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 全12册 2014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 全12册 2014

¥36.00Price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 全12册 2014

Quantity
  •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 全12册 2014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PDF电子书共12册,由北京科技出版社2014年出版。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凝中医医案学创始人鲁兆麟教授三十年之心血,集晚清民国建国初期中医名家医案类编之大成!《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主要收集了清中晚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名医医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疾病历代中医名家的真实医案,相信会为中医学人提高中医临证水平提供帮助。

    2003年开始,作者组织相关专家在《二续名医类案》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中医医案的整理研究工作,进一步对中医医案进行遴选、甄别,使该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整理完成了《中华历代名医医案全库》的编撰工作。2013年,《中华历代名医医案全库》一书,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这是对本项工作的巨大肯定。《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即在《中华历代名医医案全库》的基础上经过重新整理编次而成。

    作者简介

    鲁兆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医学家。1942年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鲁春溥承受家传,师从于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鲁兆麟幼承庭训,亦立志于中医事业,于1959年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后师从中医泰斗任应秋教授,致力于中医各家学说和中医文献学研究,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药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家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高等教育学会中医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等职务,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协编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各家学说专论》,与王永炎院士共同主编《中医内科学》高级参考书等。作为我国中医医案学研究的创始人,主编了《二续名医类案》《中医医案学》,为中医医案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书目: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眼耳鼻喉病卷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血证卷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心病卷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痿痹杂证卷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肾病卷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伤寒温病卷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脾胃病卷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皮外骨科病卷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肝胆病卷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妇科病卷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肺病卷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儿科病卷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出版说明:

    章太炎先生曾说:“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清代名医方耕霞亦云:“医之有方案,犹名法家之例案,文章家之有试读。”研习历代屮医名家医案,不仅是学习先贤诸家临证法要之门径,更是医林后学切实提升诊疗水平之阶石。中医医案的整理最早始于明代,江璀父子用数年时间,整理明以前中医名家存世医案,集腋成裘,而成《名医类案》一书,开创了医案整理研究之先河。清代魏之诱又在江氏基础上,进一步整理成《续名医类案》一书。两部医案著作收集自战国至清代近8000则医案。有清一代中医名家医案佳作辈出,中医医案数量迅速增加,从而使再次系统整理中医医案工作的数量和难度大大增加,导致这一工作长期无人继续传承。时至20坤纪90年代,笔者与严季澜教授等人经十余年的工作,收集整理了《续名医类案》成书之后(即清代中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1966年之前〉的名医医案,也收录了部分《续名医类案》成书之前未收之医案。共收集医案专著200余部,选录医案15000余则,以《二续名医类案》为名,完成了出版工作。该书成为中医医案学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著作。

    2003年开始,笔者组织相关专家在《二续名医类案》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中医医案的整理研究工作,进一步对中医医案进行遵选、甄别,使该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整理完成了《中华历代名医医案全库》的编撰工作。2013年,《中华历代名医医案全库》一书,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这是对本项工作的巨大肯定。本书即在《中华历代名医医案全库》的基础上经过重新整理编次而成。笔者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深感中医医案对于中医学人的重要意义,在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下,中医医案学科已经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已经开设“中医医案学”课程。尽管笔者已经退休多年,但幸有严季澜、张家玮等优秀学者在中医医案学的教学领域继而为之。关注和从事中医医案的专家、学者日益增多,此为中医医案学科之幸、中医学人之幸、中医之幸。

    “将赡才力,务在博见”,《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为广大读者提供各科疾病历代中医名家的真实医案,相信该书会为中医学人提高中医临证水平提供帮助。聊书杂感,广求指正。


    《近现代中医名家临证类案》书摘:

    中神琴溪
    竹屋街釜坐两丹后屋,三即兵卫者,来见先生1=1:“吾患反胃,已半年,众医药之弗愈日不可为也,殆不可治乎。今也所赖者,阖都唯先生而已。”先生诊之,脉沉实,按胸下有一块而塞,曰:“欲吐时,其块必先大痛难支。”曰:“水块也。”即与导水汤,下利口五六行,月余乃愈,‘以上出自《生生堂治验》

    齐秉慧
    曾治筠邑令叶进士,坐两台冋任,涂中沐雨栉风,致患反胃之证。余有一面之交,令进八味地贲丸。不信,初食官燕,次饮牛乳,数旬无功,以致朝食暮吐,命在垂危。叶与余友王聲桂同乡,交好莫逆,时王母年逾
    七旬,亦患证同叶。延余诊治,余曰:“伯母之恙,乃肾中真水竭,真火衰,非得上上紫油肉桂合八味丸壮水之主、益火之原不可活也。“忽叶令书至,托王聘余治疗,余曰:“叶公之恙,前不信余方,延至今丨丨,恐不及也。”王友迫至筠邑诊之,果不能起。
    以上出自《齐有堂医案》

    吴篪
    佟,食久而吐,大便不实,胸膈痞闷,呕逆吞酸,脉伏迟细。是由脾胃虚寒,命火阳衰,土无以生。亦犹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故胀满翻腾。即王太仆曰:病呕而吐,食人反出,是无火也。用六君子加炮姜、白
    豆蔻、黄连、制吴萸,早吞八味丸,补命门火以生脾土。服药月余乃愈。范氏,年近七旬,呕吐多痰,食不得入,进粉饮腐浆数钟,且吐其半,脉弱沉细,系中气虚寒,气郁生痰,痰气阻滞3脘,妨碍道路,故....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