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校补 全4册 2011高清
《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校补》PDF电子书全4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为清人黄秩模所编。据我们当前所能看到的资料,清代女性诗歌总集凡收千人以上者现存三部:一为乾隆时期安徽歙县汪启淑所辑《撷芳集》,一为道光时期江苏阳湖完颜惮珠所辑(《国朝闺秀正始集》、《国朝闺秀正始续集》(以下合称《正始集》),一即咸丰时期江西宜黄黄秩模所辑《国朝闺秀诗柳絮集》(以下简称《国朝闺秀诗柳絮集(套装4册)》)。道光十一年所刊《国朝闺秀正始集》和道光十六年所刊《国朝闺秀正始续集》共收诗人一千五百二十六家,诗二千九百六十五首,其规模明显小于其它两部。《国朝闺秀诗柳絮集(套装4册)》的编者黄秩模是活跃在道光、咸丰时期一位成就不菲的私人刻书家。除《国朝闺秀诗柳絮集(套装4册)》外,其木活字本《逊敏堂丛书》收子书近百种,许多重要文献赖此以存,至今为学界所信据。然而,黄秩模本人并没有引起当今学界的关注,有关其生平与刻书的零星描述颇多缺略和谬误。兹就黄秩模的生平事迹、刻书活动和《国朝闺秀诗柳絮集(套装4册)》的相关问题加以考述,以为拾遗补阙之助。《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校补》书目: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校补 第1册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校补 第2册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校补 第3册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校补 第4册《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校补》出版说明:據我們當前所能看到的資料,淸代女性詩歌總集凡收千人以上者現存三部:一為乾隆時期安徽歙縣汪啟淑所輯《擷芳集》,一為道光時期江蘇陽湖完顏惲珠所輯《國朝閨秀正始集》、《國朝閨秀正始續集》即咸豐時期江西宜黃黃秩模所輯《國朝閨秀詩柳絮集》。道光十一年所刊《國朝閨秀正始集》和道光十六年所刊《國朝閨秀正始續集》共收詩人一千五百二十六家,詩二千九百六十五首,其規模明顯小於其他兩部沈初《序》稱《擷芳集》收作者『二千家有奇一。黃傳驥《序》稱《柳絮集》收作者乛幾二千家一,黃秩模《凡例》則具體到『一千九百三十八人。研究者多據此認定《擷芳集》收詩人多於《柳絮集》,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一據國家圖書館所藏乾隆三十八年飛鴻堂刻本,《擷芳集》所收詩人實有一千八百五十三家,詩六千零二十九首而據江西省圖書館所藏咸豐一年蕉陰小榥刻本、《柳絮集》所收詩人實有一千九百四十九家,詩八千三百四十三首。這樣,《柳絮集》所收詩人比《擷芳集》多出九十六家,詩多出二千三百一十四首,實為現存最大的清代女跓詩歌總集。《柳絮集》的編者黃秩模是活躍在道光、咸豐時期一位成就不菲的私人刻書家除《柳絮集》外,其木活字本《遜敏堂叢書》收子書近百種,許多重要文獻賴此以存,至今為學界所信據然而,黃秩模本人並沒有引起當今學界的關注,有關其生平與刻書的零星描述頗多缺略和謬誤。茲就黃秩模的生平事蹟、刻書活動和《柳絮集》的相關問題加以考述,以為拾遺補闕之助。黃秩模(1808-1868),字子全,號立生,一號正伯,又號小樹、耐軒、惕園、胿忍居士、容乃山人、恒耐山人,江西撫州府宜黃縣人,近代著名禁煙名臣黃爵滋長子。據黃秩模等《黃公樹齋府君行述》冖江西省圖書館藏淸刊本一,其先世原籍福建,宋時遷至江西南宋寧宗時,宣義郎黃登由宜黃縣的小君山卜居於縣治所在地鳳岡城內北山下,是爲北山黃氏始祖而北山黃氏之來龍又可以追溯到更早的修水雙井黃氏黃爵滋《仙屏書屋初集文錄》冖道光二十八年仙屏書屋刊本一卷十《念劬別墅記》云:乛猗歟雙井,吾宗之澤肇宋迄今,以豐以硯越我王父,卜宅於茲』黃秩模本人也經常自稱『雙井江夏氏』。修水雙井黃氏為黃庭堅所自出,而黃秩模的朋友余瑚稱黃庭堅為『君家山谷公』冖見《柳絮集題辭》一。如果這些資料可靠的話,那麼黃秩模當可視為黃庭堅的後人從乛越我王父,卜宅於茲一的话來看,黃爵滋一支聚居於念劬別墅所在的城西固始門內仙人石下,是從其乛王父即祖父一黃捷岡開始的北山黃氏由此進人人才輩出的繁盛時期黃秩模曾祖捷岡為太學生,祖黃錫襎為縣學生,父爵滋、伯父迪策同為道光三年進士,弟秩林為道光二十三年舉人,姪傳驥為咸豐元年舉人;當時未能中舉中進士的黃氏子弟也大都為諸生或貢生秩模為長,弟妹十二人,子七人,女四人,姪輩益眾妻萬啓簨、妹黃秩蘅、女黃傳珮皆為詩人,詩見《素心閣偶吟》、《柳絮集》等道光中期,其父以首倡禁煙為道光帝知重,當時推為乛諫官第二,並實際參與領導了禁煙運動,與林則徐並稱『林黃』冖《宜黃縣誌》卷四五《黃樹齋先生傳》,同治十年刊本一。總起來看,北山黃氏在道光中後期達於極盛,蔚為宜黃大族。黃秩模生於嘉慶十三年,其父黃爵滋當時只有十六歲;到道光三年黃爵滋中進士時,秩模已經十六歲了道光七年,其母李荃君帶領秩林、秩榘兄弟二人進京隨宦,從此寓居京師,而秩模則留在宜黃祖宅,擔負起侍奉祖父的責任除道光十六年至十八年一度寓京省親之外,他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宜黃度過的因而他在青少年時期和成年以後都並沒有得到像秩林、秩榘那樣師事名儒、廣交名流的个人发展機會。盡管道光中期以後,其父黃爵滋歷主文柄,權傾一時,黃秩模的科舉之途並不順利道光十二年,二十五歲的黃秩模考入郡學,此後連考不中,後來獲得了一個廩貢生的資格為了積功取得入仕資格,黃秩模前後盡瘁王事數十年,道光二十八年以修縣城文廟敘功授訓導,道光二十九年以增修縣城城牆得通判銜,咸同時期因辦團練抗擊太平軍以教諭盡先補用但一直候缺到去世前一年(同治六年),六十歲的黃秩模才有機會赴任瑞州府高安縣教諭;這一年離他取得候選訓導資格已經二十年了。道光二十四年,丁父憂家居的黃爵滋在宜黃祖居之側建起了規模宏大的莊園--念劬別墅,以紀念父母乛生我劬勞』冖黃爵滋《念劬別墅記》一,同時也是作為對黃秩模代父餋親的嘉獎念劬別墅的落成為黃秩模的刻書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環境,黃刻圖書的牌記或刊語中經常出現的遜敏堂、蕉陰小榥、仙屏書屋等等就是念劬別墅中的室名黃秩模的刻書活動主要集中在念劬別墅落成之後至太平軍進攻江西之前的十年之間,也即道光二十四年至咸豐三年據本書附錄《黃秩模年表》,在黃秩模所刻有刊年可考的二十八種書籍之中,出於此間十年者二十七種,其中二十一種集中刊於道光二十七年至三十年間。咸豐三年之后至同治三年,太平軍曾數度攻人江西,咸豐六年幾乎佔據江西全境。其間黃秩模忙於團練鄉勇,保甲綏靖,力疲財乏,刻書遂寡。作為私人刻書家,黃秩模博求古今人之書,不惜重貲,加以刊布,對於表彰鄉賢、發覆隱逸,尤其孜孜汲汲,頗得時評嘉許道光末期,吳昂照稱其乛生平刻古今人著作不下百數十種,發潛德之幽光,厥功甚偉一冖《柳絮集跋》一。姜曾稱其亠好讀書,尤愛梓秘本,發潛惠世,公溥彌昭一冖《司牧寶鑒序》一,同治《宜黃縣志》稱其乛生平雅好搜求群賢著述,不惜重貲,爲之鋟板一。黃秩模顯微闡幽的熱誠與他個人經歷有密切關係其咸豐三年所作《柳絮集序》自稱蜂鑽故紙,出頭自憤無期;麕摭遺文,疲手未嘗釋卷。他本人就是一個被沒埋的人,因而對於同樣被埋沒者懷着深切的同情;從他的刻書活動中不難找到這樣的例證黃秩模刻書,『不輕肆譏評,不擅易章次,不僭改字句,深得古人仍舊闕疑之意(姜曾《遜敏堂叢書序》),至今爲學界所信據。今人舒蕪校點的劉大櫆《論文偶記》冖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版一即以《遜敏堂叢書》本爲底本。黃秩模的主要刻書成就是木活字本《遜敏堂叢書》和木刻本《國朝閨秀詩柳絮集》。《遜敏堂叢書》主要排印於道光二十四年至咸豐三年,收子書近百種,許多文獻賴此以存,如昆曲藝人徐春的《四書私談》、女詩人黃秩蘅的《素心閣偶吟》、上猶縣丞翁昱的《試律須知》等《國朝閨秀詩柳絮集》的選刻始於道光二十八年,終於咸豐三年,前後歷時六年至於其原因,則如黃傳驥所云:『獨《柳絮集》遲之又久者,意在博採無遺一冖《柳絮集序》一《柳絮集》不僅是現存最大的淸代女性詩歌總集,而且與前代同類總集相比具有多方面的特色;這些特色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其進步的女性文學觀。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