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 共8册 2009-2015 清晰

¥18.00Price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 共8册 2009-2015 清晰
Quantity
  •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 共8册 2009-2015 清晰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共8册,由学苑出版社2009至2015年出版。
     
    《千金翼方》三十卷,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撰。钱超尘主编的《千金翼方校注》为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备急干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较之《备急干金要方》,尤详于本草、妇科、儿科、伤寒、养生及针灸等,并有“禁经”两卷。具有较强的文献性和实用性,是我国唐代重要的医学文献。 
     
    《备急千金要方》又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共30卷。唐代孙思邈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书目: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    中藏经校注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    千金翼方校注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    神农本草经校注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    外台秘要方校注 上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    外台秘要方校注 下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    备急千金要方校注 上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    备急千金要方校注 下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    元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校注
     
     
     
     
     
     
     
     
     
     
     
     
     
    《唐以前中医经典丛书》出版说明:
     
    南宋史崧《灵枢经·序》云:“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犹毒于梃刃。”今世之人,未明此理,往往舍本逐末,见一方而心喜,以为枕中鸿秘。殊不知大凡古今名医,皆是熟读经典,继承前人经验,在大量阅读前人著作的基础上,方能厚积而薄发,由博返约。
     
    中国医书的数量如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学者往往望书兴叹,不知从何入手。清代国手徐大椿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旁及百家,于星经、水利、地志、九宫、音律、技击之学无不精通,堪称一代宗师。他在《慎疾刍言·宗传》中云:“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今将学医必读之书并读法开列于下,果能专心体察,则胸有定见。然后将后世之书遍观博览,自能辨其是非,取其长而去其短矣。”可见欲为大医,必须牢牢掌握中医学之魂—中医经典著作。
     
    医学之经典,犹如学者之四书五经,地位尊崇,不可替代。在中医古籍中,能被尊为“经典”者,除清季《温病条辨》外,皆在唐以前。《灵枢》《素问》、《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针灸甲乙经》、《中藏经》、《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十四部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基础,构建了中医学的框架,交相辉映,绵亘千古。这十四部重要著作,犹如布帛菽粟,不可须臾或离,在中医学传承中,具有极高的地位。章太炎先生对汉唐医学经典著作有极为深入的研究。他在经学小学等领域的卓越成就,几乎掩盖了他在中医文献研究领域的巨大成就。回顾太炎先生对汉唐医学著作的研究与阐发,至今仍然感到那样亲切深刻,发人警醒。他的医学论述,集中汇录在《章太炎全集》第八册《医论集》中。他说:“医书大抵上取先唐,兼存两宋。唐以前旧籍,《灵枢》《素问》,诚是元龟,所重乃在经脉出入,疾病转变,其傅会五行者,但当置之。《八十一难》,亦当取其一二。近道者,唯《伤寒论》《金匮要略》,语皆精审,绝少傅会五行之语,审证处方,非是莫赖。方有不足,则取之《千金》《外台》诸书(所存六朝人方甚多),然二书疏方甚众,议病太少,非先知《伤寒》《金匮》之义,亦不能善用也。”又说医经、经方,自古有别。《素问》《针经》《甲乙》《八十一难》诸书,其论病因则详,不及汤剂。孙思邈、王焘之书,汤剂备矣,而论病亦已阔疏。兼综之者,其唯仲景叔和耶?《平脉》所次,非独伤寒一端。《伤寒论》者,梁世名《辨伤寒》,与《张仲景方》异录。盖《金匮要略》为经方,《伤寒论》即兼医经、经方二事。《脉经》亦略录方剂,书本医经,复兼经方之业。张、王虽贤,遍录则日不给。故《伤寒》《脉经》者,犹法律之有名例,使人得准之而为加减者也。”这些谆谆告语,对后学寄以无限深情。是前贤治医,无不以汉唐时期经典著作为精读必览之书这就是我们选取唐以前中医经典著作精选底本详加考注分册出版的理由。
     
    本次整理,我们组织了全国中医文献专家对这十四部经典著作进行整理,作者对于这些经典著作均有多年研究,从而使本套丛书具有较高水准精选底本,是本套丛书的重要特点。我们竭力选取现存最早或最佳善本为底本。有些医籍之最佳版本中国久佚,则取海外影印善本为底本而校之。如《黄帝内经太素》、《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则撷取日本所存善本为底本;《伤寒论》则以明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为底本,《金匮要略》则以元邓珍本为底本,等等。总而言之,本丛书所用底本,弥足珍贵。校勘详明。在选取最佳善本作为底本的前提下,复从海内外各种相关版本中选取其中版本较好、学术价值较高者为主校本,余者为参校本,并旁参相关典籍以为佐证。
     

    重视训诂。训诂为研究古代文献之重要工具,可以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文意。本书训诂以训释通假字、避讳字、难字为主,难字在括号中注明汉语拼音。训诂尽量简明,一般不出书证。每书之前均有“点校说明”,简要介绍原书作者及所据之底本与校本情况。书后附有与本书相关的研究情况并附参考资料,便于读者研究查阅。中医今呈振兴之美,本书编者希望这套丛书能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与振兴起到推进作用。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