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言 全8册/中国近代期刊汇刊 2010高清
《庸言》全8册,由中华书局2010年出版,为《中国近代期刊汇刊》之一。
《庸言》报,1912年(民国元年)12月1日创刊,由“天津日界旭街十七号庸言报馆”出版。第一卷为半月刊,1914年改为月刊,同年6月停刊,共出两卷30期。由梁启超主办,分“建言”、“专论”、“译述”、“艺林”、“佥载”、“时事”、“附录”等栏。《庸言》发刊时,梁启超以为“庸”,“言其无奇”、“言其不易”、“言其适应”。《易·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荀子·不苟》:“庸言必信之,庸行必谨之。”杂志取名《庸言》,“在浚牖民智,熏陶民德,发扬民力,务使养成共和法治国家之资格”。实际上是在民国成立之初,设想利用报刊,宣传进步党的政治见解。在当时的报刊界和社会群众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是研究梁启超思想及其与当时社会政治关系,民国初期的政局以至有关人物动向的重要资料。《庸言》出版说明:《庸言》創刊號「建言」中「通論」欄,首發梁啓超《國性論》,以爲「國性可助長而不可創造也,可改良而不可蔑棄也」。「全國離心力發動太劇,而向心力幾不足以相維。夫使徒有離力而無向力,則星系散地球墜,而世界或幾乎息矣」。「及今匡救,猶可有爲,過此以往,雖有善者,未如之何矣」。與此同時,梁啓超以爲「近兩月來之立法事業,當以省制問題爲最重要」,撰《省制問題》。又將十月一一十日「在京報界歡迎會」上的講演「鄙人對於言論界之過去及將來」發表,説是「吾儕惟知中國人之中國,盡人有份,而絶非一部份人所得私」,並連續發表《中國立國大方針》等文。他既批判袁世凱統治,也批判國民黨,基本上反映了進步黨的政見。這些文章和其他撰述發表後,曾引起一些人的責難,梁啓超在《庸言》第六期刊登了《梁啓超敢事〉:1、啓超所爲文皆署姓名,文中辭義直接全負責任。2、本報撰述諸君之文,皆經啓超校閲,負附帶之責任。3、對於各種問題,撰述諸君各自由發表意見,或互有異同,或與啓超有異同,原不爲病,故一號中或並載兩反對之説,或前後號互相辨難,著者各負責任。4、啓超除本報外,與一切日報、叢報皆無直接關係,故對於他報之主義、言論,毫不負責任。(緣國中多謡傳某報某報爲啓超所辦,故特聲言。)5、啓超獨立發表意見,雖最敬愛之師友,其言論行事,啓超一切不負連帶責任。6、啓超現在對於國中各圑體尚無深切關係,無論何圑體之言論行事,啓超皆不負責任。梁啓超在《庸言》發刊不久,就發表上述啟事,可見《庸言》在當時深具影響力。一九一三年五月,統一、共和、民主三黨合併爲進步黨,黎元洪任理事長,梁啓超爲理事。九月,進步黨「人才内閣」成立,梁任司法總長。次年二月,梁被任爲幣制局總裁。所擬《進步黨擬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庸言》第一卷第十八號、《幣制條例之理由》、《政府主張七錢一一分之理由》〈《庸言》第1一卷第一、I一號合刊)、《整理濫紙幣與私用公債》(《庸言》第1一卷第三號V《銀行制度之建設》〈《庸言》第一一卷第四號)、《條陳改良司法意見留備采擇呈》(同上「正是他就任司法總長和幣制局總裁時所撰,可以看出他當時對司法、幣制的看法。其中也有没有收人《飲冰室合集》的佚篇,如《政府主張七錢一一分之理由》。刊出時,標題下「編輯者識」:「右稿爲梁任公在財政討論會第一次會議時所主張,兹從《會議録》録出,以供參考」。佚篇和「編輯者識」都有參考價值。《庸言》目录:《庸言》 第一号建言通论释国名政策与政治机关共和国之行政权专论省制问题外资及于国民生计之影响划田赋为地方税私议议演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译述名著美国政党之组织及运用外论巴尔干半岛之风云艺林史料清外史艺谈石遗室诗话文苑文录诗录说部……《庸言》 第二号《庸言》 第三号《庸言》 第四号《庸言》 第五号《庸言》 第六号《庸言》 第七号《庸言》 第八号《庸言》 第九号《庸言》 第十号《庸言》 第十一号《庸言》 第十二号《庸言》 第十三号《庸言》 第十四号《庸言》 第十五号《庸言》 第十六号《庸言》 第十七号《庸言》 第十八号《庸言》 第十九号《庸言》 第二十号《庸言》 第二十一号《庸言》 第二十二号《庸言》 第二十三号《庸言》 第二十四号《庸言》 第二十五号《庸言》 第二十六号《庸言》 第二十七号《庸言》 第二十八号《庸言》 第二十九号《庸言》 第三十号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