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宋濂全集 全5册/明清别集丛刊 2014高清

¥12.00Price
宋濂全集 全5册/明清别集丛刊 2014高清
Quantity
  • 宋濂全集 全5册/明清别集丛刊 2014高清

    《宋濂全集》PDF电子书全5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为《明清别集丛刊》之一。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诗文除《宋学士全集》外,部分散存于日本和台湾。本书所用底本以取最早且讹误最少为原则,参校十多种版本,搜罗最广,校勘至细,较以往版本辑补文231篇、诗327首,近乎完璧。全书诗文以文体厘为一百六卷,附录《潜溪录》六卷、宋濂旧谱、新谱、书目著录等。
     
     
    《明清别集丛刊 宋濂全集》序言:
     
    浦陽居浙水之東,乃蕞爾小邑。然其聲名傑然,非惟婺州府屬東陽、義烏等劇縣劇縣不能並侔,且飛馳於通都大州之上者,以其爲一區人文之都、文献之淵藪故也。宋鼎南移以來,婺州文献極盛,浦陽若于氏房、若錢氏逋、若方氏鳳、若柳氏貫、若吳氏萊、若黃氏景昌、若張氏孟兼,皆繼世疊起,彬彬懿美。而宋氏濂之出,集婺學之大成,由是浦陽以文章冠天下。
     
    濂字景濂,生於元武宗至大三年,卒於明太祖洪武十四年,際元、明鼎革之亂,備受紛擾之苦。然其爲人也,川凝嶽峙,玉質金相;其爲文也,羽翼《六經》,追蹤《史》《漢〉〉。其先居金華潛溪,後乃擇遷鄭里東明山,遂占籍浦江人。史稱濂爲明初「開國文臣之首」。蓋朱明創國之時,濂恒侍帝廷左右,備顧問,一代憲制禮樂多所裁定,歷官翰林院學士、太子少傅、知制誥,兼修國史,著述豐贍,無人及之。然濂於蒙元之季,隱居浦陽小龍門山,自號龍門子,蓋以史遷自況,日惟熙熙,仰觀俯察,不事方策,耽樂經史,究天人,通古今,著《凝道記》、《諸子辨》、《燕書》、《蘿山集》、《浦陽人物記》、《潛溪集》等,無不傳於海内,家絃誦而人拱璧,文名已蜚聲於其時。若祇論後而不顧前,則未免失之偏頗矣。
     
    濂向以文家稱,而後其論文則别以臺閣、山林,且尤褒美臺閣,稱「山林之文,其氣枯以槁;臺閣之文,其氣麗以雄」云。然觀其文,即以元、明二代爲界。蓋作於元者,居山林而爲山林之文,而作於明者,處禁林而爲臺閣之章。實不盡然。其作於元至正之間者,若《潛溪》諸集,則有《國朝名臣序頌》、《孔子廟堂議》、《柳先生行狀》、《康里公神道碑銘》、《皇太子受玉册頌》、《皇太子入學頌》、《孔子廟堂議》等,雖居山林之作:而其所論者,縱横開闔,敲金戛石,無非古今治亂之得失、朝廷廟廊之訏謨,豈非臺閣之體耶!人明以後,若《鑾坡》、《翰苑》、《芝園》、《朝京稿》諸集,有《書畦樂翁事》、《竹溪逸民傳》、《記李歌》、《三老圖頌》、《養親園記》、《耘庵銘》等,身處廊廟之上,而其所記者,多爲甕牖繩樞之徒、園田耕作之事,視之山林亦可也,然詞氣暢酣淋灕,人物栩栩然生。山林未見「枯以槁」,臺閣非必「麗以雄」。是以文之高下優劣,固不在其所處也。濂之所以崇尚臺閣者,蓋别有隠情也。
     
    古之學者論文以氣,氣充爲文暢,氣竭而意涸。景濂氏不亦言乎,「氣得其養,無所不周,無所不極也」。然則爲文之氣,所來者何哉?不亦學耶!「養氣」云者,猶積學也。濂天姿穎悟軼羣,讚書過目能誦,然其爲學也素以勤劬、苦讀稱。年幼嗜學,終老不倦,未営一日廢書不讀,於經史諸子,旁及釋道,無所不覽。躡簦訪求聞人夢吉、柳貫、黃潛、吳萊等,皆名公碩師也。博採衆家之長,廣攬英異之精。學宗東萊之緖,明道以修身;而文承龍川之脈,事功而國用。申之以博學、審問、愼思、明辨、篤行之涵養丁夫,積之彌久而後發,是以胸中藴蓄浩然之氣,勃然充盈,攬而爲文,無所不參,無所不包。濂不亦云乎,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八柱之列,孰修孰短;則其文之可得量也。日陞月降,寒來暑往,周而復始,躔次弗紊,則其文之可得度也。崑崙縣圃之崇高,層城九重之邃遠,則其文之可得越也。南江北瀚,東瀛西溟,杳渺而無際,涵負而不竭,魚龍生焉,波濤興焉,則其文之可得探也。
     
     
     
     
     
     
    《明清别集丛刊 宋濂全集》目錄:
     
    序一
    例言一
     
    卷一賦頌
     
    奉制撰蟠桃核賦有序
    崆峒雪樵賦有序
    平江漢頌
    天降甘露頌
    嘉瓜頌
    三老圖頌
    鳳陽府新鑄大鍾頌
    國朝名臣序頌
    魯國忠武王木華黎
    淮忠武王伯顔
    楚國武定公阿里海涯
    廣平貞憲王玉昔
    河南武定王阿术
    淇陽忠武王月赤察兒
    句容武毅王土土哈
    耶律文正王楚材
    楊忠肅公惟中
    汪義武王世顯
    張獻武王弘範
    劉文正公秉忠
    史忠武王天澤
    廉文正王希憲
    竇文正公默
    姚文獻公樞
    許文正公衡
    吳文正公澄
    董忠獻公文炳
    郝文忠公經
    程文憲公鉅夫
    劉文靖公因
    皇太子受玉册頌
    皇太子入學頌
    擬晉武帝平吳頌
    天台教宗圓具圖頌
    西域軍中獲角端頌
    豫章鎮蛟靈柱頌
    夕佳樓頌
    天師壽母頌
    擬薛收上秦王平夏鄭頌
     
    卷二詔誥表箋祭文書檄
     
    諭安南國詔
    同知臨洮府事班景道除陝西行省
    參知政事誥
    遥授李思齊江西行省左丞誥
    給事中安統除兵部尚書誥
    侍御史王居仁除山西行省參知政
    事誥
    擬誥命起結文
    吏部尚書
    吏部侍郎
    吏部郎中
    司封郎中
    司勳郎中
    考功郎中
    中書左丞
    中書參知政事
    中書左司郎中
    中書斷事官
    西天僧撒哈咱失理授善世禪師誥
    和林國師孕兒只怯列失思巴藏卜
    授都綱禪師誥
    擬漢討南越詔
    進元史表
    進大明律表
    致政謝恩表
    致政謝恩箋
    祭古帝王陵墓文
    擬答魏錡絶秦書
    補范少伯辭越王書
    答章秀才論詩書
    答郡守聘五經師書
    皇太子與高麗王書
    擬漢賜衛青璽書
    覆胡博士書
    上胡太常書
    覆胡太常書
    上存清公書
    復存清公書
    與吳用中書
    與儀靖札
    擬漢使諭郡國共擊邯鄲檄
    諭中原檄
     
    卷三記一
     
    太乙玄徵記
    華川書舍記
    釋氏護教編後記
    浦江縣新建尉司記
    貞一道院記
    先夫人木像記
    浦陽善應精舍記
    故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致仕吳
    公墳記代作
    蜀墅唐記
    柳待制文集後記
     
    ………
    卷五十九墓誌銘四
    故泰和州學正劉府君墓誌銘有序
    故中順大夫北平等處提刑按
    察司副使吳府君墓誌銘
    故田府君墓誌銘
    故陳母林夫人墓誌銘有序
    元故延平路總管項君墓誌銘有序
    故金母翟氏夫人墓誌銘
    連州黃府君墓誌銘有序
    故奉訓大夫僉提刑按察司事
    王府君墓誌銘
    故永豐劉府君墓誌銘
    端木府君墓誌銘
    呂府君墓誌銘
    故龍泉縣學教諭湯府君墓
    誌銘有序
    梅府君墓誌銘
     
    ………
     
    卷九十六浦陽人物記卷下
    文學篇
    貞節篇
    卷九十七雜史一
    燕書四十首
    附燕書佚文一則
    卷九十八雜史二
    洪武聖政記
    嚴祀事第一
    正大本第二
    昭大分第三
    肅軍政第四
    絶幸位第五
    定民志第六
    新舊俗第七
     
    卷九十九蘿山詩集一
    宋太史詩序鄭濤
    雜體五首
    望鍾山作簡周先輩有序
    苦雨
    韶光將暮芳事未經託物念時
    濡毫成句
    ………
     
    附錄一
     
    宋文憲公本支世系表
    募刻宋文憲公全集啓孫鏘
     
    附錄二潛溪錄六卷
    卷首
    凡例
    明史列傳
    資治通鑒綱目三編
    古今圖書集成
    大清一統志
    歷代通鑒輯覽
    四庫全書總目
    續文獻通考
    明史藝文志
    卷一
    ………
    卷六
    世系
    石刻宋氏世系記歐陽玄
    宋氏世譜記胡助
    宋氏世譜序方孝孺
    書宋氏世譜後王褘
    贈宋濂父禮部侍郎誥明太祖
    封宋濂母太夫人誥明太祖
    加贈宋濂祖父母父
    母誥明太祖
    宋蓉峯處士誄文趙汸
    宋蓉峯處士哀頌徐一夔
    宋蓉峯處士碑陰銘方孝孺
    宋氏爲善堂記方孝孺
    贈妻賈氏淑人誥明太祖
    重辟宋文憲公元配賈淑人墓
    禁步暨封介嗣中書舍人宋
    仲珩藏地碑熊人霖
    宋姑潭
    宋瓚字說王褘
    宋仲珪墓誌銘方孝孺
    宋仲珩傳
    送宋仲珩還金華序劉基
    題宋仲珩歸省卷後張孟兼
    賜和宋璲詩明太祖
    雨墜應落花賡宋璲韻明太祖
    爲宋仲珩舍人題金華
    山圖釋來復
    懷朱太史芾宋舍人璲孫蕡
    寄宋仲珩詩鄭榦
    賦得秦淮送宋仲珩朱芾
    跋宋中書墨迹鄭楷
    跋陳子同家藏宋中書
    墨跡鄭楷
    跋宋仲珩書雪月軒三
    篆字解大紳
    題宋舍人篆書方孝孺
    題宋舍人草書千字
    文後方孝孺
    題宋仲珩草書自作詩方孝孺
    宋仲珩象贊方孝孺
    宋仲珩壙志銘方孝孺
    祭宋仲珩文方孝孺
    詩話
    游青蘿山訪宋仲珩先生
    墓詩朱興悌
    寄章允載兼簡項思復宋璲
    宋慎加冠祝辭鄭淵
    宋子畏壙志方孝孺
    撰送宋序班省親還
    金華釋來復
    題宋懌顔魯公多寳塔
    磚後方孝孺
    宋道七舍人行狀商輅
    題浦陽長陵宋氏源流李長庚
    宋華林處士誌祝萬年
    浦江長陵宋氏宗譜
    書後孫鏘
    附錄門人姓氏考
    雜綴
    劉宋二子合刻序李濂
    龍門子郁離子合刻序孫鏘
    成都建方正學先生祠
    堂記趙淵
    祭夔州三賢祠文郭棐
    附錄三宋文憲公年譜
    序孫鏘
    序岳炯
    序戴殿江
    序朱興悌
    凡例
    宋文憲公年譜上
    宋文憲公年譜下
    宋文憲公年譜附錄上
    宋文憲公年譜附錄下
    舊跋
     
    附錄四宋濂年譜徐永明
     
    附錄五明清書目著錄宋濂著作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