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陶文研究资料选刊(含续编) 全6册 2009
《历代陶文研究资料选刊》及《历代陶文研究资料选刊续编》各上中下3册,共6册,分别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陶文是传统金石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舆甲骨文、金文相比,时间跨度更大,其史料价值也倍受学者的重视。顾廷龙先生曾说遇:殷有卜辞。周有铭刻,秦汉有小篆。皆可表其一代之制,寻其变迁之踪,而七国匐文实为枢纽。尤可贵已。(《古甸文书录》顾廷龙自叙)陶文研究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历代陶文研究资料选刊》目录:
上册:浙江砖录四卷.千甓亭砖录六卷.千甓宁砖续录四卷.
中册:百砖考.台州砖录五卷.台州金石砖文阙访目四卷.陶斋藏砖记二卷.砖文考略四卷.砖文考略之余
下册:高昌专录.雪堂专录四种(恒农砖录、楚州城砖录、地卷征存、专志征存).汉安(鹿瓦)庼砖录.广州城残砖录.秦汉瓦图记.十钟山房藏齐鲁三代周秦两汉瓦录文字目.汉甘泉瓦记.温州古甓记《历代陶文研究资料选刊续编》目录:
上册
秦漠瓦当文字
原目录
程敦序
附致孙编修渊如书
附郑阁学耘门先生舆敦书
卷上
卷下
缕秦汉瓦当文字
程敦序
原目录
正文
阳羡名陶录
吴骞序
原目录
卷上
原始
选材
本艺
家溯
卷下
谈丛
文翰
景德镇陶录
刘丙序
王廷鑦序
原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酆廷桂言后中册
铁云藏瓦
正文
域霎藏瓦
邵章记螽
正文
逐盘古埠存
强祖翼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意紊甄瓦镲
吴隐藏螽
正文下册
漠魏六朝埠文
徐世昌序
王树槽跋
漠尊拓文目绿
正文
吴尊拓文目缘
正文
晋尊拓文目镍
正文
南宋尊拓文目绿
正文
雅尊拓文目镍
正文
佚尊拓文目镍
正文
跋十三则
高昌旬集
蒋萝麟序
黄文弼序
述例
原目鲧
上篇
下篇
古訇文看镲
固宥序
颇廷缒自艘
凡例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附编
琴室瓦当文钞
黄中慧序
正文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图出版社共出版自编古籍专题资料丛书160多种,涵盖各类古籍13000多种。根据学界研究的不同需要,大致可分为八大类:
1.传记文献类,包括年谱、家谱、日记和人物传记、生卒、行实,重要者有《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全二百册)、《宋元明清人物传记丛刊》、《地方志人物传记资料丛刊》(已出的华东卷上编、华北卷、西北卷、东北卷,计178册,正在做华东卷下编,并请图书馆的老师们做索引)、《近现代名人日记》系列(已出版的有《师伏堂日记》、《邓之诚日记》、《绍英日记》,年内出《王伯祥日记》)等。
2.史籍史料类,包括史部典籍和史料实录。重要者有《二十四史订补》、《春秋战国史研究文献丛刊》、《清代方略全书》、《清宫恭王府档案总汇:奕訢秘档》等;即将推出《清宫恭王府档案总汇:永璘秘档》与《和坤秘档》。
3.书目版本类,包括古籍书目题跋和版本书影,重要者有《明清以来公藏书目汇刊》、《地方经籍志汇编》、《国家图书馆藏古籍题跋丛刊》、《珍稀古籍书影丛刊》、《历代史志书目丛刊》等。
4.金石文献类,包括甲骨、金文、石刻、陶文和简帛、钱币、玉石,重要者有《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国家图书馆藏金文研究资料丛刊》、《历代陶文研究资料选刊》及续编、《国家图书馆藏古籀文献资料汇编》等。
5.方志地理类,包括地理、方志和历朝边事,重要者有《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正续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系列、“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系列”等。
6.哲学宗教类,包括诸子、理学文献和佛道史料,重要者有《墨子大全》、《续百子全书》、《中华律藏》、《密宗甘露精要》等。
7.文学艺术类,包括诗词文赋、传奇小说和书画琴棋、碑帖真迹,重要者有“红学书系”、《中国诗话珍本丛书》、《域外诗话珍本丛书》、《郑振铎藏古吴莲勺庐抄本戏曲百种》(即出)等。
8.综合文献类,包括珍本秘笈、丛书辑佚等,重要者有《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资料丛刊》、《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全120册)、《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系列等。
古籍影印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以下简称国图社)的两大拳头专业之一,国图社成立三十多年来,影印古籍品种繁多,规模宏大,且多为精品。2009年8月,荣获“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无疑是对国图社在古籍影印方面所取得成绩的极大肯定。
国图社在全国古籍社中,之所以能一直处于领跑地位,不仅在于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出版工程,如“中华再造善本”;积极与全国各大图书馆合作,开发馆藏,形成“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著名图书馆藏珍本文献丛刊”等品牌,更在于对古籍的深度整理、分类汇编,打造崭新的专题汇编类古籍丛书。
我国古代的丛书,从产生到发展壮大,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最初的丛书大多是“荟萃古人书”、“举四部之书而并括之”,兼收并蓄,如《百川学海》《说郛》《汉魏丛书》等。清代中叶以后,专门性丛书种类日趋繁富,内容也愈发精审。如汇集辑佚之作的《玉函山房辑佚书》《汉学堂丛书》,广收杂史的《荆驼逸史》,堪称清代舆地丛书之最的《小方壶斋舆地丛抄》,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国图社对古籍的分类汇编,在吸取古人的经验的同时,更融入对现代学术研究的思考,将古籍的搜集、整理、汇编、影印,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涉及面广
自建社以来,国图社自编专题汇编类古籍丛书600余种,大致涉及八大领域:1.传记文献类,包括年谱、家谱、日记和人物传记、生卒、行实,代表性丛书有《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地方志人物传记丛刊》系列等;2.史籍史料类,包括史部典籍和史料实录,有《春秋战国史研究文献丛刊》《清代方略全书》等;3.书目版本类,包括古籍书目题跋、善本书影,有《明清以来公藏书目汇刊》《地方经籍志汇编》等;4.金石文献类,包括甲骨、金文、石刻、陶文和简帛、钱币、玉石,有《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历代陶文研究资料选刊》等;5.方志地理类,包括地理、方志和历朝边事,有《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正续编、《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系列等;6.哲学宗教类,包括诸子、理学文献和佛道史料,有《中国哲学范畴丛刊》《历朝学案拾遗》等;7.文学艺术类,包括诗词文赋、传奇小说和书画琴棋、碑帖真迹,有《中国诗话珍本丛书》《域外诗话珍本丛书》等;8.综合文献类,包括珍本秘笈、丛书辑佚等,有《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系列等。
二、分类精细
国图社自编专题汇编类古籍丛书不仅涉及面广,而且一干多枝,分类精细,主题鲜明,更加适应于学术研究之专题性。例如年谱类既有按照时代归类的《先秦诸子年谱》《汉晋名人年谱》《隋唐五代名人年谱》《辽金元名人年谱》《明代名人年谱》《清初名儒年谱》《乾嘉名儒年谱》《晚清名儒年谱》等,合而观之,则是一部历代名人年谱大全。又有依地域汇编的《浙东学人年谱》,从隋唐时代的智凯到清代的邵晋涵,历代浙东学人大家网罗殆尽。还有专收妇女年谱的《历代妇女名人年谱》,收录25位史学家40种年谱的《中国古代史学家年谱》,辑录17种历代佛教代表人物年谱的《佛教名人年谱》等专门性年谱。
又如正史类文献整理,有订补文献汇编和研究文献汇编之别。订补一类,《二十四史订补》所收录者,均是与《二十四史》有关的订补性著作;也有按书分编的,如《<史记>订补文献汇编》《两汉书订补文献汇编》《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等。
三、选题创新
除常见的选题之外,国图社还涉及一些价值很高,但很少被人关注的领域,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路。其中,《稀见旧版曲艺曲本丛刊》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出版流传于各地濒临湮灭的古刊旧版曲艺曲本,不仅使这些“文史研究的多棱化石”重放异彩,更为传统文化、尤其是曲本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文化视角和宝贵的文献资料。本丛刊已出版“潮州歌册卷”,收入稀见旧版潮州歌册130种,计1460余卷。
再如,《国家图书馆藏明代大统历日汇编》的出版,填补了明代大统历法的空白。本书共收录了明代正统至崇祯年间颁行的《大统历》99种105册,所收《大统历》几乎全为明刻本,乃周绍良、李一氓、郑振铎诸先生旧藏,大多是海内孤本,具有很高的版本和文献价值,自然对研究古代天文历法和明代社会文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国图社自编专题汇编类古籍丛书的出版,使学术研究人员,可以极为便利地从中撷取他所需的资料、拓宽学术视野,同时也有利于图书馆补充馆藏、保护古籍原件,更为普通读者接触古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便捷的平台。
目前,国图社自编专题汇编类丛书影印出版的范围,已从古籍文献扩展至档案资料、民国文献等。其中档案一类,已有与恭王府博物馆、第一历史档案馆合作编印的“清宫恭王府档案总汇”之《奕秘档》《和珅秘档》《永璘秘档》等。民国文献则正分别以《民国文献资料丛编》《民国期刊资料分类汇编》的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成规模地陆续编纂出版。
编辑工作,一向被认为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对于国图社的编辑来说,这个说法完全可以改变一下,他们应该更接近于“铺路人”。国图社汇编出版的专题丛书,为学界提供了完备资料,正像是学术之路上坚实的石子,随着他们在前方的不断开拓创新,学术研究也会日渐深入,甚而迈向崭新的领域。
……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