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 全2册 2013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PDF电子书共2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出版。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套装全2册)》收录北京大学图书馆现藏全部墓志拓片,共10194种。从汉代到民国时期均有,其中唐代为最大宗,达6000余种。出土地以中原为主,江西中部有一定规模,另有63种朝鲜出土墓志。
全稿分为正文、附录两部分。正文收录原刻、翻刻墓志。附录收录汉刑徒葬砖(附录一)和伪刻墓志(附录二)。
其中,每条目录著录内容包括:1.正题名;2.原题名(志石首题、尾题、盖题、额题等)、别名;3.责任者;4.墓志年代;5.墓志出土地及流传、现藏地;6.书体;7.行款;8.拓片尺寸;9.附注;10.著录文献(出现频次高或书名较长的文献用简称);11.原刻拓片藏本情况(包括各复本典藏号、数量、印本、失拓等内容);12.翻刻拓片藏本情况。
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墓志拓片,品种多,数量大,在国内外均属前列;传世收藏及版本类型尤为全面系统。这些拓片资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也有极高的版本和文物价值,不乏一些孤本。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序:歴經近百年的積絷,北京大學圖書館(後簡稱北大圃書館〉收藏的金石拓片,迄今已逹4萬種、8萬份以上,數量居全國高校圖書館之首。在國内外拓片類收藏領域,佔有重要的地位,為海内外學界所矚目。
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北大圖書館對50年代大批接收、又因種種歷史原因長期堆積於書庫的未编拓片進行了整理编目,逐步實現了全部拓片目録和部分拓片圖像的數字化。誚者可從北大圖書館主頁之“古文獻資源庫”中檢索館蔵拓片目録,可在館内閲赀拓片電子阔像。目前,工作量臣大的目録内容完善工作仍在回溯之中,并會持绩多年。1996年以後,北大圖書館恢復了已停止40年之久的拓片資源建設工作,大量收集新拓片,成績斐然,其中慕誌數燈增長最為突出,截至2013年初,館藏墓誌拓片已達10194種、25590餘份,過半數品種是1996年以後新增加的,由此,北大圇書館已成為國内外墓誌拓片收藏最為嫂富的單位之一。古代墓誌内容以記載人物生平、家族譜系為主,同時涉及古代社會的諸多方面,資料價值之高备學界所公認,加之墓誌在金石分類上的特性,因此北大圔書館一直將墓誌拓片單闢一類進行编目。鑒於墓誌的重要價值和館蔵墓誌目録完善工作已經結束,北大圖書館擬將《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歷代墓誌拓片目録》作為本館第一部拓片分類目録率先推出付梓,使學界瞭解、利用北京大學(後簡稱北大^墓誌拓片時有所依據今後隨着工作的進展,還會逐漸刊佈其他類别的館藏拓片目録。最终將彙编成館藏拓片總目録。
從歷史來源看,北大圖書館藏金石拓片可分為接收和自行收集兩部分。主體部分是從原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接收所得。閗名遐邇的藝風堂與柳風堂兩大專藏是其精華所在。缪荃孫“藝風堂”藏拓是北京大學最早購入的大宗拓片收藏。繆荃孫〈1844—1919〉,字炎之,室號藝風堂,晚號藝風老人,是清末著名學者,也是近代最有成就的金石大家之一。清光緒三十二年,繆氏為其“三十年精力所聚”之拓片刊印目録,是為《藝風堂金石文字目》十八卷。之後其子又编輯《藝風堂绩藏金石文字目》五卷。正、绩二目共收金石12000餘種,其中墓誌有600種。1923年,藝風堂所蔵拓片全部售歸北大研—國學門。
1946年北大得張仁蠡“柳風堂”拓片。張仁蠡〔1900-1951〉,字範卿,室號柳風堂,南皮張之洞第十三子。張仁蠡是民國時期收藏大家之一,金石藏拓極具規模。抗日戰争勝利後,柳風堂拓片因張仁蠡漢奸罪被國民政府没收,移交给北大文科研究所,其品種數量有14500種以上,而墓誌拓片超過3200種(均+計複本\其中河洛地區所出最多,約佔2/3,多是20世紀初因修築隴海舰而出土的墓誌。從20世紀20年代至1952年止,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及前身研究所國學門,拓片收集工作卓有成就。除上述兩大專蔵外,還收集到各類金石拓片近萬種,其中墓誌有數千種。1952年北大文科研究所撤銷,包括藝風堂、柳風堂在内的文研所全部蔵拓由北大圖書館接收。1952年全國髙校院系調整,北大與燕京大學合併,燕大圖書館約5000餘種拓片歸入北大圜書館,其中墓誌約有2000種。50年代初,中德學會所藏的1000餘種拓片也移交给北大圖書館,其中墓誌約有500種。
北大圖書館接收的上述諸家拓片,墓誌約有4500個品種,比較集中地反映了解放前傳世墓誌的狀況。因諸家收集時間集中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所以彼此問重複的複本也相當多。屬北大圖書館自行收集的蔵拓有以下方面:
20世紀50年代,歷史學家向逢先生任館長期問,十分重視古代文獻的收集,曾從古舊書店購集到包括二百餘卷敦煌經卷在内的大批古文献,也含有一批重要拓本。其中墓誌以《董美人墓誌》、《常醜奴墓誌》、《曹輔墓誌》、《鮮于光袓墓誌》等最具代表性。而此前的民國年問中,北大圖書館收集的拓本并不很多。1957年前後,北大圖書館購入北京地區石刻普拓的拓片2000餘種,内有北京出土墓誌100多種。50年代,還購入了金石家邵章、陸和九舊藏上千種拓片,其中有墓誌200餘種。1996年以來,是北大圖書館拓片館藏建設新時期,金石拓片組有目的地人枇購集新拓本。迄今為止,陸敏購集新拓12300餘份,其中墓誌有7700餘份。既補充傳世舊拓,更注重解放後新拓的收集,逐步改變了原館藏皆為傳世品種的收藏結構,彌補广新資料的不足。在新收墓誌中,有民國時期的舊拓本500種,主要購日上海朵雲軒。其餘大宗是近20年來豫、陝、晉、冀、魯、赣等省新出土墓誌的拓本。新出墓誌有文博機構、博物館藏誌拓本(包括館徵集原石入館之前拓〕,如,河南新安千唐誌齋、偃師商城博物館、洛陽師範學院圃書館、河南鞏義文管所,陝西西安長安區博物館、大唐西市博物館、西安碑林、昭陵、乾陵博物館、修水黄庭堅紀念館,以及華陰西嶽廟、韓城、北京平谷等地方文管所。其中千唐誌齋新藏墓誌是最引人注目的一批。而更多購集是來自民間蔵誌石的拓本。這些新收墓誌各時期均有,以唐誌為主。不僅數衆多,且相當部分誌文内容未曾刊佈過。1996年以來,北大岡書館拓片收集也獲得了社會的大力支持,如2001年至2003年得到香港北山堂基金會的資金捐助,得以入藏墓誌千種。還有本校宿白教授、華倫杜毓淦夫婦、山東徐國衛和劉健、江西毛静等先生的拓片捐贈,所捐拓片中墓誌有近400種。此外,在收集墓誌拓片過程中,得到過朵雲軒古玩公司經理李志賢、丁-唐誌齋原館長趙跟喜、西安碑林博物館館長趙力光等先生的支持幫助。
總體而言,北大所藏墓誌拓片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品種多、數量大。時地遍佈各歷史時期、大江南北。
北大墓誌拓片收藏品種之多、規模之大,在國内外都屬前列。始自漢代迄於民國,各時期、各地區皆有相當數量的分佈。之中,唐代為最大宗,達6000種,北朝、宋、明、清次之,各有數百種。出土地以中原地區為主,河南洛陽、陝西西安、山西長治、河北磁縣至河南安陽-帶最為集中。江西中部(撫州地區為主)所出墓誌後來居上,也有了一定的收蔵規模。此外,還有63種朝鲜出土的墓誌,十分難得。第二,傳世收藏比較系統和全面。民國時期出土墓誌拓片最為豐富、齊全。
傳世收蔵比較系统和全面,是北大收蔵的主要特色之一。晚清至民國,是墓誌出土較多的時期,特别是因修隴海鐵路,形成歷史上洛陽地區墓誌大批出土的第一次高峰期。北大岡書館所藏的來自私人、圃體和機構的墓誌拓片,其收藏時問也多集中於這個時期,長期系统購藏,各家又互補缺失,故最终匯於北大圃書館的傳世墓誌拓片十分锼富。這一時期較為出名的藏家和機構,如端方、羅振玉、張钫“千唐誌齋”、于右任“辉鴦七誌傲”、陶湘“涉園”、李根源“曲石精腐”,以及開封河南博物館等所藏墓誌拓片都囊括於北大館藏之中。第三,館藏墓誌版刻、版本類型較齊全,複本多。文化名人茵藏比例較大。
北大館藏由多系統匯集,相互補充,致使版刻、版本類型收集較齊全。可能既有墓誌原刻、不同翻刻,也有同一石不同時期的拓本,再加之複本較多。為研究墓誌版刻、版本提供了難得的條件。墓誌拓本中名人盥藏比例也較大,除藝風堂、柳風堂主人外,其他還有端方、羅振玉、于右任、林幼梅、張钫、陶湘、李根源、姚貴昉、吴觀海、邵章邵鋭父子、潘景鄭、陸和九、吴元起、徐森玉、馬衡、杜友梅等一批清末民國時期的著名藏家。20年來新出墓誌收集較多,獲得大批新资料。重原因,近20年是中原地區墓誌出土的又一高峰時期,北大阈書館從肩負的社會貴任出,從各種渠道大批收集,逐步彌補了1957年後停止收集拓片所造成的新資料斷檔。經統誌中,1949年後出土的墓誌約有4996種(本目標注丨號者》,主要是近20年内出土的。本洛、中原地區新出土墓誌圖録,如《邙洛碑誌三百種》、《河洛墓刻拾零》、《新出唐代墓誌新出墓誌》、《秦晉豫新出土墓誌蒐佚》、《洛陽新獲七朝墓誌》、《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誌》當多的品種北大有藏。更可貴的,還有未見著録者約3000種,故而有不少未曾披露,的志數量較多和比較集中的地區有:洛陽、西安地區出土的北朝、隋、唐、五代及宋墓誌;“北运陽一帶出土的北朝至唐代的墓誌;山西長治及周邊地區出土的唐、五代、宋墓誌;江西撫备出土的宋、元墓誌;陝西華陰、韓城等地出土的明清墓誌,等等。北大圖書館所蔵墓誌匯聚了萬餘種古代人物傳記資料,墓主卜―至帝后、皇親國戚、軍政要員.....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目录:前言
凡例
墓誌朝代與年號目次
東漠
三國魏
兩晉
十六國
南朝宋
南朝齊
南朝梁
南朝陳
北魏
東魏
西魏
北齊
北周
高昌
隋
鄭
唐
武周
唐
燕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
十國
北宋
南宋
偽齊
遼
金
兀
明
南明
清
民國
附錄一東漢刑徒葬磚
附錄二偽刻墓誌
著錄文獻一覽
著錄文獻簡全稱對照
題名拼音索引
責任者拼音索引
墓誌出土地索引《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墓志拓片目录》书摘:
1229張舒墓誌
苜题:庙故郡州司贪張君墓紘銘并序。
唐貞觀二十三年⑵仆)八月二十二日葬。河南洛陽
出土,張钫苒谴.現藏河南新安进門鎮千斑誌齋溥
物館。
正書,18行,行丨9字。拓片38X3800。
附注:有方界格。早拓左上角存,後殘泐。
著録:北大草目3/40;北画11/196:北圓誌80;千庙
54;陏编洛陽2/144;唐誌118/貞覯172;時地記全
本089。
0204:49,1張:0302:721〜-2,各1張:0303:52~
-2,各1張。
01230燕明墓誌
首题:大斑故燕君墓誌铭并序。
唐貞觀二十三年“^⑷八月二十五日葬。河南洛陽
出土,现藏洛陽古代藝術館。
正書,23行,行23字。拓片48X47咖。
附注:有方界格。
著録:北阖11/197;北圆誌77;北大草目3/40;陏编
洛陽2/145;碑誌绡18/贞觀068;栉繩137;時地記全
本089。
0201:252,1張;0302:3585,1張。
01231王文騭妻趙氏墓誌并蓋
首題:大唐集州銶1?參軍王文雉夫人趙氏墓誌銘:蓋
題:趙夫人誌。
唐貞観二十三年化〗!))九月四日祚。民國年問河南
洛陽北邙山出土,饩歸河南國苒館、河南溥物館’现蔵
開封市博物館。
正軎.18行,行18字;羞篆害,陽文,2行,行2字。拓
片43X43 35X35
附注:有方界格。
苒録:北阃丨1/198;北脚誌79;北大草目3/40;隋编
洛陽2/146;唐誌118/贞觀173;河洛61;輯繩138;時
地記全本090。
0201:253,2張;0302:722〜-、各2張;0341:66,
1册.蓋失拓。
01233周仲隱墓誌
冇題:大唐故卜柱阈通直散騎常侍使持節唐州諸軍
事唐州剌史平两縣開國公周府君墓誌铭并序。
唐贞觀二[三年⑵^⑷十月二十五日弗。1925年河
南洛陽大榻樹村出土’現蔵洛陽古代赛術館。
正害,32行,行32字。拓片74X73加。
附注:有方界格。
莕録:北阏1丨400;陏编洛陽2/148;唐誌120/貞觀
175;輯繩140;時地記全本090。
0302:4150,1張。
01234董柱墓誌
首題:大唐故坊州司食參軍苗君墓誌。
唐贞觀二十三年(似⑴十一月二十日葬。河南洛阐
出土,羅振玉、姚屏庭遞蔵。
正寄,19行.行19字。拓片37X37加。
著録:秧绡目5/2上(誤作十九年芒洛冢墓四编
2/22;石跋166.;北脚11/202;陏编洛陽2/150;唐誌
121/贞觀177;時地記全本090。
0101:73,1張。
01235李君絢墓誌
酋題:唐故濟州别駕李府君墓&銘并序。
唐贞親二十三年化^⑷十二月十二日葬。河南洛陽
偃師出土。
正書,22行,行23字。拓片56父56加。
著録:藝目18/4下;束都冢墓1;北圖11/204;北國
訪62:北大草目3/40;陏編洛陽2/152;唐誌123/貞
觀179。
0101:74,1張。
01236唐晏墓誌并蓋^
首題:[大唐]故上開府荆王府前典軍唐公墓&銘;蓋
題:唐故荆王府前典軍唐君墓誌。
唐貞1十三年(軸)十二月二十七曰葬。2008年秋陕
目^安區出土,2009年入葳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