤毛麟角。
     
    为了加深对施今墨先生学术思想的研究,我还特选了先父20世纪50年代的几篇遗作一并重新发表。
    祝谌予教授1991年曾为科学出版社《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撰写了《施今墨》传,全面详尽地阐述了先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特点,也将此文选入到本书中。读这篇文章后,再重温70年前的《祝选施今墨医案》,相信定能汲取到许多原汁原味的精髓。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