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博雅史学论丛 共22册 2006-2016高清

¥36.00Price
博雅史学论丛 共22册 2006-2016高清
Quantity
  • 博雅史学论丛 共22册 2006-2016高清

    《博雅史学论丛》共22册,由北大出版社2006至2016年出版。

    《博雅史学论丛》书目:

    张门才女
    中国都市史
    戴季陶与日本
    近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唐代民间借贷之研究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  上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  中_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  下
    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
    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
    近代日本的对外认识  以幕末遣欧美使节为中心
    经略幽燕  宋辽战争军事灾难的战略分析
    梦醒子 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
    1899-1937北大史学系早期发展史研究
    改良与革命  晚清民初史事新探
    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 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
    拓边西北  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
    同床异梦  中华懋业银行的历史  1919-1937
    文化贸易  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
    启蒙如何起死回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

    《戴季陶与日本》目录:

    绪论 戴季陶研究的现状
    一 戴季陶其人
    二 研究动向
    三 史料和方法
    第一章 与日本之邂逅
    一 初遇日本
    二 留日热潮的酿成
    三 戴季陶的日本留学
    四 在日本大学的学习
    五 日本留学的中断
    小结
    第二章 敌国日本
    一 “天仇”时代
    二 对日本之警戒——上海舆论中的日本观
    三 日本敌视论——戴季陶的日本观
    小结
    第三章 提携国日本
    一 从政治评论家到政治实践者
    二 将中国革命升至世界革命水平
    三 反日民族意识之觉醒——中国国内的日本观
    四 中日提携论——戴季陶的日本观
    小结
    第四章 模范与竞争对手
    一 访问日本
    二 反日感情之高涨——上海舆论中的日本观
    三 道德性援助——孙中山的日本观
    四 批判性提携论——戴季陶的日本观
    小结
    第五章 对抗与联合
    一 集知行于一身
    二 新旧思想的取舍
    三 史上空前的反日运动——上海舆论中的日本观
    四 批判日本帝国主义——孙中山的日本观
    五 对抗、联合论——戴季陶的日本观
    小结
    第六章 从期待到幻灭
    一 “大革命时代”中的轨迹
    二 三民主义与民族国际
    三 反日舆论的理性化——上海舆论中的日本观
    四 对日本国民的期待——孙中山的日本观
    五 幻灭性日本论——戴季陶的日本观
    小结
    第七章 “剿共”与抗日
    一 国难当头
    二 国际化战略
    三 日本非敌论
    小结
    结论 戴季陶日本观的变迁
    一 戴季陶日本观的轨迹
    二 戴季陶与日本
    附录一 戴季陶访日录
    附录二 戴季陶与日本相关史料
    附录三 宫崎滔天家藏与戴季陶有关的书简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目录:

    一 何谓中国
    晚清“睡狮”形象探源
    20世纪初年中国留日学生“黄帝”之再造——排满、肖
    像、西方起源论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告示牌问题考
    辛亥革命时期的种族主义与中国人类学的兴起
    二 东瀛之风
    梁启超与文明的视点
    近代东亚“文明圈”的成立及其共同语言——以梁启超
    的“人种”为中心
    梁启超与明治时期日本的地理学研究
    李大钊早期思想中的日本因素——以茅原华山为例
    三 国民革命
    走进“信仰”的年代——1922年反基督教运动初探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终结与苏联和共产国际——所谓“斯
    大林五月指示”问题
    走向农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运动策略与共产国

    四 史实考据
    早期共产国际大会的中国代表(1919—1922)
    由考证学走向史料学——从中共一大几份资料谈起
    中共二大与中共党史研究史
    孙中山致苏联政府遗书

    《中国都市史》目录:

    第一章 历史上的都市
    一、县城和乡镇
    最初存在的“邑”
    朝向县城的改变
    “市”建制的消失及市镇的发展
    补论:1077年度大、中、小都市
    宋代之后的市镇
    二、都市的空间论
    对都市立地条件的思考
    都市的外形及设计
    长安和北京以外的都市
    第二章 都市的体系
    一、作为定居点的都市
    行政、经济和都市化度
    地方的行政体系
    二、都市的社会结构
    中国都市的生态
    外来人口、都市行会及市民团体
    第三章 都市的解剖图
    一、巨大的都市汉口
    历史的剖面图
    内地的大集散地
    市民生活和行会
    二、从宁波到上海
    宁波的都市记
    外贸集散港
    上海总商会的成立
    三、台湾的都市化
    边地的发展
    台南的汉化和寺庙
    新竹、台北的兴起
    四、再论城镇:广东的佛山镇
    佛山镇的成长历程
    广东的佛山镇
    结语
    都市化的比较与“中国的特点”
    分析与数据
    图表汇总
    参考文献
    索引
    中文版后记


    《文化贸易  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目录:

    第一章 导论:四堡书籍贸易与清代社会
    清代坊刻业的扩张
    四堡图书出版—销售业的研究资料
    上部 四堡的图书出版业和销售业
    第二章 背景——闽西与四堡
    闽西
    四堡和邹氏、马氏宗族
    第三章 四堡出版业的起源和书籍的生产
    雾阁与马屋出版业的兴起
    邹氏、马氏书坊史——概述
    四堡书籍的生产
    结论
    第四章 四堡出版业的结构
    作为邹氏、马氏宗族内家庭产业的书坊
    图书出版业的收入
    收入的用途
    第五章 “我们都是兄弟”——分家、书坊的增加与
    竞争的控制
    分家与新书坊的发展
    族内书坊间竞争的控制——惯例及其实践
    族际竞争的控制
    第六章 四堡书籍的销售路线
    四堡的图书市场
    四堡之外的图书销售网络
    四堡贩书的模式——他们为什么去那些地方
    结论
    第七章 流动贩书与分店的经营
    旅途生活——流动贩书
    书店分号
    第八章 闽西社会和帝国晚期经济中的四堡“儒商”
    “儒商”——四堡书商的形象
    作为地方士绅的邹氏、马氏出版家族
    帝国晚期经济中的四堡书商
    下部 四堡刻本
    第九章 四堡刻本的特征和来源
    四堡出版物之概观
    四堡坊刻本的来源
    第十章 教育类书籍
    蒙学和杂字
    超越“识字启蒙教育”——幼学辅导教材
    文范
    诗选及诗赋指南
    教育的核心——经书
    四书五经之外
    结论
    第十一章 礼仪指南、医药指南和占卜指南
    家用类书和日常生活礼仪指南
    医学与药物手册
    祈福指南——通书、风水、占卜手册和善书
    结论
    第十二章 小说和纯文学
    小说
    戏剧和歌册
    精英艺术——诗集与书画集
    结论
    第十三章 四堡的客户和清代的大众文本文化
    四堡坊刻本的价格和受众
    四堡坊刻本的生产质量
    四堡和大众文本文化
    四堡大众经典的稳定性
    第十四章 清代中国印刷文化的扩散
    四堡与清代其他坊刻业基地
    清代文本的流传
    清代的书籍文化
    识字能力、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
    附录A 闽粤赣边区交通路线
    附录B 光绪二十三年(1897)聚贤堂和大文堂雕版价目
    附录C 谱系图表
    附录D 四堡书坊和书商
    附录E 邹氏、马氏书商及售书地点
    附录F 清代邹氏、马氏移民地点
    附录G 四堡坊刻本清单
    参考书目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