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片集 全4册 1997清晰
《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片集》PDF电子书全4册,由北图出版社1997年出版。
《北京圖書館藏青銅器全形拓片集》以下簡稱《拓片集»,只收録北京圖書館藏銅器拓片中之全形拓,包括偽刻。
《拓片集》著録内容依次為:器物名稱、制作年代、銘文字數、金文書體、拓片尺寸、出土地點、流傳、現藏情况。其中器物名稱、出土地點、流傳及現藏情况均參考于《殷周金文集成》。
同類器形拓片依字數多寡為序,少者在前,多者在后(重文及合文不計)。同類器形、字數相同者,依器物年代排列,早者在前,晚者在后。同類器形、字數、年代均同者,依筆劃的多少排列,圖形文者排在其后。無銘文者排在最后。
全形拓片中的偽刻,不論是銘偽或器偽,均依銘文命名并排列在相應位置。全形拓片中的部分器形與銘文不符者,亦均以銘文為主命名,并排列在相應位置。全形器物年代無法定奪,又無任何參照資料者,作待定處理并排在相應位置。
説明文字右上角索書號數字之前所置的『銅』為『銅器』,『軸』為『裱軸』,『章』為『章珏專藏』的簡稱。《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片集》书目:
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片集 第1册
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片集 第2册
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片集 第3册
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片集 第4册《北京图书馆藏青铜器全形拓片集》出版说明:
中華民族制造和使用青銅器有着悠久的歷史。從人們開始鑄造簡單的有極少裝飾的小件實用工具, 到二里頭文化時期的容器、禮器,到西周時期代表權力象征的吉金重器面世,充分體現了我們先人聰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藝。不僅為我們及全人類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産,在世界青銅文化史上也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古代的青銅器主要是銅與錫的合金,因成器呈青灰色,因而得名。青銅器在我國考古學上,主要指先秦時期制作的器物(包括:工具、兵器、炊器、食器、禮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飾、銅鏡、帶鈎、度量衡器等)。青銅器主要由器物形制、器物銘文、器物紋飾幾部分組成,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形成了各個時期的風格和特點,如:商代前期的青銅器制品,質輕且薄,紋飾簡單,多為動物和幾何紋等,銘文也不多見。商代后期的制品種類繁多,造型厚重華麗,紋飾出現了以鳥、蟬為代表的新紋飾,銘文也逐漸增多。西周中期到春秋中期的制品以輕薄、簡樸為多,紋飾以粗綫條的重環紋和竊曲紋為代表,銘文長篇增多。春秋后期到戰國的制品制作輕巧,紋飾以動物紋、蟠虺紋、雲紋為代表,銘文或圖案、畫像多為細綫雕刻。據此,它成為我們研究青銅器的重要依據。
北京圖書館幾十年間從公、私藏家手中收集了青銅器拓片三千余件。這些拓片中原屬公藏的有故宫博物院藏器拓本’寶藴樓藏器拓本。原屬私藏的有濰縣陳介祺(簠齋)拓本,廬江劉體智(善齋)拓本,溲陽端方(陶齋)拓本’北平孫壯(雪園)拓本,閩侯陳寶琛(澂秋館)拓本,上虞羅振玉(雪堂)拓本,以及王辰(鐵庵}、吴式芬、陳淮生、張致和、張瑋等人所藏拓本。其中以1齋、善齋、雪園、雪堂、澂秋館和故宫博物院的收藏居多。
在以上的藏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銅器全形拓本。全形拓,又稱器物拓、圖形拓、立體拓’它的出現約在清乾嘉以后。…
全形拓不同于對碑碣墓志、刻石、古陶磚瓦、古錢幣等器物的文字、圖形、紋飾等文物一般的平面傳拓•,也不同于『以厚紙覆帖上,就明窗影而摹之』的『響拓』;還不同于『用(毛)筆朱墨臨拓古代的器物、紋飾、石刻等j的『穎拓』•,更區别于現代的照像技術和美術技法中的素描。其方法是:臨拓器物前先仔細揣摩所拓器物,選擇出更能代表該器物特征的最佳角度,然后用鉛筆在準備好的綿連紙上i出『丄』形圖以表示器物的水平綫和垂直綫,再在『丄』形圖上標出器物的高度、寬度點,并使兩點延伸呈示出器物的方格形, 然后在方格中標畫出器物各部位的具體位置,并表示出近大遠小的器物透視關系。最后按圖上繪出的部位在所拓器物上若干次上紙上墨,完成全形拓。由于全形拓要求傳拓者必須功夫老道,且有透視、繪圖的功底,所拓出的拓片又必須具有形神兼備、立體感强的特點。因而也是一般傳拓者很難掌握的一種傳拓技法。故全形拓的傳世品極少。研究青銅器的銘文往往對器物的斷代、命名和用途有着决定性的意義,而研究器形和紋飾又常常對銘文的考釋、斷代起着相同的作用。《北京圖書館藏青銅器全形拓片集》(以下簡稱《拓片集》)’集器銘、器形、紋飾為一體,彌補了《三代吉金文存》、《殷周金文集成》均以器物銘文為著録依據,没有銘文一概不收和僅見器物銘文、圖像不見全形,或僅見器銘、綫圖、摹本不見全形的缺憾。為銘刻學家研究拓本,古文字學家研究銘文(文字),考古學家研究器物圖像提供了諸多方便。
《拓片集》如實反映館藏拓片原狀,對個别銘文與器物不符或銘文、器物疑偽及銘文中摻有偽刻的拓片(如:《三代吉金文存》卷11/ 8 / 5,《殷周金文集成》五六三零號同為『尹父丁尊』,兩書均著録了『尹父丁 j三個字,删掉了銘文中的八個偽刻字)不做編輯上的任何處理,以保持原拓片銘文與器形的完整性。《拓片集》還根據器物全形拓片校正了《三代吉金文存>、{殷周金文集成> 著録中部分錯誤。
《拓片集》的出版,如果能對研究者提供一些學術考依據,并在某個研究領域有所收獲•,同時能向一般的讀者展示出一種全新的墨拓藝術技法,使之從中得到藝術美的享受,也就達到了編輯此書的初衷。參加此項工作的還有冀亞平、吴元真、王麗燕、袁玉紅,并得到徐自强先生的鼎力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