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论丛 共6辑 台版2001
《清代学术论丛》係公元2000年在中山大學召開之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清代学术论丛 第1辑
清代学术论丛 第2辑
清代学术论丛 第3辑
清代学术论丛 第4辑
清代学术论丛 第5辑
清代学术论丛 第6辑
清代学术论丛 第2辑目录:談乾嘉時期的思想界
再論乾嘉漢學的幾個問題
全祖望的理學思想
讀江永(周禮疑義舉要》雜記一有關田制與軍制
戴震與孟荀思想的關係探究
程瑶田讓教思想述要
程瑶田「誠意說」疏釋
〈記洞過水〉非段玉裁所作辨
章實齋「道」與「理」之觀念及其推衍
論章實齋之準經衡史
崔述《詩經〉研究簡論
凌廷堪0755〜1809〕的正統觀
阮元與(皇清經解》
阮元《十三經校勘記〉研究一《禮記》篇
嚴可均輯佚學的成績
胡承拱解經方法探究
凌曉樓《春秋繁露注》探析^清代学术史研究书目 部分:
R
忍侬:《中国地图作制之研究》,《东方杂志》1917年第14卷2号
阮元:《畴人传》,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
阮元:《经籍纂诂》,北京,中华书局,1986
阮元:《四库未收书目提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
阮元:《揅经室集》,北京,中华书局,1994
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
S
桑兵:《国学与汉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桑兵:《近代学术转承:从国学到东方学──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解析》,《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2001:6),页29-44。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1999:6)
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桑兵:《晚清民国时期的国学研究与西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1996:10)
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0
邵晋涵:《南江书录》,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沈松侨:《学衡派与五四时期的反新文化运动》,台北,台大文学院,1984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
司仲敖:《钱大昕之生平及经学》,台湾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84
宋永培:《当代中国训诂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孙剑秋:《清代汉学成原因述论》,《第二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高雄,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1991
孙剑秋:《清代吴派经学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2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T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二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四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5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五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一届国际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3
台湾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编印:《第一届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89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
唐德刚:《胡适杂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
唐鉴:《国朝学案小识》,四部备要本
唐士毅:《姚鼐、戴震交恶说辨诬》,台北,《大陆杂志》第15卷第1期,1957
陶飞亚、吴梓明:《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W
汪荣祖:《陈寅恪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
汪荣祖编:《五四研究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
汪中:《述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王汎森:《傅斯年与陈寅恪》,《中国文化》1995年第2期
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5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夫之:《船山全书》,长沙,岳麓书社,1988-1992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国维:《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王记录:《中国史学思想通史"清代卷》,合肥,黄山书社,2002
王记录:《钱大昕的史学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王家俭:《清史研究论丛》,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王家俭:《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台北,中央研究院,1981
王健文:《一个寂寞的史学家──典范变迁中的崔述》,台北,《成功大学历史学报》18号 1992年12月
王俊义、黄爱平:《清代学术与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王力:《汉语音韵学》,《王力文集》第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王力:《清代古音学》,北京,中华书局,1992
王懋竑:《读书记疑》,福建抚署刊本,1872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台北,大化书局,1984
王鸣盛:《王鸣盛读书笔记十七种》,台北,鼎文书局,1979
王念孙:《读书杂志》,北京,中国书店,1985
王晴佳:《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方向性转折》,《中华文史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王庆祥、萧立文校注、罗继祖审订:《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王太岳等纂辑:〈四库全书考证〉,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
王锡阐:《晓庵新法》,四库全书本
王煦华编选:《古史辨伪与现代史学──顾颉刚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王引之:《经传释词》,台北,汉京文化事业公司,1983
王引之:《经义述闻》,台北,广文书局,1979
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王云海、裴汝诚:《校勘述略》,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
王重民等编:《办理四库全书档案》,国立北平图书馆排印,1934
王重民等编:《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65
王重民等编:《清代学者地理论文目录》,《禹贡》第3卷第8、9、12期-第4卷第5、11、12期
王重民等编:《清代学者关于禹贡之论文目录》,《禹贡》第1卷第10期,1934
王梓凌:《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研究》,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5
韦政通主编:《中国哲学辞典大全》,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9
魏源:《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
翁方纲:〈四库提要稿〉,上海,复旦大学藏抄本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翁文灏:《清初测绘地图考》,《地学杂志》1930年第3期
吴国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研究》,台湾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
吴宓着、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1999
吴慰祖:《四库采进书目》,商务印书馆,1960
吴元钊:《十驾斋养新录与日知录学术倾向的异同》,《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3期
吴则虞:《论清代汉学家学术思想》,《安徽历史学报》1958年第2期
X
夏长朴:《顾炎武与钱大昕论学之异同》,《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转变与延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1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93
夏晓红编:《追忆梁启超》,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萧公权:《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谢国桢:《瓜蒂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谢国桢:《江浙访书记》,北京,三联书店,1985
谢国桢:《明清史谈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谢金美:《钱竹汀(大昕)之生平及其学术》,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奖助论文,1989
谢俊贵:《考据学盛期的牒版本目录学》,《山东图书馆季刊》1982年第4期
谢正光:《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现代评论》,长沙,岳麓书社,1999
《新潮》,上海,上海书店,1986
《新青年》,上海,上海书店,1988
《学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熊十力:《读经示要》,台北,明文书局,1987
熊十力:《论汉学》,《中国文化》1945年第1期
熊十力:《十力语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徐复观:《清代汉学衡论》,台北,《大陆杂志》第54卷第4期,1977
徐珂:《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
徐世昌:《清儒学案》,北京,中国书店,1990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
许啸天编:《国故学讨论集》,上海,上海书店,1991
薛凤祚:《天步真原》,四库全书本
Y
杨国荣:《清代朴学方法发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杨家骆主编:《焦循之易学》,台北,鼎文书局,1975
杨时:《二程粹言》,北京,中华书局,1985
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杨廷福、杨同福编:《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齐鲁书社,1985—1988
杨勇:《〈清代学术概论〉考证》,香港,新亚书院学术年刊,1961年第3期
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姚淦铭:《王国维文献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姚名达:《邵念鲁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姚名达:《朱筠年谱》,民国丛书第三编,据商务印书馆本影印,上海书店
姚鼐:《惜抱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姚绍华:《崔东壁年谱》,民国丛书第三编据商务印书馆本影印,上海书店
叶昌炽、伦明:《藏书纪事诗(附校补)·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附校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叶德辉:《书林清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叶建华:《论清代浙江的经学研究》,《浙江学刊》1991年第6期
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叶衍兰、叶恭绰:《清代学者象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于敏中:〈于文襄公论四库全书手札〉,国立北平图书馆影印本,1933
于省吾:《从古文字学方面来评判清代文字、声韵、训诂之学的得失》,《历史研究》1962年第6期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余嘉锡:《四库全书辨证》,北京,中华书局,1985
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着》,北京,中华书局,1977
余萧客:《古经解钩沉》,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
余英时:《戴震的经考与早期学术路向──兼论戴震与江永的关系》,《钱穆先生八十岁纪念论文集》,香港新亚研究所,1974
余英时:《历史与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
余英时:《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余英时:《中国哲学思想论文集》(清代篇),台北,水牛出版社,1988
俞樾:《诸子平议》,上海,上海书店,1988
俞振基编:《蒿庐问学记:吕思勉生平与学术》,北京,三联书店,1996
喻松青、张小林主编:《清代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Z
臧庸:《拜经日记》,台北,艺文印书馆,1970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詹海云:《清代学术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张鉴等:《阮元年谱》,中华书局,1995
张静庐辑注:《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丁编下卷》,上海,中华书局,1959
张君劢:《中国学术史上汉宋两派之长短得失》,《中西印哲学文集》第三编,台北,学生书局,1981
张丽珠:《乾嘉时期的义理学趋向研究》,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96
张穆:《阎若璩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4
张寿安:《清中叶徽州义理学之发展》,香港大学中文学系博士论文,1986
张寿林:《清代诗经著述考略》,《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第50—56期,1933
张舜徽:《訒庵学术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2
张舜徽:《史学三书评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
张舜徽:《郑学丛著》,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张舜徽:《爱晚庐随笔》,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张舜徽:《旧学辑存》,济南,齐鲁书社,1984
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张舜徽:《清人笔记条辨》,北京,中华书局,1986;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3
张舜徽:《清儒学记》,济南,齐鲁书社,1991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张维屏:《纪昀与乾嘉学术》,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张文彬:《高邮王氏父子学记》,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论文,1978
张荫麟,《中国史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张越:《中国清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张之洞:《书目答问补正》,范希增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章太炎:《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
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9
赵翼:《陔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
赵翼:《廿二史札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郑德坤:《中国历史地理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长沙,岳麓书社,1986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北京,中华书局,198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中山大学历史系编:《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中山大学中文学系、所编:《第二届清代学术研讨会—思想、文学、语文—论文集》,1991
周策纵等:《胡适与近代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1
周浩治:《清代之诗经学》,台湾政治大学中国硕士论文,1969
周骏富主编:《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6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
周中孚:《郑堂札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周祖谟:《清代的训诂学》,《周祖谟语言文史论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朱伯昆:《易学哲学史》,台北,蓝灯文化公司 1991
朱筠:《笥河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
朱师辙等编:《清史稿艺文志》,《历代经籍志》,南京辞典馆,1934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维铮:《十八世纪中国的汉学与西学》,《中国史研究动态》1987年第8期
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朱玄:《姚惜抱学记》,台北,学生书局 1974
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庄清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研究》,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