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实录(附校勘记) 全100巨册 高清 黑皮版
《明实录(附校勘记)》全100巨册,由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出版。
《明实录(附校勘记)》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约两百五十年的大量资料,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是研究明朝历史的基础史籍之一。
《明实录》共十三部,1600多万字,是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纂修此书,系以朝廷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现依据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影印出版,精装大32开,分装100册。
《明实录(附校勘记)》书目:
明实录附校勘记1明太祖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2明太祖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3明太祖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4明太祖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5明太祖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6明太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7明太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8明太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9明太宗实录 仁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10明宣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11明宣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12明宣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13明英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14明英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15明英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16明英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17明英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18明英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19明英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20明英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21明英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22明宪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23明宪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24明宪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25明宪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26明宪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27明宪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28明孝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29明孝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30明孝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31明孝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32明孝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33明武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34明武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35明武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36明武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37明武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38明世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39明世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40明世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41明世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42明世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43明世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44明世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45明世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46明世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47明世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48明世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49明穆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50明穆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51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52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53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54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55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56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57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58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59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60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61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62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63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64明神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65明神宗实录 光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66明熹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67明熹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68明熹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69明熹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70明熹宗实录
明实录附校勘记71明太祖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72明太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73明仁宗实录校勘记 宣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74明英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75明英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76明宪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77明孝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78明武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79明世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80明世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81明世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82明世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83明穆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84明神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85明神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86明神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校勘记87明神宗实录校勘记 光宗实录校勘记 熹宗实录校勘记
明实录附录88明宗皇帝实录崇祯实录
明实录附录89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
明实录附录90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
明实录附录91崇祯长编
明实录附录92崇祯长编
明实录附录93崇祯长编
明实录附录94崇祯长编
明实录附录95崇祯长编崇祯长编痛史本卷
明实录附录96明太祖宝训太宗宝训
明实录附录97明仁宗宝训宣宗宝训英宗宝训
明实录附录98明宪宗宝训孝宗宝训武宗宝训
明实录附录99明世宗宝训
明实录附录100明穆宗神宗宝训光宗熹宗宝训《明实录(附校勘记)》出版说明:
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校勘國立北平III書館藏紅格本晒藍之明實錄,開始於抗戰前,中經戰亂停顿,遷南港後始科繼綃,到現在總算校完,開始影印紅格本實錄及排印校勘記了〇
這一H作费了許多人的心血,因此在序文中,我不能不將道一工作的經過及其竞義,作一簡單的敍述〇
史語所校勘明.賞錄,與整理內閣大庫舊藏明淸檔案有關〇在民國十九年,史語所整理內閣大庳檔案,發現其中苻明内閣進呈熹宗實錄散頁o熹宗實錄今存紅格本缺十三卷,旣發現這些散K,所長傅孟眞先生就想從散頁中找尋缺卷,並改正紅格本的脫漏及誤字0内閣大艰所臧明淸檔案係原始資料,可糾正宵赉的譚飾,使人對明淸史哲一新的T解;IrlJ實錄係根據檔册修成,明代檔冊多已散佚,則明實錄也可說是原始資料。歷代修正史,多取材於.a;c錄,明實錄是紀錄明代朝章國政最重要的典籍,因此傅先生就決定,一方面整理內閣大庳檔案,編印明淸史料,同時又籌劃校勘明實錄了〇 崁宗實錄散葉計千餘龙,其裝梭工作至民國二十一年一月始完竣〇 在二十年的下半年,傅先生向阙立北平關畨館洽借所躲明货錄紅格鈔木予以晒藍〇紅格木雖殘缺,仍有二萬幾千葉,計費時年餘始晒畢0在民國二十二年六月,承兵工署以廣方言館爲藏明實錄鈔本贈予本所〇廣本明實錄僅闕熹宗一朝。在那個時候,政府機構所癣的明货錄像這樣大部頭的卽少見o
民國二十二年七月,助理員李晉華先生到職,從事校勘明實錄。李君於卒業國立中山大學歷史系後,卽入燕京大學文科硏究所硏究,著有明代勅撰番考及明史慕修考二害,由燕京大學出版C李先生專攻明史,係傅先生的高第弟子。
明十三朝實錄計三干零四十五卷,正文約二萬八千餘頁,一千六百餘萬字,決非一個人所能校完,因此在二十三年七月,又增聘工作人員,請那廉君鄧詩熙潘慇三先生任初校,由李晉華先生任覆校,並兼總其成〇李君三助手,其中鄧君二十五年離職,潘先生後來調往本所第三組,以那廉君先生從事校勘工作時間最長o
由晒藍本現存校籤看來,在李君主持下,其時校勘計劃係以晒藍本爲校勘底本, 與廣本對校.,遇廣本或晒藍本有缺卷缺頁,卽以他本校勘〇如&祖货錄,晒藍木缺卷十四至二十四,此十一卷卽據廣本鈔配,而以北平圖#館贜禮王府木校勘;宣宗實錄晒藍本缺卷一至十二,此十二卷卽以廣本配補,而以北京大學藏本校勘;英宗實錄廣木缺景泰元年正月至艽刀計人卷,此六卷卽以北京大學本校勘;世宗货錄廣本嘉靖三卜匕年正月至十二月备卷,審其紙渴行钦係鈔配,而鈔配者以嘉靖朝他年水寫於嘉靖三十七年各月下充配全,而此十餘卷北平N-rllrI館本亦係摅北-;;'c大學本鈔配,故校籤卽注明北平闼書前本此處係據北大本鈔補,以表示無本可校;神宗货錄廣本缺m曆四年至八年及十四年至十七年各卷,胭藍本莴曆四年适一册卷酋卽注明此册據北大本校.,北大本缺神宗贲錄卷六十一,故此處卽注明北大本闕此月;卷六十二苻校籤云: 一詩題以下至月底,北大本缺」〇
由國立北M大禅館辨本卉來,北大昂所躲明货錄鈔本並不止幾卷。
檢m晒藍本所黏校籤,凡廣本晒蓝本仉全處,米见提到北大本及禮王府本o當時爲谀麼不將北大本及禮王府本全部校勘一過?我想其理由m該如下:
禮王府本明太祖货錄,李赶華於所落明代勒撰-^考中,已指责共鈔脫太多o最近我得見此本微捲,發现此木是一删節本,訛半錯简,的確不少o
北京大學本,由校籤所載看來,也不是很好的鈔本o北平MM館紅格本明仁宗货錄係民國十九年北平岡裳館據北大本鈔配,而迈一仁宗货錄卽不兄佳0北大本明太祖fi錄,由北;>:大學#本番目潑來,也似乎是一删節本0
禮王府本及北M大學本灼係喵答殘木,迠不如晒藍本及廣木之完善〇爲-
r供給學人一個敉完奔的本子,n然應设先以廣本與晒蓝本對勘,遇二木初缺卷缺然後以他本補配校勘。在民國二十二年卷,史語所由北平遷至上海,二十三年又由上海遷到南京C李晋 華先生及其助手爲T校勘明货錄,仍留居北平。他們在北方校勘明赏錄,利用北方所 骒的木子仍未能將晒藍本的缺页配全。共時又廿馳郛武漢大學,洽借所贜本〇武漢大 學藏有穆宗實錄殘本,並非晒藍本及脔木所缺,旣已借到,不能久假不還,所以這一 個本子是校勘了的o
其時所中飆冇内閣大)']1舊飆朱絲鬧精鈔本成祖货錄二卷0迈一個本子非常好,赴 由李光濤先生讀,李晋華先生校的。
在北方旣無法將晒藍本缺頁配全,於是就想到往南渾劉承幹嘉業堂,洽借所鄉明 贲錄,就_藍本廣本殘缺部份,補鈔補校。李先生給院方的H作報吿,認爲明货錄校 勘工作這様就大功完成〇在那個時候,他似乎還沒打算借嘉業堂本從頭到尾校勘一 過o
旣打算借南潯劉氏嘉業堂飆本,於是在二十五年秋他們就奉命南遷r 〇在二十五 年冬十一刀,李晋華那廉君二先生訪書於南潯劉氏蕋業堂,就所中所闕部份借鈔借 校〇晒藍木缺页,據廣木北大木補配的,至此更絨有補配,而那些缺卷摅廣本配補而 以北大本禮王府本校勘的,至此也均據嘉業堂所藏抱經樓本校勘一過〇憲宗實錄廣本 缺卷一至十二•,世宗货錄廣本及北大本缺卷一至九;武宗货錄卷一五四至一六二,哂蓝本缺,摅廣本配補,至此亦均據抱本補校一過〇神宗货錄廣本缺卷,並據抱本傅鈔〇神宗货錄這幾卷,我發現係摅傅鈔本校,因此這幾卷现在又摅抱經樓原本校勘一過。
嘉業堂所藏嘉宗货錄,其實是熹宗七年都察院货錄o謝國楨晚明史籍考說,嘉業堂飇有谋朵實錄,這因爲他沒有看見原書〇這一書及嘉業堂所戤崇禎货錄,均史語所所無,遂亦傅鈔一部,另外還鈔了不少的害〇
李那二先生假館於南泽劉氏,補鈔補校,最値得一提的是他們對明世宗實錄的校勘〇明世宗货錄廣本與晒藍本的出入最大,常整段的多出,有時同記一樁事,而造語迨辭也不fpjo他們利用菇業堂所贼天一閣本及抱本,就這些出入故大處校一過o
密行細字,摅廣本閣本所補,冇些地方多逹幾千字0密其字將,均係李那二先生筆跡。共中出入旣那麽大,則嘉業堂所鄉本赴應該從頭到尾校勘一過了0假俯於南綷劉氏,工作货多不便,闪此就觔念購Mo在民阈二卜六年二月那廉君张政烺二先生往南潯洽腦,至赴年四月遂以觅金購歸0
李晋華先生以連苹工作辛勞,不幸於比阈二十六年二月七U娲逝C在_藍木武宗货錄卷一百四十四笫一頁,李君貼冇校籤云:「貼籤相、號者應去」〇由今存校籤潑來,李君用紅筇所作「、」號,至神货錄禺脬元年十二月卷在武宗货錄卷一百四十四以前,晒藍本上所粘廣本校籤,凡認爲不値得伋存的,他都省去,而留下撕去 的痕跡。李君主持時所編的校勘記稿,今存太宗及世宗二朝o前者係以廣本作底本, 後者係以晒藍本爲底本o二者均記廣本與晒藍本與同o其火宗赏錄校勘記所截廣本與 晒藍本異同,多不見於晒藍本校籤,當爲李針所将略o我竹以校勘記與校籤核對一部 份,知其将略得很不鍩〇校籤多得駭人o只耍呰試做這一秤将略H央,就知道李君對 明货錄的校擲是的確费了不少心血的〇
在李君主持下,廣本是校完了的〇僅其中神宗贲錄卷一至八,廣本書頭誤寫作穆 宗實錄,致逍漏未校〇又神宗實錄廣本錯亂甚多,共中省幾卷錯亂故甚處,現在:rr校 一過。所中所藏明茲宗货錄榀散葉,其裝裱成册的,已t-lj李那二先生校勘一過〇這些 货錄稿散葉,原木無針孔,當係蝴蝶裝•,其中縫注明卷:成處最易拟壊,闪此還留下百 多頁未裝釘未校勘,是我現在校完的0
李晉華先生於二十六年二月去世,而那先生亦在是年夏改任本所圖書管理員兼傅 先生秘香o
在二十六年七月,傅先生遂刃請北M大學一3材生王祟武吳相湘姚家秘三人來所, 從艰明货錄嘉業觉舊躲本的校對工作。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