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宋代文谭丛书 全8册 2011-2014清晰

¥18.00Price
宋代文谭丛书 全8册 2011-2014清晰
Quantity
  • 宋代文谭丛书 全8册 2011-2014清晰

    《宋代文谭丛书》全8册,由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至2014年出版。
     
     
    《宋代文谭丛书》书目:
     
     
    宋代文谭丛书  《六一词》接受史研究
     
    宋代文谭丛书  《欧苏手简》校勘
     
    宋代文谭丛书  《溪堂集》《竹友集》校勘
     
    宋代文谭丛书  江西文人群与宋代文学观念的演变
     
    宋代文谭丛书  宋代江西文学家考录
     
    宋代文谭丛书  宋代江西文学家族研究
     
    宋代文谭丛书  朱熹诗词研究
     
    宋代文谭丛书  精选名儒草堂诗馀校注
     
    《宋代文谭丛书》出版说明:
     
    宋代文化向为学界所关注。早在20世纪初、中期,学术界就有不少前辈和大家将目光聚集在宋代文化上,如,陈寅恪先生就曾对宋代文化、宋代学术、宋代史学等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评价。他在《陈垣〈明季滇黔佛教寺〉序》中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在《略论稿》中又说,“宋贤史学,今古罕匹";在《赠蒋秉南序》中,除了推崇欧阳修“贬斥势利,尊崇气节"之外,更对宋代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故天水一朝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陈寅恪更是对宋代文化赞美有加,提出了一个至今为人乐道的精辟观点,“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同是在这篇文章中,陈寅恪还曾预言,中国学术文化“将来所止之境,今固未敢论断,唯可一言蔽之曰: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是已"。再如,严复在《与熊纯如书》中写道:“若研究人心政俗不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于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所造就,十(之)八九可断言也。"王国维在《宋代之金石家》一文中也认为:“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金毓黻在《宋辽金史》中说:“宋代膺古今最剧之变局,为划时代之一段。"“凡近代民族文化,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与之相缘,而莫能外,是宜大可注意者也,治宋辽金史,实为治近代史之始基。"一前辈学者关于宋代文化的各种评论,都显示了一个明确的指向一一.宋代文化值得关注、值得研究!
     
     
    正是在前辈学者精神的导引下,宋代文化研究已成为国内学术界非常活跃的前沿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问世,不说别的,单说宋代文化的研究丛书,就出版了不少,其中影响较大的丛书是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代研究丛书》。这套丛书不仅出版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一一而且还出版了“日本学者系列',有学者称,《宋代研究丛书》“为中国宋史研究打响了
    鼓号,弹不虚发,都很解决问题,既可作为引路之作,又是深人研究的成果,值得庆贺。深为中国宋史研究取得的成果血雀跃"
    (王瑞旺先生语)。还有一套影响较大的丛书,那就是由人民出版社、上海占籍出版社、杭州出版社等联合出版的《南宋史研
    究丛书》。这套丛书已出版了50多本,据说还将继续编撰出版对于这套丛书的出版,学界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套丛书规模不大,水平之高,在该领域都堪称是一个创举”(陈祖武先生语》一类似的研究丛书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一一评价了。
     
     
    作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从事古代文化研究的学者,要在自己的研究中既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又具有全国性意义,我们便很自然地将目光投向了宋代。换言之,作为地方社会科学院从事占代文化研究的学者,我们比较早地将视线聚角在宋代文化研究上,并将研究重心确定在宋代文化和文学领域。对于这种选择,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围绕这个中心,多年来我们也开展了一些相关的学术活动,编撰了相关的学术著作。例如,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笔者就曾参与组织了各类与宋代文化有关的学术活动,像“纪念曾巩逝世900周年学术讨论会”、“纪念黄庭坚诞生940周年学术讨论会"、“二晏学术讨论会”、“文天祥诞辰760周年学术座谈会”、“谢叠山诞辰770周年学术座谈会"、“文天祥学术座淡会"、“宋代地域文学研讨会"等。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作为主编之一,还编撰出版了《宋代文化研究丛书》。进人21世纪之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更是加大了对宋代文化研究的力度,将宋代文学研究列人了院重点发展学科,并在人员、资金等方面给予有力的保障。
     
     
    为了展示近几年在宋代文化和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我们策划了这套《宋代文谭丛书》。正如上文所说,当下关于宋代研究
    的丛书已有不少,如何凸显自己的特色就成为这套丛书的关键。为此,我们颇费了一些心思,最后决定将这套丛书的基点定位在宋代江西文化研究和宋代江西文献校勘整理上。
     
    之所以确立这个基点,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第,宋代是江西文化十分繁荣的时期,而文学的繁荣便是其中一个突出的标志。仅以两宋江西文学家为例,据我们对《全宋诗》、《全宋词》、《全宋文》所收录的文学家情况的统计:活跃在两宋时期,并有作品传世的文学家共有16813人,其中有籍可考的有10263人;在已知籍贯的文学家中,江西籍文学家就有1322人,占总人数的7、86%,仅次于浙江、福建,居全国第二在这1322位文学家中,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家庭特色十分明显。据初步统计:两宋江西文学家庭就有106家,这在当时是罕见的。另据统计:《四库全书》收录宋人别集近400部,其中江西籍文学家别集有83部,占总数的20%多;《两宋名贤小集》共录两宋文学家巧7家,其中江西籍文学家录41家,占总数约27%,而这41家还未包含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刘辰翁、文天祥等人。宋代江西文学异彩纷呈的局面,构成了两宋文坛一道灿烂的风景线。第二,江西在两宋时期是文坛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出现于两宋文坛的这种“江西现象",宋人不仅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且对这一现象的产生发表了热情的赞扬以及理性的剖析。如,倪朴在《筠州投雷教授书》中这样说:“大江之西,国朝以来异人辈出,人物之盛甲于东南。庐陵欧阳公首以古学为天下倡,而后之学者非古文不道,遂使五代斷丧萎茶之余习斩焉不存而后阳公首以古学为天下倡,而后宋之文超汉轶唐,粹然为一王法,则欧阳公实启之也。临川王文公,虽其所为有戾于人情,然其文字宏博魁然,有荀、扬气象。若夫南丰曾夫子以辞学显,豫章山谷先生以文行著,而秘丞刘公道原则又江西之巨擘也:究明史体,究历代之端绪,迁、固而下千有余岁,道原一人而已,而道原则实筠人也。至其他能以诗名如谢无逸、潘那老、汪信民诸公号江西诗社者,又不可以一二数。江西盖多士矣。"黄次山在《重刻临川文集序》中称:“艺祖神武定天下,列圣右文而守之,江西士大夫多秀而文,挟所长与时而奋。”李道传等在《谥文节公告仪》中,由杨万里而论及宋代江西的文学家时也说:“国朝文章之士,特盛于江西,一一求之他方,未有若是其众者。"第三,在两宋文化名人、文化大家中,有很多都是出自江西。仅举两个例子,即可略窥一斑:首先还是以文学家为例,在众多的江西籍文学家中,有不少是两宋文坛中的大家或文坛领袖,或开宗立派者,如二晏父子、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姜夔等。这些文坛巨擘不仅支撑起两宋江西文学的天空,而且还是耸立在宋代文学版图中的一座座高峰。其次以科举为例,据顺治《江西通志》、民国时期《江西通志稿》等文献资料统计,宋代江西共有进士5545人,其中34人文武科鼎甲,11人为状元。科举的辉煌为江西文化的繁荣奠定了人才基础。例如,在1322名文学家中,就有644名为进士;再如,在江西籍文化人中,有不少山科举走出江西而进人当时统治集团的高层。两宋时期,江西有16位宰执,北宋6位,南宋10位。在这些宰辅中,有不少就是著名的文化大家,如晏殊、王安石、洪适、周必大、江万里、文天祥等,这些人进人统治集团高层后,为江西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机遇。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才把丛书的基点确立在对宋代江西文化研究和宋代江西文献校勘整理上。于是,在这套丛书中,读者便能发现,其中既有对宋代江西文化名人、江西文化现象的研究,又有对宋代江西文献典籍的校勘和整理。如果说特色的话,这当是本套丛书的最大特色吧!
     
    在丛书即将出版之际,我们还想借此机会表达真诚的谢意:感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对这套丛书的慷慨资助;感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江玉奇先生、副院长毛智勇先生和叶青先生对我们的鼓励和支持;感谢中山大学出版社为丛书的出版精心编校,并提
    供了诸多便利条件。总之,丛书的出版,除了作者的努力外,还与方方面面的关注、帮助密不可分,这正如常言所云“人人有惠于我"。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