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全1巨册 2018高清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全1巨册 2018高清

¥6.00Price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全1巨册 2018高清

  •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全1巨册 2018高清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PDF电子书全1巨册,由上海科技出版社2018年出版。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集中反映了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学发展莫定了基础,直至今日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主要汇集了1911一2011年百年间有关《黄帝内经》的研究资料,包括文化研究、学术理论研究、语言文字研究、临床医学研究、多学科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近百年来对《黄帝内经》学术的继承和发扬的成果,可供中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工作者参考。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被历代奉为“医家之宗”。及至今日对中医学术发展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历代医家研究《内经》的文献甚多,其中,《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对古代研究文献已做了总结。《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的内容主要搜集1911一2011年百年间有关《内经》研究的学术文献,包括文化研究、文字语言、学术理论、临床研究、多学科研究的论文和专著,汇集自民国以来中医药学校教学教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学术交流等资料而撰写成文。是书大致反映了百年来《内经》学术研究的成就概况,可供中医学理论研究及临床工作者参考。
    本书的编写宗旨是:旁搜远绍,收集百年文献资料:正本清源,厘清中医文化根源;立足两头,充分体现继承创新;知行结合,反映经典活用临床;立足原著,坚持中医本色,体现时代气息。
     
    全书按内容分为7篇:“《内经》文化研究”篇(由王庆其主持编写),分为5章,叙述《内经》成书的社会文化背景、文化渊源及价值研究、自然科学成就、“和”思想研究、思维方法研究等内容;“《内经》学术理论研究”篇(由周国琪、李海峰、赵心华主持编写),分为8章,叙述《内经》学术体系研究、阴阳理论研究、五行理论研究、藏象理论研究、精气神理论研究、经络理论研究、运气学说研究、养生理论研究等内容;“《内经》语言文字及文献研究”篇(由王丽慧主持编写),分为5章,叙述《内经》校勘、训站、修辞、考证、语法等内容;“《内经》临床医学研究”篇(由邹纯朴、李海峰等主持编写),分为6章,叙述《内经》病因病机理论、病证、诊法、治则治法、针灸、其他疗法等研究内容;“《内经》多学科研究”篇(由薛辉主持编写),分为9章,叙述《内经》所记载的天文学知识、地理环境与医学关系的研究、气候气象学与医学关系的研究、时间与医学关系的研究、体质学的研究、数学与医学关系的研究、心理学思想研究、社会医学思想研究、生态医学思想研究等内容;“内经教学研究”篇(由陈晓主持编写),分为2章,叙述《内经》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专业研究生与学位教育改革和发展等内容:“《内经》著作研究”篇(由陈正主持编写),分为6章,简要介绍《内经》教材、校注、研究专著、工具书,讲稿、外文译本等著作。全书完成后由主编王庆其、周国琪负责统稿审定,全书定稿后由李海峰进行排版。本书还特邀陕西中医药大学邢玉瑞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王小平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吴兆利教授撰稿,以为本书增色,特此致以衷心感谢。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出版说明:
     
    当前“读经典,做临床”正受到学界重视。但什么是经典与中医学经典?如何学习研究中医经典?这些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与思考。笔者认为,中医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医疗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文化是沃土,医学是大厦。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研究中医学经典必须从文化和临床两个方面对经典进行解读,这是“求本”之策。
     
    一、 何谓经典与中医学经典
     
    何谓经典?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曰:“经者,常也,法也,径也。”就是常道、规范、门径的意思。“典”,是指可以作为典范的重要书籍。所谓经典就是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具有重大原创性、奠基性、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有价值的书”,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如基督教有《圣经》、佛教有《大藏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三经”就是中国人重要的经典,多少年来是人们行为的准则。直到今天,在振兴中华文化精神的感召下,人们倡导从孔子的《论语》与老子的《道德经》中汲取核心价值理念及为人处世的道理。中医学经典所阐述的是医学的基本原理和诊疗法则,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常规和规范,也是学习和研究医学的必由门径。
     
    关于中医学的经典,早在《礼记·曲礼》中有“三世医学”之说,将《黄帝针经》《素女脉经》《神农本草经》作为经典。1955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届西医学习中医班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作为四大经典。20世纪70年代的中医教材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作为四大经典。任应秋先生在《内经十讲》中提出中医学有“十大经典”,即《素问》《灵枢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难经》《中藏经》《脉经》《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王新华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将《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作为四大经典,颇得学界认同。中医界亦有把《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汤头歌诀》作为中医学四小经典,是学习中医学的基本启蒙读本。2005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中医经典》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名著”作为四大经典。其中“温病名著”收录了叶桂《外感温热篇》、薛雪《湿热病篇》、吴瑭《温病条辨》三本著作的有关内容。笔者认为根据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关于“经典”的定义,按照中医学术内容,中医学的四大经典应该是《黄帝内经》(中医学理论的经典)、《伤寒论》(中医治疗外感病的经典)、《金匮要略》(中医治疗内伤病的经典)、《神农本草经》(中医药物学经典)。“温病学”和“温病名著”不属于经典著作,前者是学科名称,后者是多本著作的称谓,其著作年代主要在清代,内容可以认为是外感病经典《伤寒论》之后的学术延伸和发展。经典一般是早的权威之作,学术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用《神农本草经》取代“温病学”和“温病名著”,说明中医学“四大经典”的学术体系在汉代(西汉至东汉年间)已臻成熟,学术框架已构建奠定。
     
    二、 如何对待中医学经典
     
    历史已经推演至21世纪,也许有人说,现代科学以令人目眩的速度迅猛发展,现在对知识老化的估计是每10年有1/2的知识归于淘汰。中医学的经典诞生于2000年前,为什么还要学习这些“老古董”呢?
     
    莫斯科大学物理学教授 A.N.NATree曾经说过:“现在对知识老化的估计是每10年有1/2的知识归于无,但这种估计实际上只适用于外围的知识,即运用基本原理得来的局部性的东西,作为知识的核心——基本原理——则是长期起作用的。”中医学“四大经典”所揭示的原理及防治疾病的原则反映或者预示了生命活动的某些科学规律,其学术历经2 000余年医学实践的检验,对现代临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自汉代以后,中医学术代有发展,尤其在诸多临床学科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在理论方面历代医哲在中医学经典基础上的“各家学说”代有建树。这些可以认为是“运用基本原理得来的局部性的东西”,但就中医学学术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则是长期起作用”的无不发端于“四大经典”。我们今天学习研究中医学经典可以借鉴经典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及其理念,激活我们的智慧,启发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提高临床疗效的睿智。
     
    近代有哲人对于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有“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之说,所谓“我注六经”就是对经典抱着一种敬畏感,强调恢复经典的原貌和本义。所谓“六经注我”是在准确理解经典原义的基础上,阐释我对经典的理解和发挥。无独有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也说:“对古人的东西有两种态度,一是照着讲,二是接着讲。照着讲,实际就是还古人本来面目,重述古人的东西;接着讲,即从古人的东西出发,将古人提出的问题向前推进,开出一个新的局面,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两种说法异曲同工,意思是开始学习经典首先应该理解其本来意义,其后在领会本义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和有新的建树。前者旨在继承,后者崇尚创新,这是当今我们对待经典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世界卫生组织(WHO)提醒人们对待传统医学应该避免两种错误的态度:“盲目的热情”和“无知的怀疑”。其告诫世人对于传统医学的态度应该避免两种错误的医学史观: 一种是妄自尊大的中医“超科学论”,另一种是妄自菲薄的中医“伪科学论”。现代学者马伯英说: 历史辩证法的原理告诉我们,把中医学描绘得尽善尽美、毫无缺陷,与将它说得一无是处,没有多大差别,同样是在扼杀它的生命,无助于中医学的发扬光大。如果我们承认中医学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就应该加以挖掘、研究、提炼这种科学性,使它成为世界文化和医学中的一部分,更好地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对待中医学如此,对待中医学经典亦复如此。诚然,2 000余年以前的医学经典不可能回答和解决当前医学面临的所有问题,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经典的目的是学习先哲们认识自然、认识人体生命现象的思维方法和实践经验,它可以激活我们的智慧,启发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思路。
     
    三、 用文化阐释经典,从经典理解文化
     
    什么是文化?古今中外关于文化的定义可谓仁智互见,众说纷纭。《易经·贲卦》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人文现象,以教化天下。文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即以文化人,这是从文化的功能上来说。胡适有“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之论,这是从其内涵而言。一般人容易将文化与知识的概念相混淆,的确知识是文化的载体。一般而言,有了知识即有了一定的文化,但文化与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是经验的标化,是实践中人们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余秋雨)。文化是抽象的,知识是具体的。文化是对社会利益的规范和调整;知识较为实用和利益,知识需要文化的把舵。知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但是知识不等于文化。
     
    文化有什么用?复旦大学钱文忠曾经说过:“文化有什么用?我真的不知道,但没有文化什么都没有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没有文化,人就没有精神追求。杨叔子院士指出:“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而没有科学的人文也是残缺的人文。”当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自然科学往往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成果,人文科学也没能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人类自身,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什么是中医药文化?笔者认为,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中医药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生存技术。中医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些人想否定中医学,从本质上讲就是否定中华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解读中医学对生命、健康、疾病、生死等问题的价值观念、独特的认知思维方式、人文精神和医德伦理等。中医学经典是中医药文化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我们要学习、研究、弘扬中医学经典学术,必须结合对文化母体的审视和剖析,才能真正领会中医学的真谛。所谓“用文化阐释医学,从医学理解文化”(邱鸿钟)。
     
    哲学家张岱年说: 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独特贡献,一是重视自然与人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二是以“和”为贵的人际和谐论。这两种思想恰恰是中医学经典在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和影响下形成的重要的学术思想。
     
    《中华思想大辞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中医学禀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因,是专门探讨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内经》没有明确记载“天人合一”的字样,但《灵枢·岁露论》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于中医学整个学术体系之中,而当代医学成就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天人合一”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与《内经》“人与天地相应(参)”思想是源与流的关系,两者的内涵不尽相同。“天人合一”观的原始含义是指“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是“一种内心修养理论”。《内经》“人与天地相应(参)”思想是建立在人与天地同源——“气”基础之上的,《内经》作者在肯定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前提下,把人体置于“天地人一体”的大背景下考察生命活动的规律,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合一”“形神一体”内外相应的大系统,这一思想符合系统论的原则,包含了许多科学的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学术特点。
     
    《内经》“人与天地相应(参)”与神秘主义的“天人合一”论和汉代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有一定的区别。董仲舒认为的“天”是神学意义的天,即带有人格意志的、创造及主宰宇宙的“上帝”。“天人感应”论认为天与人可以交相感应。《内经》中的“天”已经完全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理念,径指客观世界的本身,而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内经》说“人”与“天地”相应,强调“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而“天地”是不能与“人”相应的,其基本意义与“天人感应”论迥然有别。哲学家任继愈说: 《内经》中某些有价值的思想,和当时的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常是血肉相连的。科学不断丰富和巩固了唯物主义哲学,而唯物主义哲学也经常对科学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关于“和”的思想,《内经》记载很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阴阳和,故有子。”“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灵枢·本神》:“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阴阳别论》:“阴之所生,和本曰和。”《素问·五运行大论》:“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难能可贵的是《灵枢·本藏》关于“人之常平”(即健康人)的一段描述:“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经文中“血和”“卫气和”可概括人体气血运行和畅;“志意和”可理解为精神活动正常;“寒温和”意指人能适应外界寒温环境。《内经》关于健康的理解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体能适应自然环境;心与身的和谐,即生理与心理协调;气与血的和谐,即人体内环境协调。对和谐的认识和追求,肇始于人的生命过程的本身,以及人的生命过程与自然过程之间那种内在的统一与和谐。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包括人的生命过程)能够保持和谐状态,就能生生不息,健康也不例外。
     
    “和为贵”是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道德标准以及处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其内涵有二。① “和实生物”: 《周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认为“和”是宇宙的根本状态,是阴阳运化的终归宿。②  “和而不同”:“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可以丰富、发展并生成新的东西。“和而不同”是人类的理性大智慧。
     
    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价值标准。中华民族“和”的理念或和谐哲学的实践意义,在于能够化解和匡正人类面对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使其沿着体现“和而不同”的理性智慧的大道前进。西方哲学家罗素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其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是位的。”“若能够被世界所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和祥和。”
     
    从文化解读中医经典的意义有三: 有助于深刻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真谛;有助于我们形成中医学思维的方式;有助于提高中医人的文化素质。因此,从文化解读经典,善莫大矣。
     
    张从正说“《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其中的意义应该有二,一是说《内经》所奠定的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圭桌,二是说《内经》本身就是古代医学家临床经验的结晶。千百年来中医的学术发展史足以证明《内经》的临床价值,我们今天学习研究《内经》,不仅要领会其提供的理论精华,更应深刻领悟先人们认识世界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思维方式,而结合临床实践是研读经典的最高境界。“经典需要临床,临床需要经典”,这是学习、研究、实践经典的经验之谈。
     
    当前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其中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这与临床中医师没有很好地学习、研究、继承中医经典有一定关系。前卫生部长张文康曾经说过:“发展中医学,首先应该继承中医药,传承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们的同志不要远远地看它一眼,就去评头品足,说三道四,要认认真真地学习中医药,深刻理解它的科学内涵,努力继承它的精华。”陈竺院士说:“当前要特别强调对中医的尊重,如果不知道中医的内涵、优点、精华是什么,需要改进和改善的部分是什么,就草率对它下结论,不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应该有的态度。”他又说:“中医强调阴阳平衡,与现代系统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与现代西方科学讲的健康环境因素十分相似;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与近年来西方医学中强调为每一个患者找到最适合药物的药物遗传学不谋而合;中医的复方理论,实际上也是对应着西医近年来高度重视的各种疗法的综合协同。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对当代医学发展的启示作用和独特贡献,并使之发扬光大。”
bottom of page