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 全2巨册 2014高清

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 全2巨册 2014高清

¥7.00Price

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 全2巨册 2014高清

Quantity
  • 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 全2巨册 2014高清

    《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PDF电子书全2巨册,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

    本书以考古类型学方法,从科学发掘出土的铜器中确定若干标准器,将传世铜器作分期断
    代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部分常见铜器铭文字形,进行字体的分期断代研究,进而尝试对部分不见铜器器影的铭文进行断代,并重新厘定部分商代晚期铭文与西周早期铭文。在分期断代的基础上,剔除部分改断为西周的铜器铭文,编撰商代铜器铭文汇编,以利于对商代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书目:

    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  上册
    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  下册

     

     

     

     

     

     

     

    《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出版说明:

    商代銅器銘文與甲骨刻辭是商代歷史研究中的直接史料,素為學者所重。要加强商代史的研究,
    銅器銘文的分期與甲骨刻辭的分期都是必需的工作,只有在分期的基礎上,對同期各方面材料的綜合運用,纔能促進一些問題在時間這一層面上的研究。甲骨刻辭的分期硏究已經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而商代銅器銘文的分期斷代硏究方面,除了部分可確認為某王之器以外(例如帝辛時征人方諸器等),大部分的商代銅器的時代依然是過於粗疏的。

    單就商代銅器銘文集録而言,1917年羅振玉作《殷文存》時,收有銘器755件°;1935年王辰作《續」殷文存》,收有銘器1587件;1995年,張光遠就臺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有銘銅器特展編輯圖録《商代金文圖録》收器42件③。又,《殷周金文集成》全書收商代有銘銅器4864件;《安陽殷墟青銅器》收商代有銘銅器29件③;《近出殷周金文集録》收商代有鉻銅器420件③;《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新收録商代有銘銅器301件◎;《近岀殷周金文集録二編》收録商代銘文銅器360件牛◎(後三書所收銅器互有重複)。以上是商代銅器銘文研究中的重要成果。但以上諸作所收不全,取捨也未必精。而如上成果與絕大多數銅器銘文著録書在時代一項上皆概言“殷”或“商代晩期”,而没有更細緻的分期。

    分期研究是青銅器研究的一項基本工作。近年來,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斷出土與發表,商代銘文的资料日益增多,學術界對商代青銅器的分期斷代硏究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這一切都為商代銅器銘文的綜合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絛件。時至今日,商代有銘青銅器已逾5000件牛,卻尚無一部對商代銅器銘文進行綜合性分期斷代研究的專著,這種狀況顯然不利於青銅器、古文字以及商代史研究的進一步深人。本書就是對目前公佈(截至2007年年底)的商代銅器銘文資料進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期斷代。其意義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整理收録已公佈的所有可斷為商代的銅器銘文;將以往著録中籠統歸為商代晩期的銅器銘文進行細緻的區分,給出更為細緻的年代刻度,構建銅器銘文發展的更準確的時間框架;基於更細緻的時間框架,銅器銘文所能涉及的各個方面的歷時性描述與研究將更加生動。如字體的變化、語法的規律、商代家族的分衍邏移融合與消亡等問题。與商代銅器銘文同時代的文獻如甲骨文等也有了可以反觀存照進行硏究的尺規。同時,也能反過來促進商代銅器的硏究;通過斷代研究,確也找出了早於武丁時期的銅器銘文,如此,又為早商歷史與文字起源的研究無疑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的基本思路與研究方法是在分期斷代的研究中,以科學發掘出土的銅器為主,以考古類型學方法,確定若干標凖器,進而將傳世銅器也作分期斷代硏究。在此基礎上,選擇部分常見銅器銘文字形,進行字體的分期斷代研究。並以此為基礎,嘗試對部分不見銅器器影的銘文進行斷代。並重新釐定部分定為商代晩期銘文興西周早期銘文。在分期斷代的基礎上,剔除部分改斷為西周的銅器銘文,編撰商代銅器銘文彙編,以利於開展商代史的全面系統的研究。

    《商代青铜器铭文分期断代研究》研究的難點有以下幾個方面:商代銅器銘文的著録比較散亂;商代有銘文的青銅器中的大部分都是傳世品或非科學發掘品,已失去了其原始的存在背景以及器物之間的相互關係,這就造成了進行斷代分期工作的難度;商代銘文銅器多收藏於公私藏家,部分銅器只公佈了銘文而無器影或器影不清,難以進行斷代研究。部分商代末期的銅器與西周早期的銅器在類型學上無法進一步區分,本書將本着實事求是的原則,不作硬性區分。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