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十家论丛 全8册 2006-2008 清晰

¥16.00Price
十家论丛 全8册 2006-2008 清晰
Quantity
  • 十家论丛 全8册 2006-2008 清晰

    《十家论丛》PDF电子书全8册,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至2008年出版。

    博大精深、理蕴醇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东濒太平洋的远东大陆的黄河、长江流域,越来越显现出其“自强不息”、“道法自然”、“其命维新”的鲜活生命力。尤其是其中带有浓裂原初、根本与创世意味的原典著述,经时代的沿革、社会的进步,它们已成为生长在这块广袤土地上的人们心中的民族历史之根、传统文化之脉、行为方式之迹。据眼下已知的人文科学研究成果可知,约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200年间,正是人类社会各文化圈的原典创制期。其时,与中华原典同时涌现的还有南亚次大陆恒河流域的印度原典,联结欧、亚、非大陆的地中海区域之东的希腊原典和希伯来原典。它们分别展现着各自对地球上其他区域民族及后世人们的影响,成为了各具神态的“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的文化传统或文化遗产。

    隋唐之后,度过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家族为本位而相对封闭的农业文明时代,经济文化上出现过繁荣景象,处于世界东方的中国被世人看作是富庶之地的人间天堂,是一个管理得十分有序的国家,世界各地都有人前往朝拜,真心渴望从中华原典中寻找治国的良策。

    此时的中华原典在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千禧年前后,正处于“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赵宋王朝(960-1279年),人们对诞生于轴心时代的中华原典推崇达顶峰,尤其是将儒家的经典尊为“十三经”,并依据“心”、“性”之学将儒释道合为一体,创立了由南宋大学者朱熹集大成的“理学”,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发展到明清之际,已越演越烈。然而,这同一时期,正是欧洲大陆的平民从久处的中世纪黑暗中挣脱着冲出来,经由复兴两希原典精神和高举“天赋人权”的启蒙反叛旗帜,跨进了掌握机械电能,以社会为本位而相对开放的工业文明时代,开始步入现代化的社会。于是欧洲大陆的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便出现了专门向外掠夺资源、扩展势力的列强,并由大肆散布人类社会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论调,认为似乎只有两希原典中阐述的传统文化才与现代化有内在联系,才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方向,才是人类智慧的唯一结晶。于是有人断言,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在现代化的门槛前“业已死亡”,并用不无讥讽的口吻说:“在产生它需要它的社会开始瓦解之后,它成为片阴影,只栖息在一些人的心底,无所为地只在心底像古玩般地被珍藏着。”言下之意,世界各文化圈诞生的各大原典中,只有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洗礼的两希原典才有无限的活力,才是人类前行的真正依靠历史是生长的,文化是开放的,民族是建构的。仅凭人类历史长河某瞬间时段所见(犹如一场体育比赛的小组赛)就散布狂言,成了不顾事实的妄语,而让人耻笑。

    对于深受“一物不知,儒者之耻”教诲影响的中国人来说,是恪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古训的践行者。在实际生活中是敢于向先进学习的。在西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的中华大地出现了反叛传统的思潮,希图用西方社会业已见成效的思维,对始终影响着自己的文化传统采取了批判、否定甚至遗弃的极端举措。以为只有这样,才能迎合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才能抓住现代化的风标,才能振兴中华。他们在抗争、冲击、颠覆中华原典的负面影响之时,将原典的合理内核也一锅端了,则将斫伤民根、中断文脉、翦灭行踪,这将是十分可怕的!自然,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对时称“国学”中的原初、根本、创世的中华原典进行研读、反思。他们不只从中华原典精神中看到光明,而且在现代化进程迅猛的西方社会闻到腐臭。他们不再奉原典为圭桌,而是以“不耻下问”、“行已有耻”、“博学于文”的精神,在汲取了两希原典精神的精髓之时,力求在一味颂扬中华原典精神或肆意诋毁中华原典价值的正反两个极端之中寻找会通整合之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诗经·黍离》的诗句,正是反叛传统和整合传统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只是后者对蕴含着中华民根、文脉、行踪的原典精神更注重的是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让这诞生于轴心时代”多元文化传统中的一支,在今天多元格局的世界,不无自傲地向世人展示它的鲜活风采、强劲生命和无穷魅力。

    人们都巳知晓,工业文明时代的现代化有“征服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大手笔,其中隐藏着的弊端也渐渐显山露水。源于掠夺、扩张的两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系统崩溃、大气臭氧层变薄、动植物物种减少、细菌的无规则变异等等,无不向人类的生存发出警告。鉴于人类和自然界所处的相互抵触的尴尬困境,世人又一次把目光转注到了中华原典。

    在21世纪曙光普照下,人类社会迎来了第二个千禧之年,也开始进入一切尚待认知的以自然为本位的信息文明时代,而这正可以说是一个践行由中国人提出来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时代。世界上多元文化原典精神的共生共存,特别是中华原典所阐明的人与自然合一的和谐原则,“求融通、致中和”的思想则成了当今人们认识并治疗“现代文明病”的救世良方中的主要一味药丸。恰如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所说的:“我相信我们已经走向一个新的综合、一个新的归纳,它将把强调实验及定量表述的西方传统和以‘自发的自组织世界’这一观点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结合起来。”中西学者将中华原典精神和两希原典精神以及其他民族的智慧会通整合的举措,是将全人类的智慧凝聚的明智选择。这样既能使原典走出囿于时间与空间的隔阂,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资源,以克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又能结束现代化在“带给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他们仍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的古典意义上的悲剧。

    鉴于上述这样的认识、这样的思考和这样的寻绎,我们觉得有必要将20世纪中对中华原典有关哲学和宗教内容的《易经》、《老子》、孔学、《墨子》、《庄子》以及中国化的佛学等经过会通整合的研究之作,各选取十位有独到见解又有中西学术根柢的大家著述中的主要内容,辑为《十家论易》、《十家论老》、《十家论孔》、《十家论墨》、《十家论庄》、《十家论佛》,看看大家是怎样照着前人的诠释来理解的,又是如何接着前人的解说来研究的,以便令后人更自信地在智山慧海的真火中,“愿随前薪作后薪”,在照着讲”、“接着讲”中华传统文化中,传承中华原典的文化基因,让中华原典中富含的人类睿智的宝藏,能在对人类生存充满鲜活解说的同时,又对现代世界及未来世界的重要问题,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等,能更从容地站在全球文化交流激荡的时代高度大力发掘;让中华原典中凝聚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不断蜕变过程中,经过“万物而立,再而反,三而如初”,诚如《易》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十家论丛》书目:

    十家论丛    十家论佛
    十家论丛    十家论管
    十家论丛    十家论孔
    十家论丛    十家论老
    十家论丛    十家论墨
    十家论丛    十家论孙
    十家论丛    十家论易
    十家论丛    十家论庄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