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全15册 2014高清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全15册 2014高清

¥28.00Price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全15册 2014高清

Quantity
  •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全15册 2014高清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PDF电子书全15册,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出版。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丛书,是上海市医史文献重点学科资助项目“民国时期中医名家教材讲义整理和撷粹”的研究成果,本丛书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的530种近代各地中医学校讲义中精选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天津等地的41位国医名家的传薪讲稿52种,分列于15个基础和临床科目,包括戴达夫、卢朋著等的《医学史》,丁甘仁、杨则民等的《内经学》,潘澄濂、章巨膺等的《温病学》,包识生、张锡纯的《伤寒论》,程门雪、左季云的《金匮学》,陆渊雷、陈汝来等的《生理学》,吴锡璜、秦伯未等的《诊断学》,章次公、孟仲三的《中药学》,杨则民、钱公玄等的《方剂学》,承澹盒、张俊义的《针灸学》,秦伯未、马汤楹等的《内科学》,许半龙、余无言等的《外科学》,蔡鹏云、杨子钧等的《妇科学》,钱今阳、古绍壳等《儿科学》,俞舜臣、童绍甫等的《喉、眼科学》,并对每种教材内容进行补缺和校注,撰写医家简介、内容提要及目录,便于读者阅读和参考。全套丛书科目齐全、内容丰富,出版后既可作为当代中医高等学校教育统编教材的辅读教本,又可作为珍贵的近代中医教育文献资料加以珍藏。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书目: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金匮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儿科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医史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温病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内经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中药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伤寒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内科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针灸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方剂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妇科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诊断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外科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生理病理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 喉科、眼科类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序言:

    师承教育模式是中医药学传承中绵延几千年的教育形式。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这种教育形式受到了强烈冲击,学校教育开始逐渐替代了师承教育,成为中医药学的主流教育模式。1917年,上海丁甘仁先生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使中医药教育开始步人现代高等教育的殿堂。其后,兴办中医院校之风遍及全国诸多省市。这一现象不仅是教育模式的转变,还涉及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管理等一系列的变革,它将中医药教育推进到了一个薪新的时代。

    这种现代教育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转变了单纯的一对一的传承方式,学校聘请一批优秀的享有盛名的中医学家作为教师,形成教师团队,对学生施教。他们主张规范学校课目,统一教材、教时,同时也吸取师承模式的优点,安排学生到各名医诊所临证,积极推动中医教育内涵改革,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变革中,教材无疑是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要素。这一时期的中医教育,尽管没有目前的“学科”或“教研室”的建制,但所聘的教授均是在某一方面颇具专长和建树的著名专家,他们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和临床经验,编写出了海量的系列教材和讲义,供教学使用。综观这些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充分反映了当时对高等中医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体系的积极探索;1充分显现了编者各自的学术观点、学术特点,既保持中医传统,又多有发挥,呈现了学术自由,百花齐放的格局;体现出在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冲撞的特点;4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时中医药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模式及教学计划设计等方面革故鼎新的历史进程。

    在这一教育变革中,不仅在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医学子,也造就了一批教育家和教学名师。就上海而言,诸如丁甘仁、程门雪、丁济万、章次公、严苍山、陈存仁、朱小南、包识生、陆渊雷、潘澄濂、许半龙、余无言等等,均是蜚声海上的办学者和教授。由于他们的努力,创造了当时我国中医学教育的辉煌,也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学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系统研究民国时期的中医学教育,深入发掘整理其系列教材、讲义,对于思考今天的我国中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是有所裨益的。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前言:

    国医名家传薪讲稿是具有近现代特色的医学教育文献,其产生于中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民国初期,教育部发生漏列中医药案,政府当局忽视中医药,甚至有人企图从源头上压制中医的生存发展,从而触发了近代中医史上首次抗争救亡运动,迫使当局承认中医民间办学的合法性。这次抗争使中医界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中医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以致之后的历次“存废抗争”,中医界均以教育作为切人点。因此整个民国时期,中医名家倾注心血于中医教育中,他们创办学校、参与授课,并编写了大量珍贵的“传薪”之作,为近现代中医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名家传薪讲稿具有特殊的历史和学术价值。首先,反映了当时中医界面对新旧文化变革、外来医学冲击、政策压制,为求自身生存和发展,以教育为突破口而进行的革故鼎新、兼容并蓄、自我扬弃过程。其次,反映近代中医院校科目体系形成的过程,这些科目体系的形成正是现当代中医教育体系建立的基础。再次,讲稿折射了近代各时期中医名家办校理念与教育思想,如,民国初期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一“昌明医学,保存国粹”的教育宗旨,到后期的新中国医学院一“研究中国历代医学技术,融会新知”的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传薪讲稿融人名家各自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特色,是研究近代国医名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重要文献。

    与当代中医全国统编教材相比,名家传薪讲稿不仅内容更加宽广,其融贯古今、汇通中西,而且更注重临床实用性和创新性,体现了当时国医名家对医学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与认真探索。但是,对这些存世日稀的讲稿文献,目前学界知之甚少,更缺乏系统整理与专门深入研究。

    《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丛书是在对上海地区现存近代各地医家讲稿文献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学科代表性、医家特色鲜明、内容完整的讲稿进行分类整理校注而成,整套丛书包含了丁甘仁、杨则民等的《内经》讲稿,吴锡璜、秦伯未等的《中医诊断》讲稿,戴达夫、卢朋著等的《医史》讲稿,包识生、张锡纯的《伤寒》讲稿,程门雪、左季云的《金匮》讲稿,潘澄濂、章巨膺等的《温病》讲稿,陆渊雷、陈汝来等的《生理病理》讲稿,章次公、孟仲三的《中药》讲稿,钱公玄、王一仁等的《方剂》讲稿,秦伯未、马汤楹的《内科》讲稿,许半龙、余无言等的《外科》讲稿,钱今阳、古绍尧等的《儿科》讲稿,蔡鹏云、杨子钧等的《妇科》讲稿,承澹盒、张俊义的《针灸》讲稿,虞舜臣、童绍甫等的《五官科》讲稿等15门基础及临床科目的讲义。编者在每种讲稿前撰有医家简介、内容提要,以帮助读者了解医家生平事迹、学术背景及讲稿内容梗概。对于文中部分难读性的字词、成语典故,均一一出注说明,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