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共22册 2014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书目:
风俗通义校注.上下2册 [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2010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鬼谷子集校集注.许富宏撰.中华书局2010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韩子浅解.梁启雄撰.中华书局2009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鹖冠子校注.黄怀信撰.中华书局2014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孔丛子校释.傅亚庶撰.中华书局2011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论衡校读笺识.马宗霍撰.中华书局2010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申鉴注校补[东汉]荀悦撰[明]黄省曾注.孙启治校补.中华书局2012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慎子集校集注.许富宏撰.中华书局2013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四民月令校注[汉]崔寔撰.石声汉校注.中华书局2013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新辑本桓谭新论[汉]桓谭撰.朱谦之校辑.中华书局2009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荀子简释.梁启雄撰.中华书局2009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意林校释.上下2册.王天海.王韧撰.中华书局2014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鬻子校理.钟肇鹏撰.中华书局2010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Z论校注.昌言校注[东汉]崔寔.仲长统撰.孙启治校注.中华书局2012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中论解诂[魏]徐幹撰.孙启治解诂.中华书局2014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中说校注.张沛撰.中华书局2013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晏子春秋校注 中华书局2014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庄子补正 上下2册 中华书局2015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太玄校释 中华书局2014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意林校释
梁庾仲容杂取周秦以来子学典籍107种,撮举要语,成《子钞》一书,启子书辑佚之风。唐代马总在庾书基础上踵事增华,所纂《意林》,辑文达111种之多,具有重要的资料参考价值。此次推出的《意林校释》,是对《意林》的全面系统整理。正文各篇分题解、原文、校释。题解旨在考证作者、版本、流传、存佚之大略,力求言简意赅地传达文献的基本信息。校释重在校勘文字,比较版本异同,间或施以是非判断,并对相关事典、名物、制度等进行注解。除六卷正文外,书末附录有《意林逸文》、《意林附编》、传记资料及一些重要序跋、考证、著录等,很有参考价值。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书摘:
意林校釋
荀卿子名況,齊宣王時人。春申君再請作蘭陵令’因家
師,後卒於蘭陵。
〔一〕^^曰:「案史記’威王在宣王之前,^^作『齊威、宣王之時』是
询孫卿書録作「孫卿,趙人’名況。方齊宣王、威王之時」。齊宣王:齊威王4
國時齊國君王。公元前三|九年至前301年在位。^
【二〕此句劉向孫侧書録作「春申君死而孫卿廢,因家蘭陵」。春申君:楚國人,姓
爲相,封春申君,相楚11十五年’食客三千餘人,爲戰國四公子之一。
申君封地内。故地在今山東蒼山縣西南。令:城邑長。
〔三〕此句劉向作「李斯畨爲弟子」。李斯: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人。曾從
王政滅六國,爲丞相。秦1 1世時被趙高誣謀反’腰斬於咸陽市。史記有傳。
〔四〕此句罾孫卿書録作「老於蘭陵」’又曰「序列著數萬言而卒」。此「爲李斯姑
谨截本、嗲本、四庫本作小字注文。此條非荀子正文,或馬總鈔録劉向校滋I
故不標序號,以與正文相區别。
二 魯連子五卷
魯仲連’又名魯仲速子、魯連子、魯仲子和魯速’是戰國末年齊國稷下學派後....目录
前言
凡例
原序二首
一唐贞元二年戴叔伦序
二唐贞元三年柳伯存序
卷一
一鬻子一卷
二太公金匮二卷
三太公六韬六卷
四曾子二卷
五晏子八卷
六子思子七卷
七孟子十四卷
八管子十八卷
九道德经二卷
一○荀卿子十二卷
一一鲁连子五卷
二一文子十二卷
一三邓析子一卷
一四范子十二卷
一五胡非子一卷
二八墨子十六卷
一七缠子一卷
一八随巢子一卷
一九尸子二十卷
二○韩子二十卷
卷二
二一列子八卷
二二庄子十卷
二三鹍冠子三卷
二四王孙子一卷
二五申子三卷
二六慎子十二卷
二七燕丹子三卷
二八鬼谷子五卷
二九尹文子二卷
三○公孙尼子一卷
三一陆贾新语二卷
三二晁错新书三卷
三三贾谊新书八卷
三四吕氏春秋二十六卷
三五淮南子二十二卷
卷三
三六盐铁论十卷
三七说苑二十卷
三八新序三十卷
三九法言十五卷
四○太玄经十卷
四一新论十七卷
四二论衡二十七卷
四三正论五卷
四四潜夫论十卷
卷四
四五风俗通三十一卷
四六商君书四卷
四七阮子四卷
四八正部十卷
四九士纬十卷
五○通语八卷
五一抱朴子四十卷
卷五
五二周生烈子五卷
五三荀悦申鉴五卷
五四仲长统昌言十卷
五五典论五卷
五六魏子十卷
五七人物志三卷
五八任子十卷
五九笃论四卷
六○体论四卷
六一傅子一百二十卷
六二物理论十六卷
六三太元经十四卷
六四化清经十卷
六五邹子一卷
六六成败志三卷
六七古今通论三卷
六八中论六卷
六九唐子十卷
七○秦子二卷
七一梅子一卷
卷六
七二万机论八卷
七三法训八卷
七四五教五卷
七五新言二卷
七六钟子刍莞五卷
七七典语十卷
七八默记三卷
七九新言五卷
八○正书二十五卷
八一正论十九卷
八二苏子十八卷
八三世要十卷
八四陆子十卷
八五新论十卷
八六析言十卷
八七幽求子二十卷
八八干子十卷
八九新论十卷
九○志林二十四卷
九一孙子十二卷
九二义记十卷
九三诸葛子一卷
九四要言十四卷
九五苻子二十卷
九六神农本草六卷
九七相牛经一卷
九八相马经二卷
九九相鹤经一卷
一○○司马兵法三卷
一○一孙子兵法十卷
一○二黄石公记三卷
一○三泛胜之书二卷
一○四相贝经一卷
一○五淮南万毕术一卷
一○六博物志十一卷
一○七竹谱一卷
一○八笔墨法一卷
一○九周髀一卷
一一○梦书十卷
一一一九章算术一卷
附录
一意林逸文
二意林附编
三两唐书马总本传与韩愈祭文
四历代着录、题记、序跋
五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晏子春秋校注晏子春秋校注是张纯一先生的力作。张纯一,字仲如,一八七一年十一月生于湖北省汉阳县兴隆乡。清末秀才。曾在燕京大学、南开大学任教。解放后任中南文史馆馆员。一九五五年四月病逝于抚顺市。他对先秦诸子及佛学均有深入研究,于晏子春秋校注所费心血尤多。该书“以元刻本为主”,充分吸收前人的校注成果“凡一字可疑者,必反复审校,谊求其安而后已”,对晏子一书,既有文字的疏通,又有思想的阐述。纯一先生可谓晏子春秋的功臣。该书于一九三五年被世界书局收入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曾多次校订重印。现依新编诸子集成体例进行标点校勘,并于书后新附银雀山竹简本晏子及史记管晏列传原文,以飨读者。
目录
晏子春秋校注叙
晏子春秋校注凡例
晏子春秋总目
晏子春秋校注题辞
晏子春秋校注卷一
内篇谏上第一凡二十五章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第六
景公燕赏无功而罪有司晏子谏第七
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第八
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第九
景公敕五子之傅而失言晏子谏第十
景公欲废适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第十一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第十三
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谏第十四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
景公贪长有国之乐晏子谏第十六
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第十七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第十八
……晏子春秋校注卷二
晏子春秋校注卷三
晏子春秋校注卷四
晏子春秋校注卷五
晏子春秋校注卷六
晏子春秋校注卷七
晏子春秋校注卷八
附录新编诸子集成续编鹖冠子校注
黄怀信教授从事古代文献研究多年,近期集中心力,完成鹦冠子一书的校注,将由中华书局出版。这是对诸子之学的一项重要贡献。
自西汉儒学定于一尊以后,诸子的传习研究长期处于次要甚至从属的地位。直至清代中叶,儒家经学的神圣光辉逐渐减褪,诸子之学纔重得振兴,然而学者的研究仍只能先从子书的整理校勘出发,至于其思想涵蕴的探讨,则要到清末民初,经学衰亡,始能深入进行。随着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等现代学科的建立发展,诸子的整理研究更觉必要,许多前辈学者投入这方面工作,著述众多,特剔是近三十年,成绩更为显著。试取中华书局过去印行的诸子集成及同时期类似注本,与近年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和新出种种注本对比,就很容易看出其问积累进步的趋势。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