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英华校记 全10册 2006 高清
《文苑英华校记》PDF电子书全10册,由北京图书馆2006年出版,《文苑英华校记》是对《文苑英华》的校记。分异字、疑字、脱讹、脱句、脱行、补注、错简等12类,主编为傅增湘先生。
傅增湘先生擅长目录版本之学,平生校勘古籍七百九十七种。他少时酷嗜唐文,时披《文苑英华》一集,“往往览未终篇,榛芜触目”,“惜明刻沿讹踵谬,孤行天壤,无人董理,私自策厉,引为己责”(见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于是他多方搜寻,广储异本,并利用其藏园景宋抄本、明写本诸书,对明隆庆刊本《文苑英华》细加校勘。傅先生在其《七十自述》 中云:“惟《文苑英华》一书,是书卷帙闳多,隆庆始刊,别无善本,……余自亲见宋雕百余卷,又家藏明时写本二部,审其行款,亦出宋刻。因发愤手校,严为课程,私自督促,日竟数卷,克期计功,盛暑严寒,深宵短晷,曾不少辍。始自戊寅(一九三八),终于己卯(一九三九),一年有半,克竟其功。”其订正内容分为:异字、疑字、脱讹、脱句、脱行、补注、错简、脱全篇、脱全叶、补校记及补撰人等十一类,对明刊格式行款的错误也改正多处,使得《英华》日臻完善。
《文苑英华校记》序言:《文苑英华》是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九八二)李昉、扈蒙、徐鉉、宋白等人奉敕編纂的一部大型詩文總集,雍熙三年(九八六)成書,共一千卷,爲『宋四大書』之一。該書上承《文選》,輯録了南朝梁末至唐代作家一一千一一百餘人的作品,近二萬餘篇,共分賦、詩、歌行、雜文、中書制誥、翰林制誥等三十八類,其中有十分之一是南北朝人作品,唐人的詩文作品約佔全齊的十分之九。書内所收多爲當時流傳的詩文集鈔本,保存了不少有價值的文獻資料。唐代散佚諸集,多賴此書而得存,爲後來《古詩紀》、《全唐詩》、《全唐文》等重要總集所取材。但由於該書編修時所採用的底本多爲當時流傳的鈔本,雖然接近原貌,但與原本互有異同。周必大在其《纂修文苑英華事始》中曾經指出此煌煌巨著『非出一手,叢脞重復,首尾汝衡决,一詩或析爲三,二詩或合爲一,姓名差異,先後顛倒,不可勝計』。因此,早在宋真宗時就曾進行過幾次修訂,宋孝宗時又命專人進行了校訂,最後經周必大、胡柯、彭叔夏再進行復校,終於於宜嘉泰元年〈二一〇一〕付之棗梨,四年完工。可惜這個刻本今天僅存一百四十卷殘本(中華書局有影影印本)。該書在明朝隆慶年問的刊本,今存全帙,也較爲通行,然此刻所據爲一繕寫之鈔本〔見涂民《刻文苑英華序》),而且『不數閲月』即成。此次刊印,由於殺青倉卒,未能對原書進行詳細校訂,遺顦孔多,給後世留下不少逍憾。
傅增湘先生擅長目録版本之學,平生校勘古籍七百九十七種。他少時酷嗜唐文,時披《文苑英华》一集,“往往览未终篇,榛芜触目”,“惜明刻沿讹踵谬,孤行天壤,无人董理,私自策厉,引为己责”〈見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於是他多方捜尋,廣儲異本,並利用其藏園景宋鈔本、明寫本諸書,對明隆慶刊本《文苑英華》細加校勘。傅先生在其《七十自述》中云:『惟《文苑英華》一書,是書卷帙閎多,隆慶始刊,别無善本,……余自親見宋雕百餘卷,又家藏明時寫本1一部,審其行款,亦出宋刻。因發憤手校,嚴爲課程,私自督促,日竟數卷,克期計功,盛暑嚴寒,深宵短晷,曾不少辍。始自戊寅(一九三八、終於己卯(一九三九),一年有半,克竟其功。』其訂正内容分爲:異字、疑字、脱訛、脱句、脱行、補注、錯簡、脱全篇、脱全葉、補校記及補撰人等一類,對明刊格式行款的錯誤也改正多處,使得《英華》日臻完善。傅增湘先生的《文苑英華》校勘記稿賸清本現藏中國國家圖齋館。爲方便讀者,繁榮學術,本社决定分十册影印出版,以饗讀者。承蒙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楊旭輝先生惠允,特將其大作《叙北京圇書館藏傅校〈文苑英華〉》(原載《文獻》一九九五年第四期)附於左,以爲讀者之資。在此謹向楊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謝!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