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集笺校 全16册 2011高清
《刘克庄集笺校》PDF电子书全16册,由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
南宋著名诗人、词作家、学者刘克庄全集的首次全面整理本。全书主要分校勘与笺注两部分,其中校勘部分以国家图书馆藏清抄翁同书校本为底本,以江西图书馆清抄赐砚堂本(即《四部丛刊》景印本)为主校本,以宋刻《后村居士集》(五十卷)本、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慈溪冯氏醉经楼本、卢氏抱经楼本(此二种皆大全集抄本)、国家图书馆藏明谢氏小草斋抄本(六十卷)、永乐大典残册等刊、写本参校。笺校部分,根据实际需要予以不同侧重:诗词除本事、人物、时地、名物外,生僻典故、词语亦有涉及;其余各体文,则以笺注时代编年、人物事件背景为主;历史著作、学术著作、公文等,主要笺注本事。
《刘克庄集笺校》书目:刘克庄集笺校 第1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2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3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4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5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6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7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8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9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10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11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12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13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14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15册
刘克庄集笺校 第16册《刘克庄集笺校》出版说明:
劉克莊是文學史上南宋時期一大家,其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也是不争的事實。然而,在目前中國學界,除了有許多正面的事例足以證實這一點之外,近來却還出現了一樁反面的例證,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
二〇〇五年七月三十日,國内各大報紙紛紛刊登一則消息:在中貿聖佳拍寶公司十周年慶典拍賣會上,一幅被稱爲李公麟真蹟的宋代西園雅集圖卷舉槌開拍,最終以兩千五百萬元的天價成交。這是一幅怎樣的畫作,唤起了國内外藝術界、收藏界衆多人士的極大興趣,以致拍出如此'高的價格? 據當時報道的消息稱,此圖爲水墨長卷,描繪了北宋蘇軾、黄庭堅、米芾等十六人於駙馬都尉王誅家聚會情景,畫後録有南宋曾幾、劉克莊的題跋以及清代乾隆、嘉慶、Ml諸帝的鑑賞印記。該畫爲拍賣公司文物徵集人員在海外見到,經國内權威專家鑑定爲真踉者。然而,此畫果真是李公麟所創作的那幅名畫的真蹟嗎?
此畫拍賣當時,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視。直到我從事劉克莊集的箋校工作以後,因劉克莊畫像、手 書墨蹟等有關文物至今未見流傳著録,看到上述消息之後,以爲發現了劉克莊的真蹟,才追查當年的 記載,始見著録此圖的照片上,果然有劉克莊的題跋,且有「寶祐乙卯南至,後村老人劉克莊跋」的題 款。然而,在欣喜之’餘,對照卷一〇四的原跋,不但吃驚不小,且深感問題的嚴重。 蓋後村原跋題爲西園雅集圖跋,原文是:
本朝戚畹,惟李端愿、王晋卿一 一駙馬好文喜士,有李真長、王子敬之風。此圖佈置園林水石人物姬女,小者僅如針芥,然比之龍眠墨本,居然有富貴態度,畫固不可以不設色哉!二駙馬既 賢,而坐客皆天下士。世傳孫巨源「三通鼓」、眉山公「金釵墜」之詞,想見一時風流醖藉,爲世道 太平極盛之候。未幾,而烏臺鞫詩案矣,賓主俱謫,而囀春鶯輩亦流落於他人矣。自是戚畹始不 敢與士大夫交遊。@詩云:「天網恢中夏,賓筵禁列侯。」深味此句,足以悲慨。據本文「此圖佈置園林水石」至「畫固不可以不設色哉」諸語,已知劉克莊所見到並作跋的 _,爲宋人的設色之本,所畫以園林水石爲主,人物姬女,小者僅如針芥,本來就不是李公麟所作的墨 本,故稱之「居然有富貴態度」。它既非本次拍賣的長卷墨本,當然就和長卷盡以聚會人物的形象描 摹爲主絶然不同。把劉克莊的這一跋語原封不動地迻録到長卷畫上,只能證明此跋並非專爲長卷圖 畫而作,乃是稍有分析鑑賞能力的人都能斷定而不致被欺騙的事。於是此畫所録的劉克莊跋文,不 得已而遂删去了其中極爲重要的幾句話,就是文屮的「小者僅如針芥,然比之龍眠墨衣」和「畫固不可以不設色哉」諸語,以使人絲毫不疑劉克莊跋語絶非爲此卷所作。
如此看來,此長卷所採録劉克莊跋文,是經過I番取捨之後刻意爲之的,目的就是企圖借用劉克莊的文學之名坐實其所僞造的滩漢g爲宋人的真蹟,甚至可以使人視爲李公麟真蹟而不疑,手段不能不謂之高明。而且所謂「寶祐乙卯南至日」的落款,也是肆意编造的。據我在卷一〇四的考證,這一卷題跋是宋理宗淳祐六年(一一 一四六)十月,劉克莊爲前宰相鄭清之的同宗鄭德IW所作的六篇題跋中的第一一篇,謂爲寶祐三年(一二五五)所作没有任何根據。因此,可以斷言,題寫在長卷之後的這段跋文,一定不是劉克莊的手書真蹟,應無疑問。
至於曾幾的跋文,短短數語,謂「龍眠居士陽關圖,作車水馬龍往來惜别狀,而水邊釣翁,漠然若無聞見者。此圖有諸公文字,羽流摘阮之樂清矣,最後老禪名士蒲團默坐,相對於竹林泉石之間豈無意邪」,亦與西園雅集毫不相關。曾幾文字,僅有詩集流傳至今,其文集未見,不能斷定這段文字出自何處。
我不知道鑑定的是哪些「國内權威專家」,無論其有如何的「權威」,但如果他真存有爲藝術學術事業負責的精神,當要鑑定這幅幾被當作國寶的傳世畫作時,他必定要從畫作本身、題跋、圖章以及其他所有可資鑑定的方面認真加以考索查證,方能下I較近於實際的結論。以題跋而言,曾幾的著作僅存茶山集八卷,是四鹿館臣從冰嘰:K典中輯録出來的,有詩無文。因而其題跋無法查證真僞。但劉克莊却不然,他有後村先生大全菜存世,比較流行的本子有泗部某刊本,還有畫»集g本的流傳於世,都載録了此跋文,兩者也並非難尋之書。然而,「權威」們却連這等基本的査證功夫都不肯下,便敢於斷定此畫爲李公麟真蹟,其中到底爲何種利益所驅動,我們不得而知。
對於被拍賣的此幅長卷,既然有俱作曾幾、劉克莊等人題跋的嚴重問題,其爲明代以後的贋品當無疑問。所謂的「國内權威專家」們,在没有査證曾幾、劉克莊等人題跋真僞的情况下,便匆遽鑑定此_爲「李公麟所作的真蹟」,這種極不負責的態度,是造成中國拍賣史上一大醜聞的根本原因。我雖没查到劉克莊的手書真蹟,却徹查了1樁利用劉克莊的文名以僞亂真的文物拍賣鬧劇,足以見證當前文物收藏界的問題之大。
劉克莊的真蹟,自然未能在IS園雅集圖中找到,劉克莊的家鄉莆田,雖經兩次文物普查,至今也未能發現劉克莊的墓地、族譜、後裔和手書真蹟或題字碑刻。我曾在獨中金石略卷九得知,劉克莊的请宋淋扁人墓志銘(即其夫人林節墓志銘)曾於清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出土,傳拓十餘紙後仍納於壙中,這份劉克莊手書的^拓本,在我今春前往莆田考察文物時,也没能査到。但是,劉克莊文集的價值及其在社會各界的廣泛影響,却因其題跋之被盗用,而得到了充分的證明。這同時也表明,劉克呢文集其中所埋藏的寳貴歷史資料,還多有待於我們的研究和發掘。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