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明词及补编 全8册 2004-2007清晰

¥16.00Price

全明词及补编 全8册 2004-2007清晰

Quantity
  • 全明词及补编 全8册 2004-2007清晰

    《全明词》及补编全8册,由中华书局2004至2007年出版。

     
    《全明词》系有明一代词作总集,继《全金元词》后,将明人词作汇编成帙,基本囊括了一代词作文献,供词学研究者及文史爱好者阅读。唐圭璋所编《全宋词》、《全金元词》和张璋、黄畲合编《全唐五代词》之后,将明代词作,总编成帙,集一代之文献,供词学研究及阅读之参考。
     
    《全明词》是对《全明词》的辑补,编纂体例依《全明词》成例。
     
     
     
    《全明词》及补编书目:
     
    全明词 1
     
    全明词 2
     
    全明词 3
     
    全明词 4
     
    全明词 5
     
    全明词 6
     
    全明词补编 上
     
    全明词补编 下
     
    1982年,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長李一氓先生提出編纂《全明詞》和《全清詞》的設想,並列入《古籍整理出版規劃》〈一九八二年-一九九〇年)。有明一代詞作的纂輯,此前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先生已着手多年。一九八二年九月,李老約見饒宗頤先生,正式約請饒先生主持《全明詞》編纂工作。一九八三年上半年,饒先生輯成《全明詞》初稿,得詞家九百餘人,交付中華書局。
     
    一九八三年七月,在李老的提議和主持下,古籍小組委託張璋先生組成「全明詞編纂組」,在饒先生初稿的基礎上作進一步完善;同時,將中華書局所藏《惜陰堂叢書》鈔本、上海圖書館所藏《惜陰堂彙刻明詞》朱本供編纂組使用。李老更將自己收藏的明詞珍本直接提供給編寨組。這些資料爲《全明詞》的編纂和完善奠定了基礎。此後,編纂組繼續廣收博採,比勘補遺,至一九八六年,向中華書局交付第一批稿件;一九八八年八月,交齊全部稿件。
     
    中華書局編輯部對全稿進行了認真細緻的審閲編輯工作,張璋先生又依據新見資料,陸續對原稿作了多次增補修訂。至一|〇〇三年底,《全明詞》的編纂工作終告完成,共得詞家一千三百九十餘人,詞作約兩萬首。
     
    千年詞史,鼎盛於宋,中興於清。明詞雖呈「中衰」局面,「然三百年中,能詞者爲數仍夥」〖饒宗頤《全清詞順康卷序》),清詞中與,實始自明末。明詞承上啓下、繼往開來之功,誠不可没。今《全明詞》編竣出版,爲學術界提供了最完備的明詞文獻,必將推動中國文學史的研究。
     
     
     
    《全明词补编》简介:
     
    一、《全明词补编》是对《全明词》的辑补,编纂体例依《全明词》成例。
    二、凡《全明词》未收之明代词人词作、已收词人之未收词作,均在收录之列。
    三、《全明词补编》于《全明词》未收之词人,撰写作者小传,简介其字号、籍贯、生卒年、仕历、著述等项,凡有不详者,则从阙;于《全明词》已收之词人,不再撰写小传,仅作「已见《全明词》(第某册》第某页」,并录《全明词》小传中作者生卒年或登科之年份。若小传中作者生卒年失载或误载而实际可考者,则加以补正,以便词人之次序编排。
     
    四、《全明词补编》以词人之生年为序次进行编排。凡生年不详者,则参照其卒年、科第、交游等情状处理。无论《全明词》已收、未收之词人,统一编排。
     
    五、本编于易代之际之词人,大抵依《全明词》成例而略作变通,以便尽量与《全金元词》《全清词》(顺康卷》相衔接。凡《全金元词》失收之由元人明之词人,无论仕明与否,均予收录;由明人清之词人,则区别对待:
      
    (一)凡《全明词》、《全清词》俱已收录之词人,小传作「已见《全明词》(第某册》第某页,又见《全清词》《顺康卷第某册》第某页一,除确知卒于明末、为《全清词》所误收之明代词人外,一般只收录为两书俱失收之词作(即《全明词》失收而《全清词》已收之词作,本编一般也不予收录》;若《全清词》据词选收录,而作者实有别集存在者,则本编据别集收录时,为保持完整,仍予收录,并注明「已见《全清词》」。
     
    (二)凡《全清词》已收录而《全明词》未收之词人,无论仕清与否,本编一般不收录;个别情况确需收录者,加案语说明。
     
    (三)凡卒于顺治年问,尽管在人清后也曾短暂出仕,若为《全清词》所失收之词人,本编也酌情收之。
     
    六、《全明词补编》所收各家词作之篇目编排,均依底本编次,不作调整,并注明来源;于别集以外收辑之词作,则排于该人已录别集词作之后,也注明来源。凡不能确切肯定为该人所作的,则作为「存疑词」收录于该人词作之末。
     
    七、凡《全明词》据词选、词话、方志等收录之词作,箱《作者之别集中所收录原作相校,不完整(如词选等类中将原作上下阕割裂为两首)或异文较多者,本编重新收录,并加案语说明。
     
    八、《全明词补编》依《全明词》成例,统一以词调为正题;词意标题为副题,列于正题之后;小序则另起一行,列于正题之下。
     
    九、《全明词补编》于帐词类,删去长篇序文,只录词作,但词题中「帐词」、「词」之类名称仍予保留,以明词作之本来属性;若词题中本无「帐词」之类名称,则加案语说明。
     
    十、《全明词补编》对出自同一卷次之连续排列若千首同调之词,从第二首起统以二刚调一标之;如系联章,则从第二首起以「其二」、「其三」标之;如连续排列若干首虽不同调但同题之词,从第二首起统以「前题」标之。
    十一、词之正文,依《词谱》、《词律》断句;与谱、律不合者,参酌词意断句;失调名或自度曲,也按词意断句并分閧。
      
    十二、《全明词补编》之标点,依《全明词》成例。
     
    十三、《全明词补编》校勘以校是非为主,凡衍倒讹脱处慎加校订,并加案语。明显讹误处则径改。凡所用底本有漫漶不清处,则尽量采用同一版本之不同藏本增补,不作说明。如用不同版本校补,则加案语说明。
     
    十四、为保持作品原貌,正文中的异体字般不作改动。词牌名中的异体字改成规范的繁体字,以求同一词牌在目录中文字统一。
     
    十五、为求体例上的统一,本编于元末明初词人之籍贯,一律以永乐元年以后之明代行政区划为依据,分属于南北两直隶及十三布政使司。
    十六、为便于检索,本编正文后附有「引用书目」及「作者索引」。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