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梦兰集 全8册 2015
《史梦兰集》PDF电子版共8册,由天津古籍出版社2015年出版。
《史梦兰集》收史氏重要著作15种:《尔尔书屋诗草》八卷;《尔尔书屋文钞》二卷;《家藏书画记》一卷;《止园笔谈》八卷;《燕说》四卷;《叠雅》十三卷;《双名录》一卷;《异号类编》二十卷;《古今风谣补注》一卷;《古今谚补注》一卷;《古今风谣拾遗》四卷;《古今谚拾遗》六卷;《全史宫词》二十卷;《畿辅艺文考》十二卷;《永平诗存》二十八卷。另收史梦兰诗文辑补及附录。《史梦兰集》的整理以《止园藏书》及史氏部分稿本、钞本为底本,以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馆藏本为参校本,再辅以其他材料,对史梦兰的著作进行专业性的校勘点定,共收录其重要著作15种,其史料价值极其丰富。《史梦兰集》总 目史梦兰集第一册尔尔书屋诗草尔尔书屋文钞尔尔书屋诗文辑补史梦兰集第二册止园笔谈燕说附录史梦兰集第三册叠雅双名录史梦兰集第四册异号类编史梦兰集第五册古今风谣补注古今谚补注古今风谣拾遗古今谚拾遗史梦兰集第六册全史宫词史梦兰集第七册畿辅艺文考史梦兰集第八册永平诗存史梦兰集前 言吾乡先贤史梦兰先生,字香崖,号砚农,又自号竹素园丁,生于清嘉庆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一八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殁于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二日(一八九九年一月十三日)。史氏祖上于明代迁至直隶乐亭县大港村,其后裔遂世居于此,至清中叶,成为一个富裕的耕读之家。史梦兰生六月而丧父,在祖父史成获与母亲王氏的教养下长成。十九岁从滦州毕梅先生游,道光庚子(一八四〇年)举于乡,后应礼部试,屡荐不售。自道光辛卯(一八三一年)乡试至咸丰丙辰(一八五六年)会试,史氏凡入棘闱者十有四次,二十余年间可谓艰辛备尝。道光庚戌科会试,已拟中,适因本房考官朱久香与总裁某为选刻闱墨事言语构衅,内监试曹某又媒蘖其间,其卷遂被撤去。榜后以史馆誊录议叙选授山东朝城知县,但在母亲的建议下未就任。自此绝意进取。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史梦兰于昌黎碣石山仙人台下购得山田一区,次年春在此修建别业一座,名之曰“止园”,取“绵蛮黄鸟,止于丘隅”之意。又在家乡村东辟一园,亦名止园。于是往来于两个止园,奉母教子,读书会友,课徒著述。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年),直隶总督曾国藩于保定莲池设礼贤馆,征招畿辅德行才学之士,特首辟史梦兰,并寓手书再三敦请。梦兰念国藩为当代伟人,乃就道往见。二人纵论古今学术得失及地方利病大端,并互赠各自所刻图书,甚相得。国藩深器之,称之为“直隶一人”,欲聘以主莲池书院讲席,且为馆中诸人表率。梦兰以亲老力辞。临别,国藩手书堂额为史母寿。当时与史梦兰交往密切的名贤,有新化游智开(子代)、桐城方宗诚(存之)、贵筑黄彭年(子寿)、定州王灏(文泉)、迁安高继珩(寄泉)、永年武澄清(秋瀛)、天津梅宝璐(小树)、天津杨光仪(香吟)等。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年)春二月,为遏阻英法内犯,僧格林沁至乐亭布防;史梦兰受嘱出私财募练乡勇,以资守御,事后被清廷奖以五品衔。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刑部侍郎、督顺天学政周德润(生霖)以学行疏荐,朱批赏加四品卿衔。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徐会沣复以硕学耆儒疏请加国子监祭酒衔。时又有“京东第一人”“京东第一才子”之称。作为居于官府与底层民众之间的乡绅,史梦兰众望所归,德行垂范。他天性和易、笃孝,自奉俭约而喜施与。乡里生发纠纷,每为之排解;有相讼就质者,得其一言可以息争。遇公事义举,辄先人倡,而未尝以私事干谒公门。府县官员莅任,每先来见,询及风土人情及地方利弊,必详告之。平生不立崖岸,喜奖掖后进,远近知名士执弟子礼者数十人。史梦兰善藏书,一生旁搜博采,极耳目所至,无不走访,积至四万卷。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曾于都门故家购得一部完整的《古今图书集成》,以兼车载归,凿壁藏之,护以纱橱,时时涉猎。他还不惜金费,自家雕版刊刻《止园丛书》二十余种。史氏工书法,亦能绘事。楷法则锺王欧柳兼而有之,行草则近似米董。绘事得兼祧父史纪元(书庵)家法,而绝不为人作画,以其妨读书功之故。史梦兰学问淹通。除一般的经史之学外,他在小学、舆地、方志、民俗、方言及诗文方面均造诣深湛、著述宏富。其著作计有以下种种:《论语翼注骈枝》二卷。史氏深慨国家取士囿于朱注、士子拘于功令而束书不观,于是博采古今之说,旁参互证,认为先儒异说皆可以广见闻、翼经传。《论语说笺》二卷。毕梅以韵语著《论语说》,史梦兰为之笺注。《叠雅》十三卷。取古代经史子集及诸家注疏中所用叠字,类聚意义相同的为一条,依《尔雅》之体例加以训释。每条之后都自为疏证;引书极广,出处清晰。所收叠字多有不见于《尔雅》《小尔雅》《广雅》《骈雅》《埤雅》者。后附《双名录》一卷,辑录古人以双字为名者。《全史宫词》二十卷。稿创于道光丙申,补作于光绪丙戌,前后历五十年而书成。这是迄今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宫词著作,咏自黄帝至明朝的历代宫闱史事,且于每首诗下对所咏史事叙注详核。这也是史氏生前影响最广的一部著作,出版后受到多方赞誉。朝鲜使臣和越南使臣曾努力购求,其中朝鲜使臣一次购归数十部。《史肪》八卷。已佚。《氏族考异》四卷。已佚。《姓氏异同小录》。一册,不分卷。《小名录》一册,不分卷。集历代史传所载人物小名,以为一编。以女子小名为主,分宫闺、仙媛、婢妾、妓女四类。《青衣小名录》二卷。辑录历代史传所载童仆、家奴小名。《异号类编》二十卷。辑列史籍中古人异名别号,分门别类,注明出处,解释意味。《古今风谣补注》一卷,《古今谚补注》一卷。系杨慎《古今风谣》《古今谚》的补注,合称《古今谣谚》。《古今风谣拾遗》四卷,《古今谚拾遗》六卷。合称《谣谚拾遗》。《舆地韵编》二百卷。以历代地志因革建制之迹,其疆域名号参错纷纭,多失统纪,于是依韵编次,以便检稽。已佚。《燕说》四卷。训释乐亭一带的方言俚语。《尔尔书屋诗草》八卷。史氏素嗜吟咏,反对将作诗视为于科举有害无益的“闲家具”;集平生所作诸体诗,删定成编。《尔尔书屋文钞》上下两大卷。为史氏所作记、传、序跋、碑铭、书札等。另附《家藏书画记》一卷,著录其家藏历代书画,撰有考证、鉴别与品评。《止园笔谈》八卷。辑史氏所作随笔及杂录。《止园隐语》一册,不分卷。辑录古籍中部分隐语、字谜、杂谜、射覆、繇辞、偈语等。《粪心录》一册,不分卷。感于人皆知粪其田而莫知粪其心,于是采他人集中萃语,以励今人以学粪心。《四朝诗史》九十卷。择唐宋元明诸家诗中有关时事可与史相表里者,都为一集,以为论世知人之助。《永平诗存》二十四卷,《永平诗存续编》四卷。史氏咸丰初年开始采访编辑,约于光绪辛卯(一八九一年)刻成全编。全刻收清代顺治至光绪年间永平府所辖乐亭、滦州、迁安、昌黎、卢龙、抚宁、临渝(包括清初之山海卫)七属诗人一百八十余家,诗二千六百余首。诗家之后附以作者小传,并缀以《止园诗话》,对作者生平、创作加以点评。《辽诗话》一卷。已佚。《畿辅古今文汇拟目》,附《畿辅丛书拟目》。本为助王灏校刊《畿辅丛书》起见而编。史梦兰提议编纂《畿辅文汇》,收畿辅历代作者之别集及零散诗文,乃拟定目录并撰写例言。《畿辅艺文考》十二卷。著录自周末荀卿以下至清末叶籍贯在畿辅疆域内作者之著作,分条注释。亦为助王灏校刊《畿辅丛书》起见而编。《图书便览》一百五十六卷。因《古今图书集成》卷帙浩繁,艰于披览,乃摘其乾象、历法、职方、山川、边裔、艺术、神异、禽虫、草木、经籍、学行、字学、食货、礼仪、乐律、戎政、考工各典之有图者,命工摹出,酌为图说。所重在图,故图必取其全,而书只摘其要。并以此推而广之,凡有清一代礼乐制度、冠服器用载在《会典》、有异前代者,无不绘图立说以续其后。而外洋诸国山川人物之图说,亦加博采,以成宇宙之大观。史梦兰极重视整理地方文献,以发潜阐幽、表彰先贤为己任。曾编辑、刊刻地方文人著作十余种。又应府县之聘纂修了《乐亭县志》《迁安县志》《抚宁县志》与《永平府志》。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李鸿章委黄彭年续修《畿辅通志》,聘史梦兰襄助;史虽婉辞,但之后不断与黄通信,于通志的体例多有建言,还曾于光绪六年(一八八〇年)亲赴保定志局与黄面商修志事宜。后又助王灏校刊《畿辅丛书》,其间较重要的是采搜删定了清初山海卫人李集凤所著《春秋辑传辨疑》七十二卷。此次点校整理《史梦兰集》,以史氏止园藏版《止园丛书》为底本,收史氏所撰、辑各类著作十四种:《尔尔书屋诗草》八卷,《尔尔书屋文钞》上、下两卷(下卷附《家藏书画记》),《止园笔谈》八卷,《燕说》四卷,《叠雅》十三卷,《双名录》一卷,《异号类编》二十卷,《古今风谣补注》一卷,《古今谚补注》一卷,《古今风谣拾遗》四卷,《古今谚拾遗》六卷,《全史宫词》二十卷,《畿辅艺文考》十二卷,《永平诗存》二十八卷(包括续编)。此外,整理者又从存世的史梦兰手稿、刻本底稿及其他书籍中,辑录刻本《尔尔书屋诗草》《尔尔书屋文钞》收录之外的史梦兰所作诗文一百余篇,名之曰《尔尔书屋诗文辑补》,附于集中。又选取晚清至现代文人学者所作有关史梦兰著作及其生平、学行的序、跋、传记、碑铭、年谱等材料若干,以为附录。……………………
…………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