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近现代中国美术记忆系列(追寻记忆 守望记忆 重审记忆 触摸记忆)全4册 2014高清

¥12.00Price
近现代中国美术记忆系列(追寻记忆 守望记忆 重审记忆 触摸记忆)全4册 2014高清
Quantity
  • 近现代中国美术记忆系列(追寻记忆 守望记忆 重审记忆 触摸记忆)全4册 2014高清

    《近现代中国美术记忆系列(追寻记忆、守望记忆、重审记忆、触摸记忆)》全4册,由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2016年出版。
     
    《追寻记忆》《守望记忆》《重审记忆》《触摸记忆》由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王森然之子王工先生主编,收录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由史家、批评家联袂推出,守望一段永远值得借鉴与思考的艺术史记忆。
     
     
    近现代中国美术记忆系列》书目:
     
    触摸记忆:民国时期中国美术考略
    追寻记忆:民国以来中国美术问题思考
    守望记忆:中国当代若干美术问题思考
    重审记忆:中国当代若干美术现象思考
     
    触摸记忆
     
    中国将二十世纪分成前后两个半叶,二十世纪的中国史要将推翻满清之后的“民国”与“共和国”整体起来关注,是当代思想史的必然,也是艺术史、美术史的必然。
    伴随二十世纪中国的是百年政治、思想、社会、艺术、创作的艰辛履痕。两千年未有之变局中与西、新与旧、介绍,评论、争论,都是围绕中国的百年衍变,而基于此。
    民国之令人回望,不仅因为历史的风云色变、沧海横流,更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土壤温床,对新的意识和观念应接不暇的年代,它所孕育催生的艺术史、美术史中诸多至今仍令今人仰视、无法超越的大师。触摸这段记忆,不全是因为历史本身,而是在抹平因它而造成、而影响到未来几十年上百年中遇到的问题。
    每一段历史都不是结局,而是承上启下的,是被动的,是会被遮蔽、隐掉,是会被遗忘、被忽略的。而我们触摸记忆,触摸历史,是为了站在历史这个巨人的肩上看过去看现在也看到未来。本书的起点,不是叙史,而是问题。看文化史、艺术史问题,可以比照比对自己的认识观。
     
    追寻记忆
     
    在21世纪必须面对20世纪的文化思考中,如果不提民国,如果不对民国史、民国文化史、民国美术史进行思考,20世纪的中国史就不完整,美术史就不完整。一个世纪就被割裂。
    20世纪初期欧洲印象主义之后的现代主义形态以油画作为载体,完整地影响了中国,形成非常成熟的范式,这种画风是如何消失,如何被忘却的?民国诞生和出现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最大的成就者,在民国这片土壤上现代艺术教育的开创者形成了各自的体系,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起点,如果不懂民国史,就不会有解答,探求20世纪前期公众传媒和中国现代美术的关系与建构,离开民国史,就不会清晰。到底怎么了,民国仅存38年历史,近代以来的大师却无一不出于民国,对民国以后的时代产生了如此的影响?对“四王”的批判和批评从百年前就开始了,今天我们对“四王”的认识反而有了回归。因为我们的认识观在变。
    这就是时间的作用,就是存在的价值,是重提民国美术史的意义,也是“民国热”的成因。本书秉承美术史对一个时代绘画体系的研究,不仅仅表现在美术史中的作品印记。
     
    守望记忆
     
    《守望记忆:中国当代若干美术问题思考》收编了美术理论家、批评家、艺术家在20世纪后半叶以来60年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种种经历及记录置身深层探索的研究佳作,是不容忘却的集体记忆,是不容泯灭的艺术良知,由近及远的脚步、由远及近的呼声,是艺术史学著作不能替代的价值坚守和精神资源。
    继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学术史”意识、90年代初期的“学术规范”讨论以来,“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不可质疑地成为当今时代的人文学术语境,《守望记忆:中国当代若干美术问题思考》集研究性、史料性与亲历性、文献性于一体,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真实地展现了一部60年活的中国当代美术史,守望着一段永远值得借鉴与思考的艺术史记忆,不可质疑地成为中国美术、美术教育和美术理论衍进的基础。
     
    重审记忆
     
    一切记忆的价值,无不在于记忆本体的沉重及其所揭示的内涵能够随着记忆的愈久远而愈深刻起来。
    已经过去的20实际是中国美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为审视这个时期后50年得历史与现实、艺术与人生,感悟社会的巨变与时代的更迭,本书将八九十年代两个十年中可能跻身于中国美术史的若干文章编成文集,在全新的文化视野和文化框架中,从全新的视角结构和追述这段历史,解读其思想蕴涵。
     
    《触摸记忆:民国时期中国美术考略》目录:
     
    王森然 群众画家赵望云
    王森然 乙亥记三百石印富翁
    王森然 画家李苦禅
    王森然 画家王雪涛
    王森然 记萧松人
    王   工 记姚茫父
    王   工 记溥心畬
    王   工 记余绍宋
    王   工 记徐燕孙
    戴   岳 美术之真价值及革新中国美术之根本方法
    郑午昌 中国画之认识
    凌文渊 国画在美术上的价值
    吴梦非 “五四”运动前后的美术教育回忆片断
    王国维 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王森然 艺术的定义
    王森然 艺术与革命
    王森然 赠艺术家们
    王森然 为中西画会第二次展览作——赵望云致王森然的信
    徐庆誉 美术与两性
    徐庆誉 美术与家庭
    徐朗西 艺术与社会
    王显诏 美的人生
    刘海粟 谢赫的六法论:一九三一年三月十九日在德意志佛朗克府大学演讲
    傅抱石 民国以来国画之史的观察
    何铁华 目前中国美术运动的展开
    陈抱一 洋画运动过程略记
    徐悲鸿 新国画建立之步骤
    徐悲鸿 当前中国之艺术问题
    傅抱石 中国画的特点
    张大千 画说
    李泽厚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李泽厚 漫说“西体中用”
    于   洋 文化保守主义的“新”与“旧”:以民初北京画坛“国粹派”为中心的辨析
    万青力 民国初年南方画家主导的北京画坛
    张朝晖 湖社始末及其评价
    高名潞 西方的两种分裂的“现代性”和中国的“整一现代性”
    郑   工 中国早期油画发展现象陈述
    水天中 “新派画”为什么未能在中国得到发展
    水天中 “国立艺术院”画家集群的历史命运
    王彦萍 中国画的观念变革与徐悲鸿
    林   木 徐悲鸿研究
    朱京生 被颠倒的历史:国立北平艺专三教授罢教与国画论战事件考察与研究
    汤哲明 近现代中国画批评状况及其得失
    陈丹青 只有一位孙佩苍
    支   宇 现实主义艺术意识形态工具论批判
    郎绍君 传统的再发现
    王   工 二十世纪前五十年中国画学美学纪事编年(简本)
    王   工 触摸记忆-感受历史的温度
     
     
    《追寻记忆:民国以来中国美术问题思考》目录:
     
    王森然 回忆齐白石先生 
    王森然 吴昌硕先生评传 
    王森然 记陈师曾 
    王森然 记王梦白 
    王森然 记王悦之 
    俞剑华 现代中国画坛的状况 
    邱石冥 论“国画”“新旧”之争 
    启   功 山水画南北宗说考 
    陈瑞林 新式美术教育的兴起与美术学院的开办 
    张志民 时遇与机缘:范源濂、梁启超与北京美术学校之创建 
    王   工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史 
    王   工 林风眠治校时期北京艺专三烈士考 
    王   工 论蔡元培的大学区制在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的实践——兼及徐悲鸿最初与围立艺专的渊源 
    曹庆晖 民国北京中国画学教育体系演进初探 
    范景中 国立(杭州)艺专时期(1928—1949) 
    陈世强 转型期本土美术教学、学术的重审与再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创建百年 
    陈世强 裸之情境:人文视野下上海美专人体教学背景之历史考察 
    常锐伦 宣统元年的美术教科书《绘学》 
    吕   澄 美术发展的途径 
    郑   锦 郑锦讲演录 
    徐悲鸿 对于艺术教育之意见 
    林风眠 致全国艺术界书 
    郑以蛰 艺术家的难关 
    刘海粟 艺术的革命观——给青年画家 
    张志明 《大公报》视域中的赵望云艺术道路之生成: 大众传媒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建构之初探 
    薛永年 民国初期北京画坛传统派的再认识 
    云雪梅 民国时期的两个京派美术社团 
    李公明 论左翼美术中的农民题材与图像 
    包立明 徐悲鸿林风眠首次会面考异 
    包立明 傅抱石徐悲鸿之交 
    郎绍君 “四王”在20世纪 
    崔广晓 民国时期第一、第二次全国美术展览会规模与形制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李   松 20世纪前期中国画家集群内在结构的变化 
    栗宪庭 “五四美术革命”批判 
    高名璐 “采撷派”“改良派”与“革命派”:殊途同归
    水天中 中国画革新论争的回顾(1919—1949) 
    徐建融 20世纪多元化传统的清理 
    郎绍君 走向现代的沉思 
    王   工 追寻记忆 追寻思想
     
     
    《守望记忆:中国当代若干美术问题思考》目录:
     
    曹庆辉 学派与体系:从围立北平艺专、中央美院聘任的中央大学艺术系弟子谈起——兼作徐悲鸿学派美术史名词考量
    葛玉君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画论争解析
    杭春晓 新国画——中国画不得不进行的改造
    杭春晓 政治决定一切:运动中的中国画
    李公明 阶级与怨恨的图像学分析:以毛时代美术中的地主一农民题材为中心
    郑   工 美术对科学的误读:1949-1965年中国美术之现实主义
    裔   萼 文革洪流:1966-1976年中国画人物表现
    林   木 科学主义笼罩下的百年中国画
    李树声 访问林风眠的笔记
    王宏建 白石风貌森然骨:王森然与齐白石的影响关系
    朗绍君 燃烧着生命之火:作为美术家的王森然
    王   工 丁衍庸与他的中西融合之路
    王   工 隐士画家黄秋园
    王   工 刘止庸的启示:薛永年在《刘止庸书画集》首发式上的书面发言
    韩小明 对痛苦的理解:陈子庄和陈子庄比较
    高名璐 群体与运动:80年代理想主义的社会化形式
    栗宪庭 我关注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若干焦点及我的艺术观
    赵文量 无名:文化荒芜中的一块绿地
    杨雨澍 我和赵文量:栗宪庭访赵文量和杨雨澍
    王克平 星星往事
    陈丹青 仍然在野:纪念星星画展28周年——黄锐在南开视觉艺术论坛的讲座
    郎邵君 灵与肉的离合:谈人体艺术
    韦启美 人,人体,人体艺术:一个持画笔的人的断想——靳尚谊答关于人体艺术大展问
    刘骁纯 对《中国美术报》的历史记述
    顾丞峰 一个艺术家和一个时代
    方力钧 艺术并不只是艺术的问题——范迪安和欧阳江河答关于何多苓的采访
    杨   卫 批评也是一种创造
    陈丹青 中国油画的基本问题
    鲁   虹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红色记忆
    杨小彦 走出宏大叙事:关于中国油画的“进步”与“问题”
    高名璐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为一般历史学的当代美术史
    高名璐 没有线条的历史:对中国当代艺术史叙事的思考
    子   仁 歧路亡羊知返否:文化断脉下的30年美术理论现状与展望
    吕   澎 改革三十年,美术领域发生了什么
    王   工 守望记忆 守望灵魂
     
     
     
    《重审记忆 :中国当代若干美术现象思考》目录:
     
    叶浅予 任教三十六年
    艾中信 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的中国油画
    裔   萼 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影响
    汤哲明 写实的命运
    郎绍君 蒋兆和与写实水墨画
    曹庆晖 马克西莫夫和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佟景韩关于K.M.马克西莫夫致本书主编的信
    陈   沛关于美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回顾
    王   工《美术研究》的创刊停刊和“江丰反党集团”案
    冯湘一有关王式廓的回忆与思考
    黄永玉 大雅宝胡同甲二号安魂祭
    黄永玉 速写因缘
    薛永年 王森然与后文人画理论
    李树声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工作的回顾与前瞻
    薛永年 在第一个美术史系学习
    杨先让 连环画年画系的创建
    杨先让 连年系更名民间美术系因由
    杨先让 关于民间美术诸问题致本书主编的信
    陈丹青 傲慢与劫难
    王   工 刘金贵和刘金贵的艺术精神
    范迪安 刘小东和他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
    汪   涤 林风眠与新中国十七年美术
    陈履生 革命雕塑的样板:泥塑《收租院》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孙振华 毛泽东时代雕塑中的身体政治
    郑   工 “文化大革命”的红色美术运动
    高名潞 乌托邦的幻灭
    尹吉男 蛇年的第一惊吓
    杨小彦 女人体:从“唯美”到“幻象”
    袁运甫 素描大展背面观
    高名潞 “无名画会”:拒绝媚俗的悲剧前卫
    王   林 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推翻成见
    吕   澎 新绘画的历史上下文
    张   翼 对反艺术现象的一些理解
    河   清 西方艺术,中国制造
    林   木 中国当代艺术误入歧途的三种思维模式
    李公明 改革开放30年艺术批评与艺术史写作略谈
    林   木 对20世纪中国美术几个问题的检讨
    郎绍君 以复古为革新:艺术演进的一种方式

    王   工 寻找丢失的记忆:历史和人物的解读与追述 

Copyright © 2019-2020 魅影书斋 PDF电子书下载平台

客服微信:mypdf001  QQ:253995907  邮箱:253995907@qq.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