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派伤寒名家学术集萃精要精编精选 全3册 2016高清
《绍派伤寒名家学术集萃》PDF电子书全3册,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出版。
为传承研究绍派伤寒,力求反映他们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提升中医学术流派的内涵,我们特编写了《绍派伤寒名家学术集萃》丛书,共三册,分别是《绍派伤寒名家学术精要》《绍派伤寒名家医话精编》《绍派伤寒名家验案精选》。绍派伤寒名家与吴门之温病学派虽同治热病,但其辨证纲领和论治内容却迥然有别,而又与一般仲景学派相异,自成一体,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可于《绍派伤寒名家学术精要》中觅得。绍派伤寒名家的医话宗法古人,匠心独运,别开生面,殊有见地,发人深省,使人耳目一新,可于《绍派伤寒名家医话精编》中窥见。绍派伤寒名家的医案翔实,实用性强,于临证有所遵循,有所教益,使流派特点风现粲然,可于《绍派伤寒名家验案精选》中品味。
《绍派伤寒名家学术集萃》书目:绍派伤寒名家学术精要
绍派伤寒名家验案精选
绍派伤寒名家医话精编《绍派伤寒名家学术集萃》出版说明: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一批传承三代以上、临床疗效显著、学术特色鲜明、社会影响深远的中医学术流派。欣逢中医发展的机遇,“绍派伤寒”于2013年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第一批64家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之流派,“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医临床与学术传承创新的基本特征,是贯穿于中医发展史的一个突出现象,也是中医临床特色优势的体现。“绍派伤寒”具有名医多、著述多的鲜明特点,重实践、敢创新、善总结、知行合一的独特个性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派出现了理论奠基时期的张景岳、陈士铎、章虚谷、俞根初、任渢波等,理论发展时期的何廉臣、傅嫩园、邵兰荪、胡宝书、祝味菊、裘吉生、曹炳章等,理论完善时期的裘吉生、曹炳章、徐荣斋等名医大家,形成擅治外感热病,诊断重目诊、脉诊、腹诊,辨证重湿、施治主化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诊断治疗及组方用药体系。绍派伤寒自成一体,以其独特的学术体系传承、发展至今。
“绍派伤寒”以绍兴命名,缘于其因地制宜的地方性,独树一帜的创新性,以及前赴后继的可持续性。诚如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所说:越医呈现出专科世家多、流派多、名医多、著述多的鲜明特点,具有重实践、敢创新、善总结、知行合一的独特个性,在中华医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为发展和繁荣中医药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清代医家俞根初,综论伤寒热病,以“伤寒”二字统括四时六气外感证,其诊治外感既强调六经辨证,又汇通三焦学说,治疗中重视透邪外出,用药以灵、稳、清、轻见长,在寒温并论中独树一帜,为绍派伤寒之杰出代表,《通俗伤寒论》为其不朽之名著。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部分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在此谨向文献资料的作者致谢!书中按语除署名者及原著编按外,余为编者所加。为尊重先贤古韵,书中仍保留原来的计量单位两、钱、分。读者在阅读时,当按目前生药计量采用的公制予以换算(即1两=31.25克,1钱=3.125克,1分=0.3125克,1厘=0.03125克)。原方剂中有用犀牛角之类,有违目前政府关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有关法令,建议医者予以更换,改用其他替代品。有些药品因特定的历史原因,现已不适应了,医者应去伪存真,古为今用。
“一鳞一爪,未必完整。”由于资料收集和编者水平的局限,书中不妥之处难免,祈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重印、再版时改正。
《绍派伤寒名家验案精选》目录:第一章 张景岳医案
伤寒战汗案
阴虚伤寒案
镇阴煎治伤寒衄血案
虚劳下消不寐案
寒邪直中吐泻危证案
小儿感寒喘泻案
小儿泻痢浮热案
塞因塞用治肿胀案
泻胃火治呕吐案
胃虚气滞案
神香散治胀满案
脾气损伤痞满案二则
阴中求阳治下膈案
酒泄重阴阳二性之自验案
食停小腹大攻无效案
利湿热治腰痛案
刮痧治呕恶腹痛案
第二章 陈士铎医案
伤寒证治案五则
中寒治案六则
春温治案七则
暑症治案三则
燥症治案五则
奇症治案三则
(一)腿痛欲悬
(二)肠脱如蛇
(三)嗜食木炭
第三章 章虚谷医案
伏暑治案二则
温暑治案三则
寒病治案
热病治案
疹瘄治案
痘证治案二则
第四章 张畹香医案
伤寒证案三则
温邪案十一则
风温案七则
伏暑案十一则
痢证案十五则
热入血室案六则
瘄子治则
第五章 赵晴初医案
风温咳血治案
哮喘治案
遗精治案
头汗梦遗治案
胸痞吐利治案
第六章 何廉臣医案
时症案十四则
杂症案十则
妇科案五则
第七章 祝味菊医案
感冒案七则
感冒下利案四则
脾虚兼感治案
伤寒案十一则
伤寒坏症治案
伤寒越阳治案
伤寒夹湿案二则
湿温案四则
第八章 胡宝书医案
春温案四则
湿温案二则
暑温案五则
伏暑案三则
秋燥案二则
湿阻案五则
泄泻案十则
痢疾案十则
疟疾案七则
第九章 裘吉生医案
风温案四则
春温治案
暑温案三则
暑湿案三则
湿温案四则
伏暑案三则
秋燥案二则
冬温案二则
肺病案二则
痢疾案三则
第十章 曹炳章医案
春温案三则
湿温案三则
暑温案四则
伏暑治案
伏暑夹痰食瘀案
冬温治案
时疫案四则
咳嗽案五则
痰饮案二则
咯血治案三则
第十一章 邵兰荪医案
风证案七则
暑证案十八则
湿证案十八则
燥证案四则
温热证案十二则
咳嗽案十三则
咳血证案八则
喘证治案
胸痹案五则
虚劳案四则
不寐证案六则
心悸健忘证案四则
肝风证案五则
呕吐噎膈案六则
胃脘痛案十则
腹痛证案五则
泄泻案十五则
痢疾案三则
疟疾案二则
肿胀证案十则
第十二章 陶晓兰医案
疫毒发癍治案
暑湿下利治案
肝气犯胃治案
肝风眩晕治案
第十三章 傅嬾园医案
阳明湿热治案
疟后脾肺肾虚治案
第十四章 杨质安医案
湿食互积治案
风热伤营治案
外感湿热夹杂案
月经先期治案
第十五章 傅再扬医案
发狂伤寒证治案
湿温伤寒证治案
夹食伤寒证治案
第十六章 徐荣斋医案
感冒寒郁化热治案
伏暑昏厥治案
温疟呕吐治案
内伤外感咳喘案二则
瘰疬治案
阴虚阳浮眩晕治案
带下治案三则
脏躁证治案
梅核气治案
肠粘连腹痛治案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