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国医华章中国中医科学院一至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图集 全1册 2013彩图高清

国医华章中国中医科学院一至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图集 全1册 2013彩图高清

¥6.00Price

国医华章:中国中医科学院一至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图集 全1册 2013彩图高清

Quantity
  • 国医华章中国中医科学院一至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图集 全1册 2013彩图高清

    《国医华章:中国中医科学院一至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图集》PDF电子书全1册,由中医古籍出版社2013年出版。

     
     
    中医师承教育是和中医学的传承发展同步的。早在3000年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以黄帝向岐伯等请教问答的方式来氵寅绎中医理论与实践。在中医事业和中医学术的发展史上,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延续和创新的主要模式,在数千年薪火相传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育中医人才的自己的路,依靠父传子受、师授徒承、私淑遥授等方式,使得中医药学代有传人,发扬光大,辐射四海。而一代又一代的老中医药专家学者甘当铺路石子,承当历史重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可谓林断山更续,洲尽江复开,申传承大业,望岐黄振兴。
     
    继承人通过师承教育提高的不仅是医疗技能,更有老中医药专家对世事的体悟与业医理念,如人文底蕴和医德医风,这是与国学一一一传统的哲学、史学、易学、天文历法、律吕术数、诗词歌赋等功底作为基础的深厚积淀相关的学斗老中医药专家也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来激励继承人的“悟性”,如此耳濡目染,不断地提高后世医家的人文底蕴,并且逐步形成医家崇高的风范。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后起之秀便在一代又一代老中医药专家的悉心培养下成长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历届国家领导人均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提出过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老中医药专家的作用也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复兴而日渐凸显起来。1990年,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首次从国家层面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继承保护通过部门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我院也以抢救年事已高的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为目的开展了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取得了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抢救、整理的预期效果,同时相当比例的继承人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和名中医;1991年7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传承工作制度化;1997年,在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基础上,以继承和研究为宗旨,我院又开展了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并将工作目标调整为在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同时,侧重于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和中药技术人才,保存了一大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宝贵财富,同时造就了一大批现代名中医;2002年,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将师承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从此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向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截至目前,中国中医科学院共开展了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总计64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包括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在内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又恰逢党的十八大召开,欣闻《国医华章一一一中国中医科学院第1一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图集》即将付梓,实感欣慰。此举将对系统回顾总结中国中医科学院五批仝国老中医艿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经验,探索培养新形势下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模式与机制,加快中医药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学术研究工作,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从业六十年的中医药工作者倍受鼓舞,深表祝贺,冀望中医药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们以64位前辈为榜样,立志中医,继承中医,振兴中医。我愿援引王琦先生《师承论》所载,有诗云:“青竹高于老竹枝,全仗老干来扶持。明年更有新发者,十里龙孙绕凤池。”诗者以虚怀让贤之心以保岐黄之业旺盛,后学以筚路蓝缕之志勤奋治学,则国医国药必焕发生机。
    当以此数语,谨以为序。
     
     
     
     
     
     
    《国医华章:中国中医科学院一至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图集》目录:
     
    安效先
    步玉如
    蔡连香
    陈鼎祺
    陈可冀
    程莘农
    邓成珊
    董德懋
    方药中
    房定亚
    冯兴华
    傅方珍
    高健生
    高荣林
    耿鉴庭
    郭效宗
    胡荫奇
    姜廷良
    孔令诩
    李传杰
    李光荣
    李淑良
    李维贤
    林兰
    刘猷枋
    刘志明
    路志正
    麻柔
    马继兴
    聂莉芳
    朴炳奎
    尚尔寿
    沈绍功
    孙桂芝
    孙树椿
    唐由之
    田从豁
    王今觉
    王书臣
    王孝涛
    韦玉英
    魏子孝
    翁维良
    吴中朝
    谢海州
    谢宗万
    许建中
    许铣
    薛伯寿
    阎润茗
    姚乃礼
    原思通
    张涛
    张作舟
    赵永昌
    周霭祥
    周济民
    周乐年
    周绍华
    周文泉
    朱仁康
    庄国康
    庄曾渊
    邹治文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